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写好高考作文

时间:2022-08-16 02:25:01

谈如何写好高考作文

考试作文主要取决于平时积累,取决于数年的训练。但对高考作文阅卷流程的了解,对阅卷老师阅卷心理的把握,从而自觉地运用一些作文技巧也是获得佳绩不可忽视的因素。与传统阅卷相比,网上阅卷简便快捷,但阅卷回视率低,看一篇文章需要三四屏幕,试卷的整体性受到削弱:每位老师每天的阅卷量一般是两三百份,工作量大,每份试卷的阅卷时间有限,评卷老师不可能对每一篇文章仔细品味琢磨。“语言低幼化、构思平板化、立意谜语化、内容庸俗化、书写随意化”的作文,会大大影响老师的阅卷情绪,这类作文不会得到一个较好的成绩。反之,那些观点鲜明、扣题紧密、表达干练、过渡紧凑、书写工整、风头猪肚豹尾的文章倍受老师青睐。由此可见,怎样打动评卷人,取得评卷人认同,也是夺取高分的一个环节。笔者在此介绍几种阅卷场比较适用的写作技巧。

1、拟一个好题目。“秧好半年谷,好题一半文”。一个新颖有文采的题目,开一个扎眼的“风头”,能让评卷人“一见钟情”。一定要认真打磨题目,做到“题不惊人誓不休”。拟题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拟题时,要切合话题或材料。例如高考作文:根据歌词《绿叶对根的情意》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考生的作文题目就要准确理解绿叶与根的象征义方能切题。二是拟题求巧妙。以“等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这些题目起得就好:“等待需要理智”用简练的语言表明观点;“不要守株待兔”,化用典故;“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借用名人诗句;“精彩,无需‘等待”’,活用广告词。三是要符合文体。考生所拟的题目一定要与文体相符。四是力求新颖,一目传神。介绍几种拟题的方法:拟人法,《快乐树》;夸张法,《一花一世界》;反问法,《生命,还需要诚信吗》;比喻法,《爱的港湾》;引用法,《一句话,一辈子》;并列法,《生命•心灵•选择》;对比法,《回报与索取》;悬念法,《假如没有诚信》。

2、开头引人人胜。好的开头能一下子吸引评卷人。开头可采用多种方式:一是设置悬念。开头设置悬念,往往能激发评卷人的阅读欲望,抓住评卷人的心,引他深思。二是引用材料。以名人名言、掌故故事、诗词歌赋等开头,可以为文章营造一种哲理氛围,耐人寻味,发人深思。三是情景渲染。在开头截取一个画面,或一个片段,或一个问题,迅速引起评卷人注意,调动评卷人的阅读情绪。四是开门见山。记叙文,一般都是直接进入事件的记叙,表明主旨;议论文,开头就摆明观点。五是阐释题目。用简洁精辟的语言对作文题目的内涵及外延做简单的阐释,很快切入主题。

3、突出话题与主旨。运用点题句、扣题句、主旨句、段首句紧紧扣住话题,多次强调突出,对于评卷人形成视觉强刺激,便于评卷人把握文章的结构与内容。具体可以:在开头用句子点题:在结尾用句子回扣话题;在关键处用句子揭示文章的主旨;在主体段落用段首句表明段落的主旨:用过渡句点明主旨。一定要鲜明地表白自己的观点。让鲜明的主旨句在不同的位置以不同的句式突现出来,抢人眼球,让阅卷老师一眼即明。此外,主旨句表述应机警睿智,要“以一语尽传精神”。一句话,主旨句一定得精警。

4、选一个简明的结构。好的行文结构,可以有效提高行文速度,减少结构上的失误。安排好结构可使文章眉目清楚,行文方便快捷。几种常见的适合应考的作文结构为:一是总分总式。第一部分为引论――提出问题,提出论点或论题;第二部分为本论――分析问题,举例并展开分析、论证:第三部分为结论――解决问题归结论点,提出解决的办法。二是并列式。将中心论点从不同角度切开,每一角度设一个小分论点,几个分论点并列展开,最后总结归纳出中心论点。三是对照式。即正面举例论述或反面举例论述。可以举实例,也可以假设。四是层进式。围绕中心论点,分论点逐层递进,每个分论点下举例论述,不可以颠倒,最后总结出中心论点。

5、结尾意味深长。好文章的结尾,如美人“回眸一笑百媚生”,能给评卷入留下极佳的印象。结尾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一是归纳式。如:在自然中生活,我们变得淡然;在自然中生活,我们变得睿智;在自然中生活,我们懂得感恩:在自然中生活,我们学会坚强。(2008重庆卷《在自然中生活》)。二是呼应式。如: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开篇)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尽头,照亮了他们的生活。(结尾)(2008上海卷《他们》)。三是余韵式。如:往事一幕一幕,那踮起脚尖的身影在我的泪眼前交错浮现,告诉我许多,也教会我许多,还提醒我许多……(2009湖北卷《踮起脚尖》)。此外,作文非智力因素,如保持字迹工整,卷面整洁,标点规范也应引起特别注意。那些观点鲜明、扣题紧密、表达干练、过渡紧凑、书写工整、风头猪肚豹尾的文章倍受老师青睐。在拟题、选材、构思、语言、文体等方面制造美感,往往能收到令评卷老师拍案叫绝的效果。其中一个或数个能形成夺人眼球的亮点,定能赢得评卷人的好评,在考场上取胜。

总之,风景美,在于发现;人情美,在于感悟;文字美,在于运用;材料美,在于挖掘。“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考生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只有善于挖掘、激活思维,方能“惊退万人争战气,衔得锦标第一归”。

上一篇:浅议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 下一篇:“谅\放\帮\奖”提高高中生英语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