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县高产创建工作经验及发展对策

时间:2022-08-15 11:57:35

宣化县高产创建工作经验及发展对策

一、宣化县基本概况

宣化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张家口市区东南,地处冀西北浅山盆地地区腹部,呈四周环山的盆地状,地形主要由河川平原、浅山丘陵和深山区组成。

全县辖8镇5乡,306个行政村,总人口2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万人。全县总面积2107.7平方公里,共有耕地面积64.4万亩,其中旱地25.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9.5%。

由于区域间地质地貌不同,气温差异大,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具有农业生产的良好条件,为冀西北坝下以玉米为主的杂粮主产区。

二、宣化县玉米高产创建工作成效

自2009年开展玉米高产创建工作以来,宣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实施有关高产创建的各项工作措施,狠抓龙头企业建设,全县高产创建工作连续4年圆满完成任务,极大地提高了示范方周边的粮食产量,取得了一定成效。因此,2010年被省政府授予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2011年荣获省政府授予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较快县称号,2012年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1.粮食总产明显提高

自2009年以来,宣化县全县粮食总产由13738万公斤增长到2012年的21228万公斤,增长了54.5%。

2.示范片单产逐年增加

2009年,高产创建工作在我县刚刚实施,实施的两个万亩示范片的平均亩产为848kg,随着高产创建工作的逐步展开,到2012年实施的3个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862.2kg。攻关田平均亩产达到899.4kg。

三、宣化县高产创建工作的经验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

宣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高产创建工作,我县成立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农牧局局长任副组长,农牧局主管副局长及乡镇长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专人任办公室成员,负责日常工作。示范区乡镇也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

2.细化明确责任区

实行人员分区责任制,抓好分区负责、分片管理,乡镇主管领导直接负责,项目所在村具体实施。农牧局局长为高产创建活动总负责人,相关乡镇、农业技术部门负责各村实施方案的落实、技术指导工作。

3.加强技术支持

我县组建高产创建活动技术指导组,由农牧局的栽培、植保、土肥、农机等方面的技术人员参加,深入示范方对农民开展技术培训和生产指导,帮助农民搞好播种和田间管理,把各项技术措施落到实处。在创建高产示范区过程中,积极推进“一增四改”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高产品种,改套种为平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作业),通过统一供种方式,使万亩示范点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农牧局把玉米良种推广补贴、农机补贴、粮食直补等惠农政策和项目资金,优先向示范方安排和倾斜,调动农民群众创建玉米高产示范方活动的积极性。

5.加强宣传力度

在做好测产验收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各乡镇农业干部及农民到示范区进行观摩学习,大力宣传高产创建活动的成功经验、先进典型和实施效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农民的科学种田意识。

四、高产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宣化县山地多,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部分地区没有灌溉设备,粮食生产靠天吃饭,或者是有的地块未能在关键期浇上水,导致部分地块错过了浇二遍水、三遍水的关键时间,影响了产量。如果不能改善农业基础实施,就不能在这些地区很好地实施高产创建工作,粮食产量不高,也会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2.粮食生产经营分散

由于粮食生产以家庭为基本单位,人均耕地面积小,难以实现规模化种植,新的技术模式推广起来比较困难,粮食增产就会受影响。

3.地方资金投入有限

宣化县财政在农业方面虽然有所投入,但是由于化肥、种子等这些农作物必需的生产资料价格的不断提高,相对于全县整个粮食生产过程,资金的投入显得不足,地方财政能力配套有限。

五、开展高产创建工作的建议对策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宣化县基础设施薄弱,不仅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而且生产成本较高,所以,要保持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的持续增收,应适当增加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确保在天气条件较差的情况下粮食生产能够顺利实施。

2.建立土地流转机制

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把土地承包经营权引入到市场上来,把农业种植从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转向适度规模型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以有利于土地的统一经营和科技普及推广。

3.增加资金投入

加大资金投入是高产创建工作的有效措施之一,面对逐步增加的示范方数量和面积,从省、市到县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对种植大户的扶持力度,稳定良种补贴和粮食直补等国家政策至关重要。

4.加大种粮扶持力度

要为种粮大户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更有利的科技支撑,坚持扶强扶大的政策,对种粮大户的直接补贴、资金补助向种粮大户倾斜,建立对带动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种粮大户的激励机制。

上一篇:南阳市花生生产形势及种植技术 下一篇:浅析西宁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