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晏几道梦词分类及其意象内蕴

时间:2022-08-15 09:23:34

【摘要】晏几道的《小山词》中梦词约占四分之一,根据“梦”自入词以来的分类,可分为自梦,她梦,梦喻。“梦”意象是他个性化的表现存在形态,也是他表现情感体验的方式。“梦”意象寄寓着词人对真挚情感的向往和追求。

【关键词】晏几道,梦词,意象

梦是人的意识突显,是一种潜意识活动,是一种意象语言。汉代哲学家王符在《潜夫论》中说梦是“意精”、“记想”所致。弗洛伊德也指出梦是潜意识的欲望。

自《诗经》始,《楚辞》、先秦散文中便陆续有了梦的记载。最初认为梦是灵魂游离身体后用来占卜的精神活动,如《诗经》中是以梦来占卜生育男女和岁年吉凶。然“庄生化蝶”梦的出现,使人的精神冲破时空的限制,走进了心灵自由,超脱的境界。此后,梦成了文人士子表现情感的渠道。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都有大量写梦的场景。《三国演义》、《红楼梦》就多次写梦;汤显祖的传奇“四梦”更是以梦为主线的作品;更甚者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那些花妖狐魅变成的美女就是穷秀才的白日梦。诗词亦不例外,诗人通过对梦境的描写,把隐藏在自己心灵深处的情思展示在众人面前。

在众多的文人中,晏几道词对于梦的描写是十分出彩且耐人寻味的。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是晏殊的第七子。有《小山词》一卷,《小山词》现存262首,其中有55首共出现了59个梦字,平均五首词就有一次写梦,其数量之多,频率之繁,在古今词集中都是极为罕见。写梦是小山写离情别绪的重要手段,他善于描写梦的各种态势,表现别意聚难,佳期难逢的深沉感情。这些描写都基于他真切的生命感受,他的梦词大抵都是抒情之作,且情感真挚“真字是词骨、情真、景真,所作必佳,且易脱稿”。

一、梦词的分类

“梦”自入诗词以来,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自己真做或臆想的,简称自梦;二是他人之梦,多是男子发闺音,写女子相思怀情之作,简称她梦;三是梦喻。

1、自梦

晏几道自诩颇高,但“落托一生,华屋山邱,亲身经历”。家道中落,使他饱尝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当一切都无法表达自我内心的真实情感时,唯有寄托于梦。词人编制的各色各样的梦中,有些是夜间沉睡中实实在在获得的,有些则是清醒时的遐想。梦中的情境犹如现实,现实的情境又犹如梦境。如他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中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生动的勾勒出一个孤独寂寞的身影,眼看四周高台都已大门紧锁,只能自斟自饮;酒醒后,前景已成空,空余下重重帘幕。昔日的琼池宴饮,早已成过眼云烟,那些莺歌燕语也早已消失,而今,梦后酒醒,明月依然,只不过徒增伤悲。虽然梦后酒醒时是无尽的寂寥落寞,但是他仍难以忘怀那些曾经欢乐的时光。如《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中的“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2、她梦

在晏几道的《小山词》中,写得最多的便是“她梦”,他用多种艺术手法对一个个多情女子的心理加以细致的刻画。这和当时词的发展有关,词发展到北宋初期时,和音乐紧密相连,一首词创作出来后,需要歌女将它演绎出来。当时,士大夫家里蓄养歌妓成了一种潮流,晏几道流连楚馆与歌妓交往更是世人皆知。他自己也曾在《小山词序》意提到莲、鸿、萍、云这四位歌妓。可见他与这些歌妓相当的熟悉,且相当的了解这些歌妓的辛酸,这导致了《小山词》中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涉及到男女之情,他的梦词也是如此,基本上都是闺桃叶细阁之音。

如他的《更漏子》:柳丝长,桃叶小。深院断无人到。红日淡,绿烟晴。流莺两三声。雪香浓,檀晕少。枕上卧枝花好。春思重,晓妆迟。寻思残梦时。全词以娴雅的笔调和深婉的情致,抒写了春日闺思的情怀,并把之创造成一种纯美的词境。上片以情倩、妍秀的笔触,描写室外美好的景物。起首三句描写深院空寂的景象以烘托春日寂静,“无人到”与“断”字点明了怨意;紧接着三句写院中景物,莺声反衬了深院的寂静。下片则转向了室内,前三句暗示闺人一夜独眠,辗转不寝。“枕上”句则隐喻闺人之美。这三句语浅情深,含蓄蕴藉,深婉曲折,颇耐人寻味。结尾三句,春思指出了闺人的春日情思;“晓妆”句则与温庭筠《菩萨蛮》“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相近。这三句含而不露,无限幽怨尽在不言中。

3、梦喻

这里的梦喻我理解为在现实的角度叹梦。正如《小山词自序》中写道:“追惟往昔过从饮酒之人,或垅木已长,或病不偶,考其篇中所记之悲欢合离之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但能掩卷抚然,感光阴之易迁,叹境缘之无实也。”晏几道的人生历经浮沉,这种身份地位的急剧改变,前后生活的巨大差异,必会让他产生人生如梦之感。如《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这首词词境含蓄蕴藉,情深意长,感慨过去欢情之易逝,今日孤怀之难谴,将来重会之无期。尤其是二三句“秋云,聚散真容易”,用、秋云比喻抒发聚散离合不常之感。旖旎温馨而虚幻短暂,秋云高洁明净而飘渺易逝,用它们来象征美好而不长久的情事与繁华生活,最为贴切。

二、意象内涵

绚烂多彩,斑斓瑰丽的梦记载了晏几道一生的悲欢离合。词人编织的这些梦中,有清醒,有朦胧,有臆想,有怀念,虚虚实实。因此《小山词》中的“梦”意象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

晏几道的词多与四位歌妓有关。他与她们的长期别离,使其苦不堪言,因而由之前的相思逐渐转变为对往昔的怀念。他的梦有许多是对过去的回忆,实际上是精神上的寄托,是苦短人生中聊以慰藉的一剂补药;梦中得偿所愿,醒后就会有更沉重的失落。如《临江仙》中的:“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今昔的对比更体现一种怅然若失之情,特别是下片如梦幻般的昨日记忆,真是现在的“失”让晏几道更怀念从前的“得”。

晏几道对情感极深刻的体验,也都通过“梦”意象来抒发,以此营造自己独特的情感世界。他的词自成一透明的情感世界“深于情者,不仅对宇宙人生体味到至深的无名的哀感,抒而充之,可以为耶稣,释迦悲之悯人,就是欢乐的体验也是深适应肺腑,惊心动魄。”

参考文献:

[1]柏寒《二晏词选》,齐鲁书社,1985年版.

[2]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

[3]史仲文《两宋词史》,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

[4]况周颐《蕙风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5]施丽萍《晏几道词中“梦”意象的生命意识探微》.

上一篇:刍议色彩在包装设计的应用 下一篇:宇宙幽灵: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