“自做自受”并快乐着

时间:2022-08-16 08:22:01

阿敏,广播电台美食节目主持人。

深爱曹雪芹、兰陵笑笑生及我友白晶晶,

亦爱美食美器及范•巴斯腾。

幸福是享受身边的快乐,

理想是衣美人瘦好胃口。

因了职业的缘故,常常在电台的节目中要指东点西,回答些关于烹饪方面的问题,就有认识但并不太熟的人、甚至同事,好奇发问:阿敏,你真的会做菜吗?跟谁学的?做菜的水平怎样?看你十指春葱、也不像是个下得厨房的人,莫非烹饪的技艺都在嘴上?

不谦虚地说,阿敏的烹饪水平还真是不错哩。无论中餐西点、大菜小吃、鱼肉菜蔬,有些还真能整治得像模像样。对此,俺的闺密们最有发言权。

八月十五前,接闺密A短信指令:要吃你做的月饼。

问曰:广式、苏式还是冰皮?五仁、鲜肉还是蛋黄?

闺密A:随便。

回复:给你做苏式五仁的吧,有魂飞魄散的饼皮和传统甜蜜的内心,就像阿敏!哈哈!

八月十六晚,接闺密吃后短评:好吃!起酥很专业,可能引起面点厨师不满;尤其是内容,真材实料,乃贡品的做法,成本太高,如放在生意上破产可能性非常之大。只可个别受用,不可广泛流通……

呵呵,阿敏的产品都是限量版,讲究的就是下料不惜工本、心狠手辣。

隔天给闺密B讲潮州鱼翅,听得她眼冒绿光、猛咽口水,幽幽地发狠道:你今年内不做给我吃,就跟你绝交!

职业的要求是学习的原因;嘴刁好吃的闺密们是实践的动力和评委;无所不在的互联网是耐心和不收学费的老师。

大约十年前,在一个夜晚的地摊上,我买下了四大本印刷精美、图文并茂、中英文对照的中国大菜系菜谱,分别是鲁菜、川菜、粤菜和苏菜。尽管已经是打折价格,但记忆中仍然是费了不少银两。其中的彩色菜品图片,是勾引我欣欣然掏腰包的原始冲动。当时说服自己掏钱的理由就是:有了这几本书,我就可以提高厨艺、自学成材了。

一时兴起买下来几本菜谱,回家不久就被丢在了书架最底端睡大觉,偶尔翻翻,也只能对着上面的山珍海味一番,饱饱眼福、吞吞口水,盖因但凡菜谱通有的毛病:作者是厨师,介绍的菜品太过简洁或专业,又无操作要点的点拨,再加上原料、炊具的局限,不具太多的可实践性。翻看之后,既无实践条件,也勾不起动手的兴致,最终变成了不忍弃之又不耐烦嚼之的鸡肋。

直到有一天,偶然在网络上闲逛时,发现了惊为天人的网络美食版面!哈哈!原来居然有这样一方天地!爱吃的、爱做的、爱看的、爱问的,各色人等,五花八门,丰富多彩。通过网络这个平台,谈山珍海味、聊家常饭菜、说风味小吃。文笔并不一定细腻生花、才华横溢,难得的却是图文并茂、亦步亦趋,还包括美食爱好者自己的心得、经验与教训,令观者看得津津有味、色香味一目了然。一度我曾经痴迷于此类网站,以至于在每天下午四点多钟,邻桌的女同事都要愤然斥责我的不人道:在她最饥肠辘辘的时候用那些诱人的图片对她进行极其残酷的折磨,望梅让她更渴!

看着看着,就有了迫不及待自己动手的欲望,就有了自由发挥“自做自受”的阿敏厨房。有时,一道用心调制的菜肴或点心能够赢得家人或朋友的喜欢与赞赏,便觉得欣然安慰。为此,还常常要被人谴责或追债。这不,晶晶的短信已经来了:“下周过生日,我要提拉米苏,双份,送到我府上。”阿敏大怒:“凭什么要双份?凭什么送你府上?”晶晶回曰:“去年生日正值出差,没吃上,故双份。你说过要提拉米苏我到底的,所以要送我府上。”

曾经,晶晶在大口吞吃阿敏手制提拉米苏时感叹:“这么好吃的东西!如何是好?我以后再吃不到怎么办?我以后要是不幸福的话,你得负责!谁让你让我吃不到这么好吃的东西呢!”为了对她的幸福负责,当年我已被迫发誓:这辈子,我得“提拉米苏”她到底。

既有约在先,阿敏就得乖乖就范,“自做自受”吧!

还好,是快乐的“自做自受”。

上一篇:爱是一只自由鸟 下一篇:给秋补“扫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