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城区森林资源管护及培育措施综述

时间:2022-08-16 03:42:40

榆林城区森林资源管护及培育措施综述

摘要:森林资源管护、培育在国营林场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如何制订有效的管护培育措施则是增强国营林场综合实力的关键,本文以榆林城郊林场为例,用大量翔实的资料及实际中总结出的措施,为国营林场森林资源如何管护培育进行综述,提出了发展方向措施,起到了积极的抛砖引玉作用。

关键词:森林资源 管护 培育 措施

榆阳区城郊林场建于1956年,地处榆林市郊区,辖市区西郊、东郊国营林地,总施工面积1.5万亩,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偷占、乱占、超占林地现象时有发生,森林火灾居高不下,偷埋、乱坟、偷砍树木破坏林业资源的行为屡禁不止,有时竟泛滥成灾。所以,保护造林成果,加大管护力度形势十分严峻,制订实施切实可行的管护措施十分必要,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为了有效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平衡,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榆阳区城郊林场森林防护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巩固成果,加强管护,培植后续资源”的方针,大力推进榆阳区市郊区域林业建设,根据每年制订的生产任务和工作计划,严格要求,强化管理,实现干部职工素质不断提高,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不断提升,特别是2009年,林场利用现有资源,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通过对针叶林的培育和管理,通过对西沙义务植树区和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建设,对东西沙森林管护培育的加强,为搭建榆林城区绿色屏障做出不懈努力,为把榆林建成生态名市做出了积极贡献。综述其措施,主要表现在:

一、强化优质苗木培育

榆阳区城郊林场坚持育苗高标准、管理高效率、科技高含量、产出高效益的原则,做到精耕细作,精心管理,每年至少除草2次,追肥3次,共建成优质种苗基地232.5亩,品种主要以樟子松、油松、侧柏等常绿树种为主,兼顾其它花灌木,每年培育大苗185.2亩,其中樟子松150亩,可产苗30万株,油松25.2亩,产苗1.8万株,赤松5亩,产苗0.5万株,其它绿化苗木5亩。同时管理三年生营养袋樟子松、侧柏7.6亩,可产苗木34万株(袋),管理定植营养钵侧柏和樟子松32.7亩,可产苗16万株,移植丁香等花灌木7亩。以二OO九年为例,仅春季出圃营养袋樟子松23万株,营养袋侧柏10万株,营养钵樟子松1.5万株。

二、建设环城防护林带

在义务植树及工程造林中,按照突出重点、加大投入、狠抓落实、注重实效的总体要求,努力搭建城区绿色屏障,形成点上绿化成景,线上绿化成荫,面上绿化成林,把“驼城”为成“绿城”。

二OO九年,按照市、区绿化部门的安排部署,投资6万元新修了3公里林区道路,组织、实施城区社会各界东西沙、榆靖高速公路两侧完成义务植树100亩,栽植樟子松17600株,根据造林施工的需要,推开6米宽植树宽2400米,应用覆膜保墒技术严格栽植,栽植后浇水,使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同时,对近二年栽植的樟子松全部进行了除草抚育和抗旱保苗浇水,为以后成林成材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完成了1000亩三北防护林建设任务。二OO九年春季,区林业局下达该场1000亩三北防护林建设任务,场上高度重视,根据工程的需要,投资7.85万元在西沙大墩梁工区新修造林道路3.5公里,投资7万元打120米深井一口,并配备了灌溉设施,推开4400米长、宽6米的植树带,抽调精兵强将,严格技术规程,严格检查验收,造林成活率达到98%,被有关部门评为优良工程。

三、加大依法治林力度

榆阳区城郊林场森林管护面积1.5万亩,地处榆林市区,管护工作繁杂,管护形势严峻,因此积极采取“各组齐抓共管,全体职工广泛参与,护林员严查死守”的管护措施,坚持“加大依法治林力度,护林防火常抓不懈”的管护原则,确保森林资源管护工作取得新进展。一是加强宣传,统一认识,形成人人重安全,人人讲安全,人人抓安全的良好气氛;二是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常年设立场领导牵头,组长负责,固定22名管护人员的护林队伍;三是强化责任,与护林员层层签定责任状,严格奖罚措施。

森林防火工作,是一项既具体又复杂的工作,为了确保造林成果,榆阳区城郊林场日常在西沙林区安排22名护林防火人员,配备一辆管护巡查车和一辆消防车,以日常防火与上坟期间重点防火相结合,在重点防火期间,增加40名工作人员,充实护林防火队伍,使防火工作能够保证宣传到位,措施得力,部署严密。一是对进入林区的车辆和人员进行身份、车牌号、时间登记;二是在林区重要路口挂宣传横幅,散发护林防护传单、建固定防火宣传牌。并通过电视、手机等传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三是对管护地段采取划片包干,24小时值班,死包重奖硬罚的措施;四是改上坟点纸为换鲜花祭祖,尽量消防火灾隐患,把森林资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四、注重林业产业开发,提高自养能力建设

榆林城郊林场林区分布有油松林、樟子松林、灌丛草场及众多鸟类等生物景观资源,还有红石峡水库、尤家峁水库等水文景观,而且有道观、寺院,还有始建于明期的长城遗址横贯林区,这些资源为森林旅游奠定了基础。去年开始,已与相关单位达成了修建榆林城郊森林公园意向,并出台了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前,前期工作正在有条不紊运行着。

上一篇: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统计工作分析 下一篇:论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风险与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