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威尼斯商人》看莎士比亚笔下人物形象的多重性

时间:2022-08-16 01:33:34

从《威尼斯商人》看莎士比亚笔下人物形象的多重性

摘要:莎士比亚是著名文学家,它的创作对后代戏剧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在《威尼斯商人》中,莎士比亚用独特的写作风格,塑造不同特点的人物形象,使人物具备多重性,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本文就《威尼斯商人》进行概述,对安东尼奥、夏洛克和鲍西亚等人物形象的多重性进行具体分析,以对莎士比亚的写作手法进行更深入地理解。

关键词:莎士比亚 《威尼斯商人》 人物形象 多重性

引言

在《威尼斯商人》中,莎士比亚运用正面人物形象和反面人物形象,将安东尼奥、夏洛克和鲍西亚等人物进行详细地描述,使人物具体、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充分展现了《威尼斯商人》中人物形象的多重性。

一、《威尼斯商人》的概述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从而产生很多优秀的人文主义戏剧作品,对于促进人文主义不断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莎士比亚作为杰作代表,他的《威尼斯商人》对后期戏剧作品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

在《威尼斯商人》中,金钱是贯穿全文的永恒主题,以金钱为故事发展主线,从各个方面描述人物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显得十分鲜活,让读者在细细品味中感受到人物形象的多重性,从而仔细揣度安东尼奥、夏洛克和鲍西亚等人物形象的代表意义。《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典型的戏剧作品,文中主要讲述的是来自威尼斯的商人安东尼奥,为了帮助朋友完成婚礼,向夏洛克借了三千金币,夏洛克因为个人原因,对夏洛克心存记恨,因此,假意不收安东尼奥的借款利息,但提出在规定期限不按时还钱,则要割掉他身上一磅肉作为偿还。安东尼奥由于商船出问题不能如期偿还欠款,被夏洛克告到法庭,因此,面临着割肉的危险,为了帮助安东尼奥脱离险境,鲍西亚假扮律师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打赢了这场官司,最后以夏洛克败诉、财产被没收一半结局。

二、《威尼斯商人》中人物形象多重性分析

莎士比亚从现实生活中捕捉人物形象的影子,运用独特的写作手法赋予文中人物多样化的特征,使人物形象具备了多重性,下面就安东尼奥、夏洛克和鲍西亚为文中代表人物来分析人物形象的多重性。

(一)安东尼奥的多重性

在《威尼斯商人》中,安东尼奥是资产阶级商人的代表,具有典型意义,莎士比亚首先赋予了他良好的品行,讲义气、重友情、正直等,为了朋友可以去借高利贷,面临死亡可以坦然接受,使安东尼奥几乎具备了正派人物的所有优点。然而,莎士比亚在形容安东尼奥帮助朋友、借钱给朋友的时候,却用了讽刺的语句来形容他如果不借钱给朋友,比花掉他所有的钱心里更难受,从侧面反映出了安东尼奥要强的性格。在帮助朋友方面,可以看出安东尼奥具有侠义、乐于助人的精神,因此,在他朋友的印象中,安东尼奥是一个高尚的人。

文中提到与金钱相关的话题时,都会很形象地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安东尼奥看中友情的同时,安东尼奥的商人身份也不可忽视,作为《威尼斯商人》中的主要人物,安东尼奥的财富是通过从殖民地搜刮获得的,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特性,所以,安东尼奥同样是一个金钱至上的资产阶级商人。在《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怨恨安东尼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安东尼奥以自己的身份为先天条件,从各方面对夏洛克进行侮辱和迫害,给夏洛克带来了巨大人格尊严伤害,从而在借钱这件事上激发了两者之间长期的矛盾。在进行诉讼辩解时,鲍西亚等人不仅想挽救安东尼奥的生命,还想剥夺夏洛克的财产,这充分体现出了安东尼奥和夏洛克之间的共同点,都很看重金钱。

