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德行善的温暖事业

时间:2022-08-16 01:31:17

积德行善的温暖事业

1、“一台大事”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总工会的办公室里有一面锦旗,大红的锦缎上,两行烫金的字体特别醒目:“执法为民包拯心,体察民情办实事”。那是5位矿工代表262名矿上职工感谢隆阳区总工会为他们成功维权送来的。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江巴吉才到保山市隆阳区视察工作时,对他们的这次维权行动给予了高度赞赏:“你们做了一台大事!”

几年前,隆阳区辖区内一家金属矿采选厂由于经营不善,破产倒闭了。为了偿还债权人债务,保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这家采选厂的资产进行了拍卖,就在将拍卖所得对债权人的债务进行偿还的关键时刻,矿上的262名下岗工人找到隆阳区总工会,说他们已有8个月没领到工资,而且在采选厂倒闭时,既没有对他们进行安置,也没有履行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就连以前他们上班时的“五险一金”也没缴……

事不宜迟,隆阳区总工会的领导将情况立即上报保山市人大和市总工会。区总工会领导还深入到采选厂详细了解具体情况,并与企业管理者进行了沟通。随后,市、区两级人大和总工会的领导共同努力,与保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积极协调,促成市中级人民法院将拍卖的资金优先支付矿工被拖欠的工资、安置费、工伤补助费以及“五险一金”的购买,如果还不够,再想办法。

最终,262名工人的所有费用涉及金额160多万元,全部得到了妥善解决。工人们喜笑颜开,他们做好了那面锦旗,选派了5名代表,敲锣打鼓地送到隆阳区总工会,对工会工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

2、二名遇难者

2009年8月的一天,隆阳区一家沙石厂生产现场发生塌方,正在上班的5名农民工瞬间被如山的沙石掩埋。

业主组织员工进行了及时抢救,除2名农民工脱险外,1 人身受重伤,另2名农民工因掩埋较深,当他们被工友刨出来时,早已停止了呼吸。

事故发生后,业主一方面与医疗卫生部门联系,将伤者送到医院救治,同时将情况及时报告了隆阳区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作为安委会成员单位,隆阳区总工会对辖区内伤亡事故调查处理的参与率达到100%。这次,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杨志亮派出了分管副主席和法律保障部部长配合劳动、安全生产部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参与事故的协调处理。

与此同时,2名遇难者的家属也赶到沙石厂。业主对每名遇难者家属预先支付了8万元,作为安抚费用。既然事故已经发生,工会、劳动、安全生产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一方面积极查找事故原因,查清事故责任,另一方面通过与业主、遇难者家属协商死者的赔偿费用。通过积极协商,每名遇难者获得了共计27.8万元的善后补偿,除了先期预付的8万元,业主同时将剩下的19.8万元交到了每位遇难者家属的手上。事件得到了比较圆满的解决。第三天,死者遗体即在当地妥善安葬。

那名受伤的农民工住院治疗10多天,伤愈出院。住院费用全部由业主承担。

这次事故的圆满解决得到了隆阳区党委政府的认可,通过此事,各有关部门加大了对安全生产的督察力度,从去年8月至今,隆阳辖区内的生产企业,再没发生安全事故。

3、28万多元工钱

2009年3月的一天,保山市隆阳区建设局的门口,聚集了40多名农民工,他们有的或坐或站,有的堵住大门,已经影响到这家建设主管部门的正常工作。

他们都是由隆阳区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某项目部请来建盖房屋的,虽然活计干了不少,却几个月不见发工资,眼看连基本生活都成问题了,只好多次找到开发公司讨要工资。公司答复说,“你们的工资早就拨给了项目部,我们管不了。”他们又找到项目部,项目部的负责人答复说,“你们的工钱已由包工头领走了。”等大家四处寻找包工头时,这名包工头却突然失踪了。

无奈之下,他们只好找到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可仍然没有什么结果。40多名农民工工资共计28万多元,他们中的许多家庭,还等着这笔工钱赡养老人,或供子女上学之需。

隆阳区总工会得知情况,立即汇同有关部门调查了解。最终查明,拖欠工钱的,既不是开发公司,也非项目部,确实是那个包工头。有人说包工头已回到了老家四川,电话也打不通了,估计是把工钱全部卷跑了。

本来,建设主管部门在审批项目时,须由承建单位按工程造价的5%缴纳农民工工资保障金,以备不时之需。可这次,由于监管不到位,这笔保障金并未缴纳,想不到拖欠工资的事件真的发生了。

在此情况下,隆阳区总工会汇同有关部门紧急协商,作为房地产开发公司,对下属项目部及其聘请的包工头有监管责任,现在包工头卷款跑了,开发公司必须先行垫付这批农民工工资;至于随后的事情,政府部门可以配合开发公司搞好对包工头的催款工作,也可以由开发公司对包工头诉诸法律。

最终,这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及时支付了40多名农民工工资28万多元。

这次维权行动,既保障了农民工的权益,又维护了社会的稳定。隆阳区相关部门借此规范了辖区内房屋开发和建设行业的规章制度,严格了农民工工资保障金的预留,做到有章可循。几年来,隆阳区总工会为职工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7件,接待职工来信来访240余人次,做到了全部回复。

4、13位农民工

工会工作中虽有千头万绪的辛苦,但也充满了为职工维权帮扶的温暖成就。多年的工会工作经历,让隆阳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杨志亮感慨万千。今年,隆阳区境内发生的一次天灾,让他对工会上下亲如一家的氛围、积德行善的事业有了更深一层的体验。

今年9月1日深夜,隆阳区瓦马乡河东大石房村民小组突然电闪雷鸣,伴随“轰隆隆”的巨响,大石房村发生了山体滑坡。昔日依山傍水、风光秀丽的小村庄,顷刻间一片狼藉。

第二天,隆阳区总工会即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该村共有13名农民工在外打工。区总工会马上将情况报告了上级工会,随即争取到了云南省总工会下拨的10万元帮扶慰问金。9月8日,保山市总工会领导和隆阳区总工会干部职工一起,来到大石房村,将这笔帮扶慰问金发放到已经回家的打工农民工手上,帮助他们渡过难关。13位农民工10男3女,男的每人7500元,女的每人8000元;早在9月3日,保山市总工会即发放了10000元帮扶金,男的每人750元,女的每人800元;隆阳区总工会拿出1000元,领导、一般干部和科室积极捐款,一并发放到13位农民工手中。工会作为群众团体,和农村联系较少,但通过对农民工的关爱,各级工会实现了对灾区群众最大限度的帮扶。这次雪中送炭的帮扶行动,得到了保山市、隆阳区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经事后统计,大石房村21户89位村民,有超过半数的人死亡和失踪,这对一个村庄几乎是毁灭性的。由于地质条件脆弱,大石房村的灾后重建将整村异地搬迁到乡政府所在地。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工会对受灾群众的大力支持,使他们获得了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决心,一个村庄的新生将指日可待。

上一篇:李东节:把妈妈的光荣做成自己的品牌 下一篇:怒江畔的光明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