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病下取穴推拿治疗落枕

时间:2022-08-16 12:47:41

上病下取穴推拿治疗落枕

关键词 落枕 推拿治疗 上病下治

落枕是日常生活中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常见病症,多因睡眠姿势不当或枕具不适或感受风寒所致。轻者表现为颈俯仰转侧等活动受限,向患侧转动时症状加重;重者侧因局部肌肉呈轻度强直性痉挛牵扯头、背、肩部酸痛难忍。故而头部常向患侧倾斜,下颌部转向健侧。中医认为:因睡眠姿势不当或风寒侵袭经络,可使气血不通和运行不畅,"集"经脉而致拘急,故应以通经络、舒筋脉,散"集"拘为治疗原则。笔者从祖国医学整体观念出发,根据中医经络学理论"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运用上病下取穴推拿手法治疗落枕,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治疗方法

患者取坐位或站位均可。站位时患侧足下踩一方凳,因利于头颈部活动故较多用。术者运丹田之气于掌,感气达拇指端后自患侧足部外侧循足太阳经之末端的足通谷穴起始,向上平推至昆仑穴止。随推随运气,气到力到;手法由轻渐重,并在足通谷、束骨、京骨、昆仑四穴上用力点按。反复2~3分钟后,嘱患者缓慢向左右转动头部,尤向患侧稍加用力并逐渐加速,共约5分钟左右,患者可身出微汗或感患部发热,疼痛明显减轻。此时再嘱患者俯仰转侧头部,并继续推按2~3分钟,患者感颈项活动自如即愈。

2治疗效果

本组资料共37例。用上述方法1次而愈者35例,其中男22例,女13例;症状轻者19例,一般治疗5~10分钟可愈;症状重者16例,亦多在10分钟左右治愈。另2例为陈旧性落枕均治疗3次痊愈。

3典型病例

黄某某,男,46岁。于1998年10月5日上午8时许就诊。主诉:昨夜酒后困乏未及上床而在沙发上入睡,因沙发扶手较高且硬,晨起感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向左转动头部及低头时疼痛向头部,上背部,右肩及右上臂放射。查:右侧胸锁乳突肌僵硬,斜方肌、提肩肌紧张,对压痛极敏感,头颈活动受限。即用上法治疗,5分钟后见效,10分钟后疼痛明显减轻,头颈活动渐自如。继续治疗2分钟后疼痛基本消失而愈。4体会4.1中医经络学认为:经络循行路线与疾病症候的反映部位有关。落枕发生部位基本分布于足太阳经筋上。《灵枢・经筋》指出:"足太阳之筋发病可……项筋急,……缺盆中扭痛,不可左右摇。"笔者观察到:凡落枕者,循其足部太阳经探查均有明显痛点。故上病下取此经筋上足踝部诸穴,尤以足通谷、束骨、京骨、昆仑四个主攻"项强"之穴为主,可较快达到疏经顺筋,调和气血之治疗目的。4.2落枕严重者,因颈部肌强直性痉挛,患部疼痛剧烈。若直接采用患部推拿,患者可因压痛极敏感而增加紧张或恐惧心理,既不利配合又影响疗效;对施术者尤其初学者,在进行颈部被动运动时,如力度、角度掌握不好,轻则达不到治疗目的,重则甚或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而此时采用上病下治法,患者的好奇心起了一定松弛作用,加之先行推按主攻"项强"诸穴后,患部气血已有所调和,再嘱其活动头颈部,既易于接受且疗效亦随之迅速出现。

上一篇:你是一个讲“坏故事”的人吗 下一篇:即使变丑变老,也待她如珠如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