(二)夏洛克的多重性

在《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人物形象在多部人文主义作品中,具有不朽的生命力和典型作用,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使夏洛克的人物形象具备了多重性。虽然,莎士比亚将夏洛克塑造成一个反面角色,具有冷酷无情、吝啬、自私等性格特点,但是,从另一个方面叙述夏洛克的犹太人身份给他带来的不公平待遇,给予了一定的同情,因此,夏洛克的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社会背景特征。在这部戏剧中,夏洛克和安东尼奥最深的矛盾还是出现在金钱上,同样是借钱给别人,安东尼奥不收取利息,使夏洛克放高利贷的利息被迫降低,给夏洛克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由于夏洛克以放高利贷为生,导致金钱腐蚀了他的灵魂,在亲情和金钱相矛盾的时候,看重的还是自己的利益,使夏洛克贪婪、自私、无情的多重形象深深地刻画在读者脑海里。

在莎士比亚强烈讽刺夏洛克的贪婪时,夏洛克的犹太人身份受到了严重歧视,这是欧洲当时的社会背景所孕育的悲剧,导致西方大部分人对犹太人都充满深深的仇恨。在《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人物形象同时具备了残酷、冷血和聪明、爱妻等特点。在这中间,莎士比亚为自己找到了倾诉的方式,在表达愤恨的同时表现出了对犹太人的同情,从而深刻地反映出了莎士比亚对当时现实社会的看法。因此,从全文叙述来看,夏洛克的人物形象具备的多重性是长期社会不公平待遇形成的,在人文主义思想的长期发展中,是一个争论话题较多的反面人物。

(三)鲍西亚的多重性

鲍西亚在《威尼斯商人》中被看作重要的人物形象,推动了戏剧情节发展,是比较完美的一个关键人物。在莎士比亚的笔下,鲍西亚被描述成一个机智聪明、才华横溢、大胆的女性人物代表,具备了普通女性多情、温婉、美丽、动人的特点。在夏洛克与安东尼奥的法庭诉讼中,鲍西亚在法庭上的慷慨陈词完美地表现了自己的聪明机智,以不让安东尼奥流血为诉讼理由赢得了官司,使鲍西亚的正面形象得到了升华,充分展现了人文主义时期的女权主义特征。但在鲍西亚择婿这件事上,鲍西亚没能脱离父权和夫权的操纵,使鲍西亚的命运呈现出无奈的特征,以至于鲍西亚在巴萨尼奥面前用“没有教养、不学无术”等词语来形容自己,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鲍西亚的不自信,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在法庭诉讼的过程中,鲍西亚只能身着男性服饰、得到男性朋友的帮助等,都充分体现了当时社会男权至上的特征,让鲍西亚作为女性人物形象的多重性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与此同时,莎士比亚从多个方面着手,引起读者的共鸣,完整地描述现实社会最真实的一面,使《威尼斯商人》中人物形象的多重性得到淋漓尽致地表现。

结语

总之,在《威尼斯商人》中,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形象不是纯粹的恶性或者善性,在具备正义的同时,也拥有不完美的缺点,甚至恶行,使人物特征具有鲜明特点,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社会。《威尼斯商人》作为莎士比亚讽刺喜剧的杰出作品,戏剧化的人物推动故事的发展情节,使人物形象的多重性充分展现出来,对后世人文主义作品造成了巨大影响。

参考文献

[1]曹晓青.莎士比亚与中国[J].湖南社会科学,2010(01):145-149.

[2]岑莉.《威尼斯商人》主要人物分析[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08):143-144.

[3]哈利.列文,王立,铁志怡.莎士比亚作品主题的多样性[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131-139.

[4]袁爱国,杜少凡,倪岗,王培斋.“发现人”: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威尼斯商人》(节选)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2011(12):50-53.

[5]李旭中.“莎士比亚化”:意涵、艺术张力及启示[J].学术交流,2012(08):176-179.

[6]彭欢,彭学.《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形象探究[J].作家,2013(24):140-141.

上一篇:多角度立意成就佳作 下一篇:令人流泪的“谢师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