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读图时代”高中历史新课程的解读

时间:2022-08-16 01:03:46

对“读图时代”高中历史新课程的解读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136-01

我们的文化传承正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快餐化”、“浅阅读”的特质,而“读图”是其中一个备受青睐的宠儿。据资料显示,现代人知识总量的60%―70%是依靠读图这一方式来获得的,可以说我们正进入一个“读图时代”,这一时代的到来必将对高中历史新课程的编排产生影响,也必将引起教育教学方式的一些转变。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面对“以人为本”的高中历史新课程,在“读图时代”如何顺利的完成文化传承,笔者有自己的一些浅显认识。

1 解读新教材,充分认识“读图”作用

“画面展示的,比钻石更可贵”――达・芬奇一语道破图片的优势。随着网络媒体覆盖面的不断拓展,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不再仅仅局限于教科书上的文字,一幅图片、一张老照片、一段有声或无声的影片,都在记录历史,传承文明。依靠图片和文字的互为补充,内容的相关性,形成有内在联系的连缀,在“读图时代”的高中历史新课程,将读图的作用发挥到极至。

首先,丰富的图片形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担负起激发兴趣的任务。图像文化充分满足了学生“后现代文化”的需求,形象化、生活化,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引起学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新课程的许多知识点由“重文轻图”向“图文并重”转变。例如:《历史必修3》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谈及的“充满魅力的中国书画”一节,就直观的按照年代顺序,提供给学生最具有代表性的古代书画作品及甲骨、竹简等文物照片共14幅,“一图胜千言”能够使重点、难点问题从教材中脱颖而出。恰当的图片,总能将自己的“附属” 地位上升到“主体”地位,此时文字与图片形成“双主体”。

其次,图片有实证作用,直接印证了历史。图片能证明年代久远和地域偏远事物的确凿性。“百闻不如一见”,语言文字的表述经常显得繁复,它们的实证作用往往小于图片,尤其在重大历史问题上,真实的史料再现,更直观、更具说服力。例如:《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重点章节“抗日战争”,八年抗战在短短45分钟要讲述清楚,尤其又是始终保持争论的历史问题,用最直观的历史照片,引发学生通感,是最佳的方法,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背景材料,而客观影像也是教师很容易查找到的,它们都具有很生动的实证作用,学生如同身临其境,有了触及灵魂的教育效果。

再次,专业性的图表,往往为历史揭开神秘的面纱,有效地突出其归纳、总结、对比、记忆的独特魅力。无论是统计数字,还是对比分析,无论是史学纪年表,还是战争进程路线图,都是历史最直观、最富说服力和生命力的事实。图表能减少偏见和错误,能引发学生应激反映和产生广泛的讨论。历史新课程在尊重事实、注重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广泛地运用图表来增加教材的说服力和权威性。例如:《历史必修2》第四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二节“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第三节“大众传媒的变迁”都采用了对比图表和统计图表,不仅为教材佐证,而且引发学生思考,极具专业参考价值。

当然,图片还具有观赏性,能增强历史新课程的趣味性,使“历史课”改变“老古董”、“老学究”的形象,用更生活化、精彩动人的插图,引发学生共鸣,进行史学观点的探究,具有独到的、发人深省的作用和魅力。

2 拒绝“伪图时代”,坚持专业解读和应用

2.1认识图像文化缺点

随着读图时代的不断发展,许多人开始“否定”图像文化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图像给学生浅显视觉冲击,没有文字反应后产生的深刻认知”、“直观的图像压抑了学生的想象力”……

中央电视台《十二演播室》曾经推出了一期“读图时代会不会让人变的幼稚”的话题,佳宾经过激烈的辩论,最终也没有一方能够以绝对的优势说服另一方,思辨仍在继续……

在一次对学生“特长、爱好”的调查中,有近60%的人喜欢或者擅长“漫画”,原因是漫画直观、快速的表达了他们对生活、对世界的看法……

通过以上的材料,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读图时代”确有图像文化的一些缺点,例如:靠图像来解读信息,认识世界,难免会导致偏差;容易受“图像”的感观限制,制约了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如果图没有和文形成互动,就会对阅读形成干扰,甚至对文字的意义造成了消解等等。

2.2导引学生积极思辩

在积极视图之前,务必要进行知识的积累和铺垫,它是避免读图时代“偏差”的绝佳方法。在引导学生进入历史与图像(历史教学课件)的结合以前,充分的知识储备,是理解历史,发挥想象的基础。将与历史有关的文学、哲学、美学等知识,用文字或语言的形式“给予”学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在课堂上发挥“文字”的理性作用,充分利用图像与声音、图片与文字结合的优势,利用课堂给学生的“留白”,发起广泛的讨论来唤起学生对历史、对文化的一系列思考,将其引导到更深刻的层次上去。

2.3甘为专业守 “寂寞”

图像与文字如果没有紧密的、直接的联系,无论图片多么珍贵,史料如何丰富,是怎样的一种“视觉的盛宴”,我们都要毫不犹豫的坚决舍弃。笔者认为,选择专业图片应遵循以下的几种原则:

①专业性大于美观性。宁缺毋滥,选择图片坚持专业解读第一位,严格符合历史事实。②实用性大于装饰性。严格为教材服务,无紧密关联,决不采纳,拒绝华而不实的表达。③思想性大于直观性。要求图片能引发学生的探究和思考,蔑视肤浅直白的表达。

一言以蔽之,严谨的、丰富的高中历史教育,需要在细致认真的叩问和专业深刻的解读中得以体现,整个社会人文精神和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提升需要用高质量的教育来完成。教师在解读教材和制作课件时,一定要以专业心态为学生把好关。

我们沿着历史的发展一路前行,图形――文字――图片的发展轨迹,有理由使我们相信:“图文并茂”的时代在向我们走来!在对高中历史新课程的解读中,要利用最真实的图像来传授给学生知识,用最精确的图表来完善学生的人格,用最美丽的图片来装点学生的人生。学生将用漫长的时光来细细品味历史书卷中展示的精彩片段,感知历史将令他们丰富、睿智,绝美的图片毕生难忘――这就是我最大的愿望。

上一篇:对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技巧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低年级识字教学要做到三个“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