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生活激活课堂初探

时间:2022-08-16 01:50:09

借助生活激活课堂初探

[摘要]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就是为了更好地回归生活,反之亦然,要开展富有生命气息的教育,就少不了“生活”的参与。因此教学要取之生活,注重生动课堂的导入;感悟生活,唤醒学生课堂认同感;用之生活,增强教材实用性,从而借助生活激活课堂生命力。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活实际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80059

高中政治课程有着厚重的思想性与理论性,对于学生而言,较为抽象,尤其是其中的经济与哲学部分,生硬枯燥,不好理解。这个时候,如何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政治素养就得看我们教师的“功夫”了。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旨在让教育走进现实。诚然,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就是为了更好地回归生活,反之亦然,要开展富有生命气息的教育,就少不了“生活”的参与。生活不仅是我们教学的起点,更是我们教学的归宿。那么,我们如何在政治课上将学生置身于类似的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体悟生活,进一步为他们提供更为肥沃的土地,以实现每一堂精彩纷呈的政治课呢?在如下的教学探究中,笔者尝试从取之生活、感悟生活、用之生活三个角度解答这个教学难题。

一、取之生活,生动课堂的导入

于高中生而言,他们正逐步褪去稚气,慢慢地构建属于自己的价值思想体系,而我们深知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阐释一系列理论无非是助推他们思想深度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政治课上我们还总是不可避免地遇到许多“特困生”,他们对于课程中的抽象理论不感兴趣。

为了让学生愉悦地接受书中较为枯燥的理论,并将其合理地运用于生活中,教师就要用心导入课堂。例如在讲授必修二《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的内容时,为了能让学生对这个永恒的主题以更真诚的心地去感受理解,笔者就抛掉了以往就课本配图讲解的习惯。课前插播湖南台《真正男子汉》中有维和烈士杨树朋参与的画面,以此作为本堂课的切入点。在学生看完之后让他们谈谈对此男子汉的印象,接着跟学生讲述2016年7月10日如此铁骨铮铮的男子汉在南苏丹遇袭牺牲的事件,在引发学生共鸣之后,告诉学生此类事件频频发生让我们为之扼腕叹息,同时我们也应就此深思到底是什么原因阻碍着全世界人民实现和平的愿望。这样的导入让学生感受到政治课的真实感,也顺势推入本堂课的主题。

二、感悟生活,唤醒课堂认同感

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就应学会用生活实际去验证理论,反之也能用理论去分析实际问题,继而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高中政治课究其本质就是日常生活的缩影,本就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如何在40分钟内引导学生从文本材料中去感悟生活呢?我们就要努力获取学生对课堂的认同感,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讲授哲学生活《生活处处有哲学》一课时,我们就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课伊始,笔者走下讲台来到一位学生身边,拿起他的课本说道:“我们都说‘N瓜得瓜种豆得豆’,那么这一学期你们怎样才能如期收获你们的瓜豆呢?这就取决于你们是否愿意往此本书播种了。”随后阐释本堂课看似深奥其实蕴含丰富生活道理的哲学理论:“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是有条件的、客观的,不能主观臆造。”继而,让学生就自己经验与他人分享与此道理有关的实际案例。如此一来,学生不但成为本堂课的主体,也在无形中克服了对“哲学”的恐惧。

三、用之生活,增强教材实用性

正所谓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源泉,那么一节能彰显独特生命力的课堂当然也离不开生活。换言之,既然文本材料“取之生活”,那么我们就要更用心去追求其“用之生活”的实际作用,让生活化的课堂得以实现,不让教学浮于表面,停留于空话。在实际课堂中,我们要善于创设实践的活动平台,以生活设疑,让学生在尝试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应用与内化。

例如,在讲授经济生活《影响价格的因素》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将价值规律有效地运用至生活中,笔者当堂设计了“供不应求”与“供过于求”两种受欢迎程度悬殊的商品,一组是受欢迎的鲍鱼,另一组则是几近滞销的洋葱。在摊前摆出两者前后的价格对比,继而让学生讨论两种商品接下来有可能呈现的价格幅度与其老板可能就此作出的价格调整决策。我们能预知,得出来的结果是鲍鱼的价格会上涨,而洋葱则是下降。接着让扮演“老板”的学生来说说他们的态度,鲍鱼组则倾向继续多养殖,而洋葱组则是有待考虑。如此贴近生活的材料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生活。

总而言之,为了实现高中政治课从枯燥无味向饶有兴致的方向发展,我们就要在实际教学中引入能引起学生共鸣的素材,留足空间让他们在生活化的课堂中创新,以期待不一样的政治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发现教学与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倾听学生的发展诉求,为生活与课堂架起“彩虹桥”。

上一篇: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微视频的有效运用 下一篇:多维度切入,推进高中政治教学目标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