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教育与教育的沉重

时间:2022-08-16 03:22:31

愉快教育与教育的沉重

当人们谈及愉快教育时,便会想到教育是轻松的,教育过程是游戏、唱歌、画画等等轻松的方式;也会想到教育是开心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无任何压力,无任何负担,教育处于一种随心所欲之中。

这无疑是对愉快教育的片面认识,对愉快教育的浅薄理解,使教育轻飘无根基,使教育者感受不到教育的质感,使受教育者体会不到教育的深厚。这样成长起来的受教育者,必然是无根之树,没有丰厚大地的滋养,谈不上健康成长,更谈不上枝繁叶茂,一点风吹草动,必让他感到地动山摇,可能给予他毁灭性的打击。

人们对愉快教育的浅表化认识,源自于人们对教育实质的浮浅理解,体味不到教育的沉重与艰难。

教育本身是沉重与艰难的。教育内容,教育所传递的知识、品德、情感态度价值观、思维方式、智慧等等,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的浓缩,对于一个未成年人来说,他的身体尚未成熟,他的心智尚未健全,他本身就承受着成长的阵痛,成长的煎熬,他的心中经常进行着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博弈,心中的迷茫,心中的痛苦,心中的挣扎,这些都让他身心俱疲,疲于奔命。再加上要把人类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精神能量转化为个体的生命的能量,这种思考的深度,思维的跳跃,都是对他极大的挑战。受教育者必须以宁静的心态待之,全身心的投入,才能逐渐进入人类所创造的精神境界中。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些受教育者,由于天资的原因,由于家庭的原因,由于各种人生困扰的原因等等,无法进行这种能量的转换,只能“隔岸观火”,雾里看花,无法领略这种精神魅力,每日如旁观者一样,冷眼看着别人的陶醉,木然打发着一日又一日,体会不到这样的成功与快乐,只能在一日复一日的生命中度日如年。

教育者所承担的使命是沉重与艰难的。教育者的工作不同于一般工作,他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塑造生命,去改变生命,他要让受教育者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从混沌未开到遵守社会规则,从偏执狭隘到纯熟开放,真正拥有人的实质与内涵。试问,能有比这更沉重更艰难的事吗?

更何况,从古到今,人们对教育者有更多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的要求。更多的时候,人们已经把他当做完美的化身,渊博的学识,优雅的谈吐,宽容的心态,敬业的精神,公平公正对待受教育者,以博爱之情拥抱每个受教育者,而不管他身体是否健康,家庭是否幸福,生活是否艰难,事业是否正遭受挫折。何况,人们对教育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社会各个层面,对教育给予过高的期望,希望教育能改变受教育者的命运,希望教育的光辉能够普照到每个受教育者的心灵,试想,这样的使命能不沉重和艰难吗?

说了这么多的沉重与艰难,是否意味着教育是痛苦的,是否否定教育的愉快,非也。之所以讲教育的沉重与艰难,是让人们对愉快教育有更深的认识,卸去教育的沉重与艰难空谈愉快教育,这样的愉快教育只能是浅薄的愉快教育。

真正的愉快教育,是让受教育者认识到生命的沉重与艰难,认识到生命成长的过程充满了挫折与艰辛,认识到适当的压力,不但不会让人挫败,只能让人生更加夺目。并且,让受教育者能以坦然平和的心态对待这一切,以乐观的心态去迎接生命的暴

风雨,以愉悦的心情去挑战生命中的风风雨雨,并且高声呐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在迎接生命中的沉重与艰难时,受教育者能感受到生命的快乐,创造的快乐。

当然,我们承认教育的沉重与艰难,并不是不顾及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特征,让受教育者在一种苦不堪言的重负下,戴着脚镣接受教育。我们承认,教育是循序渐进的,教育是有规律可循的,教育的沉重与愉快教育是能对立统一的,教育的沉重与愉快教育是能找到教育的契合点的。

作者单位:深圳市龙岗区实验学校

上一篇:谈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