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大地 仰望星空

时间:2022-08-15 07:19:08

脚踏大地 仰望星空

摘 要:《电路图》属于《电路探秘》中的基础,教学内容分为四个板块:电路的基本组成、画简单的电路图、电路的三种状态和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笔者设计本节课的思想是一个中心、三条线索,教师的教学活动始终立足于为学生服务,即研究学生的学多于研究教师的教,因为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而存在的!

关键词:设疑;动手;“短路”变“通路”

《电路图》是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4章《电路探秘》中的第1节。本节课属于《电路探秘》中的基础,教学内容分为四个板块:电路的基本组成、画简单的电路图、电路的三种状态和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

“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这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一段话,它表明“直接的感受对于认识事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以往教学设计时,教师往往会让学生先观察一个电路,通过对电路的分析,得到电路的基本组成,认识电路元件,然后向学生介绍电路的三种状态,指出电路连接的注意事项等,即研究教师的教往往多于研究学生的学。笔者认为真正的课堂应该关注学生的学,因为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而存在的!

笔者设计本节课的思想是一个中心、三条线索。即:围绕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以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条线索来设计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来选择本节课学与教的内容和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活动始终立足于为学生服务,重点是创设学习情境、组织学生探究、发现学生学习中自主形成的学习结果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设计思路的主线是教师创设学习情境组织学生探究形成结构启迪探究总结应用。今天回放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有一些体会印象深刻,是什么让人印象深刻呢?

一、设疑,让学生的思维走进课堂

新课用“击剑比赛”引入,击剑比赛是看计分器上的显示来计算得分的,而计分器上的显示是靠电来工作的。击剑比赛学生是知道的,但计分器工作的原理学生却是陌生的,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课的最后巩固时,又回到“击剑比赛”中,教师三问,第一、运动员身后那一根导线的作用是什么?第二,在比赛中,每当剑触及对手的有效部位,灯就亮,这说明剑在电路中的作用相当于什么电路元件?此时,开关处于什么状态?电路处于什么状态?第三,计分器在电路中属于什么电路元件?通过这节课的探究学习就解决了新课开始时学生的疑问。

二、动手,让快乐引领学生的学习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在后面要详细学到,在这节课中,我引导学生动脑设计实验方案,动手连接电路,让两个灯泡在同一个电路中同时亮起来!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体验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主要区别,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的方法是先让学生说一说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别,然后让他们通过实验来体验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别:即请上台展示的两个组长(一组连接的串联电路,另一组连接的是并联电路)取下自己电路中其中一个灯,全班同学先思考另一个灯的发光情况会怎么样?然后闭合开关,观察现象。这样说明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而并联电路中是总电流分成两条支路(或多条支路)。如果学生学有余力,则可启发学生在并联电路中怎样使每一个灯的工作互不影响?让学生自己思考并操作:在每个支路中分别接入一个开关,深切体会并联电路的特征。

三、放慢脚步,让“短路”变“通路”

短路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如果只是简单说明电路短路会造成怎样的后果?是不足以使学生信服,也不会给学生以强烈的刺激。《电路图》是学习电学的第一课时,他们很想亲身体验短路所造成的结果究竟如何,我在本节课中是这样处理的:第一,在串联电路中,灯L1被短路,即在灯L1两端连一根导线,请学生想一想:“灯L1和L2的发光情况会怎么样呢?”然后闭合开关,观察现象,分析原因。第二,在L2的两端连一根导线,灯L2被短路。第三,灯L1和L2同时被短路,请学生思考:“如果把一根导线直接连接在电源两端,效果是否与灯L1和L2同时被短路一样呢?”第四,在并联电路中,灯L1被短路、灯L2被短路,请学生思考:“为什么现在灯L1和L2都不发光?是否就是电源短路?”第五,教师演示电源短路:用导线将蓄电池、开关和保险丝连接起来,闭合开关,观察保险丝被烧断的现象。通过这样五个步骤,让学生深刻理解短路的原因和危害,为今后电路的分析打实基础,也为进一步学习电学渗透了学习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护好奇心比保护一个蓄电池更为重要。通过放慢脚步,让“短路”这个重难点知识成为学生学通电路的“通路”。

四、脚踏大地,仰望星空

这堂课中学生始终是以积极的探究者的角色出现,他们经历了设计实验、实验操作、发现现象、交流讨论、解释现象、建立概念、找出规律等过程,始终处于学习的主动地位,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但动手能力、交流能力、思维能力、评价能力都得到了有效地培养,同时也使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在大脑皮层中深深地扎下根来,“学生的学”就是教师耕耘的“大地”。

什么样的课堂是智慧课堂?笔者虽未明白其深刻的内涵,但笔者认为真正的智慧课堂不在于以怎样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在于课堂氛围是否热闹,甚至不在于学生的考试分数,而在于课堂教学中是否重视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心智是否和谐、学生的身心是否愉悦。笔者从《电路图》这堂课中感受到了一种从教二十多年来少有的兴奋,脚踏大地,仰望星空,是这样的美好!学生在课堂上的沉思多么像深邃的星空,一只只举起的小手,又像星星在向你眨着调皮的眼睛!

(作者单位:浙江省上虞市百官中学)

上一篇:语文阅读课教学必须做到的七个统一 下一篇:让小学数学教学充满创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