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概念图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8-16 07:29:38

小学英语概念图的实践与思考

概念图是美国康乃尔大学的诺瓦克教授等人于20世纪60年代根据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理论提出的。它是一种以科学命题的形式显示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并用具体事例加以说明,从而把所有的基本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的空间网络结构图。在实际教学中,图表特征会以蜘蛛图、条形图、流程图、树状图的形式出现,还可以用不同的色彩加以标注。对学生来说,概念图的直观形象性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概念图作为英语学习的辅助手段,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被教师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英语教学中。在本文,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和人教版教材中的实例来谈谈自己是如何利用概念图来完善教学的。

一、 利用概念图增强语言学习的真实性

人教版教材体现的是交际教学的思想,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所选内容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但是教材给我们的是一个个文本,我们需要深入钻研教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并与现实社会相接轨,才能真正体现语言学习的真实性。

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Recycle1 Let’s take a trip! Read and answer中有一篇关于问路的语篇,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果就按照语篇的要求:Draw the route to the Holiday Hotel. Name the post office, cinema and hotel.那么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简单的写写画画,脱离了语言学习的初衷及《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即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所以,在读懂语篇的基础上,我重新设计了这样一个概念图:

相比教材中的情境,它更加简洁,一目了然,降低了语言学习的难度,也增强了语言学习的真实性。并将对话重新整合,如:How can we get to the Holiday Hotel, please? You can take the No.26 bus. Get off at the post office. Walk south and go straight. You’ll find the cinema. The hotel is just behind the cinema.让学生按照概念图中的路线图进行复述,真正学以致用。

二、 利用概念图降低学生口头表述的焦虑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生口头表述的能力反而在下降,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举手的同学常常是寥寥无几,尤其是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反差极大。这一方面是由于教学难度的增加,部分学生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缺乏自信;另一方面则是面对新的英语学习任务,内心产生害怕、紧张或焦虑的感受,认为自己不能有效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无所适从。因此,我们需要寻找方法降低学习的难度,从而减少焦虑的产生。概念图与文字材料相比更为直观、简洁、清晰、形象,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生看到直观、简洁的概念图,能够马上产生应激反应,认为学习的难度降低了,同时积极地面对可能的学习任务,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Unit2 “My favorite season”的概念图:

三、 利用概念图充实、提高语言技能

众所周知,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这四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既要强调语言输入训练,又要重视语言输出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各种渠道增加英语输入的数量,提高英语输入的质量,这样才有助学生英语输出能力的提高。概念图因简洁、直观的特点,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方便,在增加语言的输入量和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达到了不错的效果,充实提高了语言技能。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Unit4 It’s warm today 是关于天气预报的内容,A Let’s learn 的难点是运用新学的单词和句型模拟天气预报。如果教师在教授时只局限于 Good morning. This is the weather report. It’s cool in Lhasa.输入训练不免有点乏力,学生接触到的信息也相对缺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为了突破难点,在教授单词cold, cool, warm, hot, weather 的基础上,我又设计了如下语篇:Good morning. This is the weather report. It’s cold in Beijing. It’s warm in Lhasa. It’s hot in Shenzhen. It’s warm in Kunming. It’s cool in Shanghai. It’s cold in Harbin.由于学生刚接触较长的语篇,概括转述有一定的难度,我便采用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所在城市天气”的形式,训练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

具体步骤:熟读语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所在城市的天气 ;根据图表对天气预报进行报道。

通过以上训练,把单词贯穿于读写中,学生能快速熟练掌握本课时的重点词句。同时,我又布置了“我是天气预报员”的作业:了解明天的天气预报,仿照这种形式,明天早上向你家人汇报当天的天气预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强化语言输出。

四、 利用概念图建立相关单元的联系、复现和滚动

小学英语教材中的相关单元看似零散,作为教师只要善于观察分析,必能在他们之间建立联系,尤其是在复习阶段,更需要对所学内容进行综合、归类,将那些相关的内容放在一起,作为一大主题进行复习,建立起纵向的联系,形成系统,从而达到运用语言的能力。而概念图紧扣主题,能够将繁杂的信息图表化、简单化,有效突出各概念、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一种很好的精加工策略,有利于内容的理解。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Unit1 Our school和Unit3 Is this your skirt,我们可以把Unit1和Unit3放在同一课进行复习,这样有利于知识的连贯,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可以形成如下框架:

根据这一框架,我们进行以下五步教学:

第一步:复习颜色How many colors we have learned?

第二步:复习衣裤,出示单词卡片sweater,shirt,T-shirt,jacket …

第三步:复习场地This is our school. You can see…

第四步:复习where句型T:Where is the white T-shirt? S:It’s in the art room.

第五步:形成语篇,学生复述。教师作示范:This is Amy’s yellow sweater. His yellow sweater is in the library. Oh ,What a careless Amy! 学生进行创造性地复述:This is my red T-shirt and white sweater. They are in the gym. I like the red T-shirt with white sweater.通过以上学习,可以让学生理清已学知识之间的关系,进而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整理组合,促进英语知识之间的融合。

小学英语教学中,任何一种教学手段的选择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运用概念图进行教学,培养了学生的整体意识和结构意识,促进了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邵灵玲.概念图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运用.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9(10).

上一篇:从“数学的知识”走向“知识的数学” 下一篇:教学观念的断裂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