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结构”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15 08:15:58

“层次结构”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数学课堂中的“层次结构”教学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有效途径。经过高中数学教学实验,具体体会如下:

一、掌握数学“层次结构”教学理论

教学改革的实践告诉我们要想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必须探索数学教学规律,彻底转变思想,更新观点。为此我校大力开展数学“层次结构”教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因材施教”,使好、中、差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得到进步。

二、实施数学“层次结构”教学

“层次结构”教学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学生按素质分为不同程度的层次,找出学生起点;二是对数学教材结构分层,从而按知识点在全书、本章、本节的地位及应用确定应达到目标。

1、教材结构分层

数学“层次结构”教学是把数学教育目标进行分层,即把知识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把实践技能分为练习、初步学会两个层次;把教科书内容划分成不同的结构层次,即学习目标、自学反馈、启发解疑,形成测试,互评矫正,学习小结,总结性测试与评价,家庭实验报告等层次。

2、学生素质分层

由于学生存在学习能力、方法、基础知识及其它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差异,因此把学生分成主动学习型,接受学习型,被动学习型三个层次,在教学过程中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学习目标。可以使优等生吃饱,中等生吃好,差等生吃了。

3、教学实施过程

教学实施分成两条线:一是教师的教学线,二是学生的学习线。其中教师在教学中起启发引导作用,学生是主体地位。教学中把教法与学法融为一体,并借助实验教材形成一套模式,即:目标引入—— 自学反馈—— 启发评价——尝试练习——自评矫正——学习小结。其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定向: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起学习新知兴趣,约需1--4分钟。

自学:教师辅导学生在目标引导下,阅读课文寻找问题,产生疑问。约10--15分钟。

启发:教师围绕重难点,开导、点拔、引导或学生讨论,使学生掌握新知。约10分钟。

尝试:教师在启发、消除问题基础上,让学生尝试性练习所掌握的知识,逐渐形成新知。约5--10分钟。

评价:通过评价帮助学生找出失误,然后矫正,添补知识缺陷。约2--3分钟。

小结:让学生把本节所学知训系统化、网络化,进而形成新的知识体系。约2—3分钟。

总之,数学教学中的层次结构教学是针对教材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班级授课制下按教材和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施教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层训练,分层辅导、分层评价,以做到教学有的放矢,区别对待,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尊重和发展。

上一篇:小学朗读教学的几点尝试 下一篇:语文教学中的分层推进分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