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紫外线全攻略

时间:2022-08-16 02:39:23

科学家发现,十多年来,隔绝紫外线的天然屏障臭氧层正在逐渐变稀薄,甚至出现破洞,臭氧层每减少1%,紫外线就增加2%~3%,过量紫外线长驱直入,已经影响到人体健康。人类正为持续上升的紫外线辐射所扰。

紫外线伤害眼睛

紫外线加速皮肤暗沉老化,或引发皮肤癌,早已为人所知,但少有人知道,紫外线对眼睛也会造成伤害。长时间曝露在阳光中,不但容易让眼睛提前退化,增加罹患白内障的机会,年老时得眼疾甚至失明的危险性也会提高。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有1 200~1 500万人因白内障而失明,估计其中300万例与暴露在紫外线中有关。白内障是指晶状体老化浑浊。晶状体是眼睛抵抗紫外线的天然保护层,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中,透明晶状体就会变得浑浊,牺牲自己去保护眼睛免受伤害。

近来医学专家发现,过量紫外线也是导致视网膜黄斑退化的主因。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医学院长达10年追踪超过2 000名43岁~86岁的人发现,青春期、三十多岁时一天曝晒太阳超过5小时以上的人,10年内出现黄斑退化初期症状的几率比一天在阳光下不到2小时者高出一倍以上。此外,年轻时曾晒伤10次以上的人,10年内出现黄斑退化的比例也比没晒伤的人要多出1倍。

以往人到了50岁才会出现眼睛老化问题,现在30~40岁左右就可能会出现,甚至更早。研究也发现,经常晒太阳的人,只要戴上帽子和太阳镜,危险至少可降低一半。

特殊人群尽量加强防护

有些人对光特别敏感,因此需要加强紫外线防护。

儿童儿童的皮肤、眼睛组织脆弱,过度曝晒容易受伤。

浅肤色者研究发现,肤色浅的人对光较敏感,容易晒伤,这也是黄种人罹患皮肤癌几率比白种人略少的因素之一。

光敏感者如果你发现身体皮肤暴露在阳光的地方,有脱皮、红肿或脱屑现象,可能是对光敏感。

药物性光敏感者欧美研究报告指出,服用某些药物,也会让皮肤对光较敏感,如抗生素、磺胺药、利尿剂、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口服避孕药、降血压药、人工甘味剂等。

患眼疾者使用散瞳剂治疗近视、白内障手术后、患角膜炎、戴隐形眼镜的人,眼睛会对光线变得敏感脆弱。

另外,高山、海底、水面、沙子、混凝土建筑物或雪地容易反射紫外光,要特别注意。如果是长时间待在户外的工作者,如农民、交通警察、建筑工人、电焊工人或驾驶员等,不要忘了做好紫外线防护工作。

抗紫外线=健康

以往抗紫外线被定义为“爱美”的表征,彷佛只有女性才需注意抗紫外线。现在,更多研究证实,过量紫外线确实会造成身体组织器官损坏。

长时间外出应适当保护自己,涂上防晒油、戴上帽子,避免紫外线伤害。尽管抗紫外线产品及技术日新月异,但仍无法完全阻隔紫外线的侵害。面对市售各式各样号称“抗紫外线”的商品,从头发喷雾、防晒乳到衣服、太阳镜等,很容易让人有错觉,以为用了这些产品,就可以从此脱离紫外线的魔掌。“不是穿了擦了就可以达100%防护效果。”专家提醒,运用遮阳产品,并非保证可以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它们只是降低阳光对皮肤的直接伤害而已。国外研究也证实,既使高系数防晒乳液,也无法100%挡掉紫外线,只能当成第二线防护措施。

澳洲消委会提醒民众,第一线的抗紫外线措施,就是避免早上10点到下午2点外出曝晒,非不得已也尽量找阴影遮蔽。他们特别提出“影子”理论,教导民众如果看不到自己的影子,或影子短过自己身高,表示阳光正强,应该要赶快找地方躲避。出门前看看气象局的紫外线指数预报,看看出门是否要有保护措施。

躲避紫外线只是消极抵抗,最重要的是,珍惜资源,停止继续破坏臭氧层的行为。美国环保署估计,臭氧层每减少2.5%,地球每年就要增加15 000个皮肤癌患者。

保护臭氧层,对抗紫外线,可以从省电节能开始做起:1. 三楼以下,尽量爬楼梯,少用电梯,增加运动量; 2. 多用电扇、自然风取代冷气空调;3. 可在建筑物四周种植花草植物,降低温度,减少空调使用;4. 平日可采用高效能省电产品,如节能灯泡等。真心爱惜环境,才是对人类的最大保护。

上一篇:长寿健康玉米油 下一篇:饮料新星――果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