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加尼克效应在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15 03:52:00

蔡加尼克效应在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蔡加尼克效应是一种常见的记忆效应,主要表现为人们对于未完成任务的记忆比已经完成任务的记忆保持得更好。本文对蔡加尼克效应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从课堂讲授中要营造“心理张力”氛围、课堂结束时制造“未完成任务”、鼓励学生课下给自己提出问题、指导学生掌握正确复习方法等四个方面论述了蔡加尼克效应对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 蔡加尼克效应 教学启示 心理张力 应用

一、蔡加尼克效应简介

1927年,心理学家蔡加尼克进行了一项记忆实验:让接受测试的人完成15―22种任务。当每名被试完成一半的题目时,被故意打断。实验人员让他们去做另一项课题,直到完成该项课题。最后要求他们回忆所有的工作任务。结果发现:未完成的课题被回忆起来的有68%,而已完成课题的回忆率则是43%。这说明人们对于未完成任务的记忆比已经完成任务的记忆保持得更好。我们把这种记忆现象称之为蔡加尼克效应。

其他心理学家在蔡加尼克之后也对这一记忆现象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大部分研究都证实了蔡加尼克效应的存在。哈罗尔在实验中,把16则完整或不完整的笑话读给25名被试听,读完之后,要求被试立即把他们记住的笑话写下来。三个星期之后,25名被试中有5人被要求进行第二次回忆。从实验结果来看,很明显不完整笑话的回忆程度要比完整笑话的回忆程度高。由此可见,蔡加尼克效应具有普遍性。

二、蔡加尼克效应的成因

蔡加尼克作为格式塔学派心理学家勒温的弟子,具有深厚的格式塔心理学背景,他把格式塔派强调整体的观点引入对于记忆的研究,从未完成事件的角度来探索这种记忆现象。蔡加尼克认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理都存在着一个动力场,而我们的需要则是这个动力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当需要出现的时候,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紧张状态。这种紧张状态促使着我们产生某种动机,直至做出某种行为。当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紧张状态就会得到缓解。在他的实验中,当被试在进行某项任务时,心里会产生一个心理张力系统,只有当任务被解决时,这种张力才会解除。对于受到干预的任务来说,张力未能解除,被试仍然处于紧张的心理状态。因而在回忆任务时,存在的张力系统有助于被试回忆未完成的任务,以便继续完成。一旦这个任务完成了,这种张力系统就会松弛下来,原来做的事情就容易忘记。

三、蔡加尼克对教学的启示

(一)课堂讲授中要营造“心理张力”氛围

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有意识地营造“心理张力”氛围,在张力系统的作用下,学生会进入紧张兴奋的状态,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学习过程及学习内容的记忆。也可以说,适度“紧张”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

如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挑起矛盾法”,让学生在矛盾中形成心理张力,这就好像在平静的水面投入一颗石子,学生心中思考、争辩、究底的兴趣被激发起来。还可以采用“激励竞争法”,利用每一个学生的进取心和好胜心,把课堂当赛场,引进竞争机制,激发学习兴趣。不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都是为了能够让每一位学生全身心地主动投入到学习当中,从而提高学习质量。这里的“紧张”,并不是“慌张”,而是全神贯注,主动求索。这样,就会使学生的心理形成张力,促使他们更好地对学习内容进行记忆和理解。

(二)课堂结束时制造“未完成任务”

有些教师在上课时,喜欢采用“圆满”式的授课方式。总希望把知识尽可能详尽完整地讲授给学生,生怕遗漏点什么,同时也希望每一次课都能够体系完整,每次课都遵循一个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最后得出结论的模式。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师讲得越完整,学生可能忘记得越快。因为对学生而言,一个知识点学完了,就意味着一个任务的结束,因之而产生的心理张力系统就会随之松弛,从而将能量投入到另外一个任务中去。因此,教师可以尝试着把这种心理机制应用到教学中去,给学生的学习、思考留下空间,从而使学生保持对教学内容的张力系统,加深学习印象。

如在讲授《三角形内角和》这一章节的时候,通过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得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的结论。如果这时教师以一种非常圆满的方式结课,告诉同学们:“今天我们讲授的内容就是这些,下课!”那么学生就会以这句话作为一个终点,这节课所讲授的内容就会成为过去时。我们可以改变结课的方式,以提问的方式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那么正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五边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度呢?请同学们下课后开动自己的小脑筋,思考一下吧!”教师有意识地根据课堂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提出延伸性问题,更能够调动每名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节课的结束成为学生课下学习的开始,这个学习可能比单纯的上课学习更有效。

(三)鼓励学生课下给自己提出问题

下课铃声并不应该是课程的结束,而应该是学习的又一个开始。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个圆满的结束意味着某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心理资源会自动转移到另外一个任务上去,这对我们的学习是很不利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下给自己提出问题,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对课上学习的内容做更深一步的思考和探索,有利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已经将以往主要着眼于“解决问题”的旧“问题式教学”,逐渐转变为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新“问题式教学”,这种思路上的转变,将会使教学效果大大增强。

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技能方面,教师应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引导、启发,指导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学会提问。如让学生学会在预习中提问、在知识形成过程中提问、在解决问题中提问、在现实生活中提问,等等。此外,教师还要尽可能地给学生示范如何提出问题,还应该要求学生经常提出问题,把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这样才会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

(四)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

蔡加尼克效应还在指导学生如何复习上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如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不注意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喜欢在期末考试前“开夜车”看书复习。其实,大部分知识的真正掌握都来自平常的深厚积累,而考前突击背诵的复习方式只是对知识的机械的、肤浅的记忆。在这种紧张状态下,学生似乎记忆能力非常强,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记忆很多内容。但是考试一旦结束,学生的心理张力系统就会瞬间松弛,先前对知识的记忆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虽然有的学生依靠这种暂时的心理紧张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这只是一种假象,并不意味着他对知识掌握得很好。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平时注意知识的积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在考前复习时,知道如何有效分配复习时间,做到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相结合。只有这样,考试的结果才能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

参考文献:

[1]边玉芳.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5.

[2]陈剑梅.有效克服考试中的蔡加尼克效应[J].教学与管理,2004,8.

该论文系科研成果:衡水学院院级科研课题。课题名称:高校新入职教师职业压力研究,编号:2010055。

上一篇:贯彻意见,整合资源,全面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 下一篇:公共美术类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构建和提升

文档上传者
热门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