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子、五味子、金钱草、青果、水蛭、穿山甲的伪品或掺伪新趋势及简易鉴别法

时间:2022-08-15 02:53:55

菟丝子、五味子、金钱草、青果、水蛭、穿山甲的伪品或掺伪新趋势及简易鉴别法

[关键词]中药材;伪品;鉴别

[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4(c)-094-02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当前中药材市场比较混乱,在一些地区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情况还相当严重,笔者就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常用中药品种伪品或掺伪品的鉴别谈谈自己的经验体会,希望能给中医药工作者在购买中药方面提供帮助。

1 菟丝子

菟丝子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的干燥成熟种子。菟丝子的掺假情况一直比较严重,由于其种粒细小,伪品同样细小,给鉴别带来困难。

据笔者近二年对市场的调查,菟丝子的非《药典》品,如大菟丝子、南方菟丝子仍有使用,掺入其他植物的种子也有发生,但主流伪品是人为制造的大小、颜色和真品很近似的小粒。因为这样的伪品成本更低,当然其性质也更为恶劣。如果采用《药典》的鉴别方法,将菟丝子放入水中加热煮开至菟丝子种皮破裂时吐出旋丝进行观察,则伪粒已溶散仅剩真品而难以确认。

笔者经试验,采用以下方法效果良好:先用目测和放大镜检查,排除非正品菟丝子,然后将菟丝子样品3~5 g,放入带盖的玻璃瓶或小锅内,加入容器一半左右的开水,然后加盖,放在暖气或炉子上保温,不要煮开,也可反复更换几次开水,但倒时要轻,1~2 h后倒入白瓷浅容器内观察。菟丝子真品膨胀,为浅黄棕色或棕黄色,具树脂样光泽,一部分种皮破裂,吐出旋丝,未破裂的用指甲轻压即挤出旋丝。破裂或不破裂的真品具有完整或较完整的种皮。伪粒则强烈膨胀,呈近于散开的小毛粒,稍压即成稀糊,无种皮也无旋丝。如果是其他植物的种子,开水浸泡后,一则大小、颜色与正品菟丝子有差异,二则同样挤不出旋丝。

由于真品和伪品经开水浸泡后,外观差异大,所以可大致估计出掺假比例。

2 五味子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商品也称北五味子、辽五味子。由于北五味子价格较南五味子高出几倍,因此也时有假冒。假冒五味子大致有两种方式:一是北五味子中直接掺入果粒较大、颜色较接近北五味子的南五味子,仔细检查,不难发现,因北五味子较大,直径0.5~0.8 cm,表面为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有的表面具“白霜”,而南五味子较小,直径0.2~0.5 cm,表面为棕红色至暗棕色。二是将南五味子中果粒较大者(也可能为其他植物的果实)用色素红染,其外观色泽较真品北五味子明显鲜艳,放入水中,水立即被染成红色,用湿手搓,手可被染成红色,真品即使放入开水中,水也不被红染。也可仔细翻捡,能发现细枝杆,两端旧断面红染,从中折断,新断面则呈白色或黄白色,与旧断面色泽迥异。

3 金钱草

金钱草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干燥全草。笔者调查发现,非正品的同属植物聚花过路黄和点腺过路黄替代正品金钱草的现象非常普遍,其主要原因是正品价格高于非正品。

正品金钱草叶片用水浸后,对光透视可见黑色或褐色短条纹,叶片主脉明显,侧脉不显,花黄色具长梗,单生叶腋。

点腺过路黄较接近金钱草,与金钱草的区别是:点腺过路黄叶片用水浸后,对光透视没有黑色或褐色短条纹,但有点状腺点,花冠上部也疏生点状腺点。

聚花过路黄与金钱草的主要区别:聚花过种黄叶片主侧脉均明显,花朵多集生于茎端,用水浸后,对光透视无黑色或褐色短条纹。

4 青果

青果为橄榄科植物橄榄的干燥成熟果实。笔者对某地区进行调查发现,市场所使用的青果几乎都是使君子科植物诃子的干燥幼果,商品称西青果。青果价格高于西青果,因青果即橄榄,更多用于果脯制作。

从功用上看,二者有相似之处,但不完全等同。西青果偏于收涩,归肺、大肠经;青果偏于生津,归肺、胃经。因此西青果不宜替代青果。

二者较易区分,青果呈纺锤形,两端钝尖,表面棕黄或黑褐色,以中间为界,两边几乎对称,从中间横断,内分三室。而西青果呈类倒卵形或长卵圆形,有一部分基部呈短颈状,表面黑褐或棕褐色,以中间为界,两边不对称,从中间横断,内有一室。

5 穿山甲

穿山甲为鲮鲤科动物穿山甲的鳞甲。由于其性状特别,伪造难度大,过去曾有用塑料、其他动物蹄甲加工冒充者,但易于识别。

近几年,穿山甲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掺假相当普遍。《药典》2005年版规定,穿山甲的炮制方法是用砂炒制,或砂炒制后用醋淬,然后干燥。砂炒制后有焦香气,口尝味淡;用醋制后有醋香,口尝有醋酸味。市场上穿山甲掺假主要是砂炒制后用盐水或矾水等盐类水煮然后干燥。掺假量大者,干燥后穿山甲表面结有白霜,掺假量少者口尝有咸、涩等异味,鼻嗅则无焦香气味。另外,也有将生穿山甲用油炸制者,砂制后,有12%左右的损耗,油炸后则重量有增加,但油炸后一则不易捣碎,二则放置时间长或夏天温度高极易出现败油味影响品质。因此,尽管有些炮制书上说到穿山甲可以油炸,但应以《药典》为准,禁止油炸。油炸穿山甲易于鉴别:一抹有油腻感,二嗅有油脂味或败油味,三用纸包穿山甲稍压,一会儿观察,有油脂则透纸。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44,57,137,152,189,217.

[2]陈兴兴,刘强.常用中药快速鉴别[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81,91.

[3]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广东省药品检验所.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M].第4册.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72.

(收稿日期:2007-03-06)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芪甘参通汤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耳穴贴籽在胃镜检查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