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安其老 第8期

时间:2022-08-15 02:12:58

电视节目里正讨论着各国老人的养老观念和具体生活状态:日本留学生说日本老人退休后喜欢去国外旅游或住上一段日子;法国在沪工作的说,法国老人退休后希望到法国南方小镇买个小房子生活,那里空气好,交通也方便,生活悠闲;土耳其先生介绍道,土耳其的养老金很高,除了退休时可一次性拿到一笔钱,以后每月再可享受不菲的退休金;斯里兰卡女学生则说,她们国家的老人比较清贫,没什么钱,每天就喜欢到公园里闲呆着,还喜欢评头论足走过路过的姑娘:“‘你怎么穿成这样?’我看到他们,都要绕道走的”,

“不是不是,不少老人也没什么钱的”;其实,不要说不同国家,在同一个国家,当然也是因人而异的,只是若整个国家普遍福利水平比较高,那相对而言,退休者的生活水平也会高一些的。

未富即老,老龄化社会不容分说地来了,以前还只是在报纸上看看人家比如像日本这样的国家如何应对老龄化,现在我们也生活于其间了。就说身边的,长辈渐老,我们自己也一天天老上去,如何养老即便不是眼门前的事,也需要未雨绸缪。一次,在小区理发店和师傅聊天,“我在东北老家的小姐妹们现在生活得老好了,她们一起卖了房子到养老院,吃喝不要自己操心了,还经常结伴出去旅游,想想我真是想不穿哪,还每天这样站着忙活,我也很想像她们这样呢”,我说那你和你老公商量商量,也卖了房子回东北去啊,“我老公不同意呢,他是上海人,那时知青回来的,咋再会回去呢,何况还卖房子。他弟弟倒想得通呢,觉得在上海过得也一般,倒是想再回东北去,但没当地户口,还进不了养老院呢。”师傅早年跟着知青丈夫回上海,在市区曾开过美发店,生意兴隆,后买了郊区房子,就在自家屋子里做做生意,价格合理,手艺不错,小区人都习惯到她那里打理头发,甚至有周边小区的居民特地跑来做头发的。从每天早晚开张,到现在下午5点关门歇息,节假日也休息了。如何养老自然常在心头牵绕了。

回到那天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说起媒体曾报道过的北京老夫妇“花甲出国自助游”的退休生活,还提到老夫妇的豪言“卖房环球游”。现场讨论开来,某媒体人嘉宾认同这一养老方式,说老年人辛苦了一辈子就该想穿,不要再为子女们操心了,“我就对我父母说,你们把你们的钱都用完,这才是我最大的孝顺,我父母现在每两个月就出境游”,嘉宾说得很是激动。年长女嘉宾不以为然,“那怎么行,房子不能卖的,一方面现在我也有社会工作做,一方面孩子工作忙,帮帮他们我也愿意的”。最后一位老年男嘉宾倒也实在,“我是不会留财产给子女的,儿孙自有儿孙福,但卖房旅游,我好像也做不到的。”尽管有分歧,但似乎也都比较羡慕退休后出国旅游,认为这才是潇洒人生,这才叫享受生活。

节目没有完全看完,观点的倾向已了然。恰引发一些想法。退休后有条件有体力周游列国,当然是好的,但将之作为一种价值倾向个人以为是偏颇的,且不说不是每个人都有经济实力环球旅游,即便有实力的,可能健康不允许,健康允许的,也或许就喜欢在家里做点喜欢的事,颐养天年,如此只要个人性情,又有什么不好呢?何必一定要让人都来个花甲自助游呢。当然,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国内以出国旅游作为老年生活重要部分的情形比之发达国家要少些,所以,但凡出现如此生命力盎然的老夫妇环球游(其实,那对老夫妇还没卖房子呢,貌似一种宣言罢了),自然媒体是不会放过的,也给坊间一些太为子女考虑、老年生活比较单调的老年人给个新的面向,跃动的夕阳无限好,只是由此作为唯一标杆,唯一的方式,那似乎又是单一价值观在作祟了。很多事情上,我们的舆论导向似乎总喜欢划出一种识别标准,让人对号入座,非此即是out,渐渐的人们也被这种思维方式潜移默化着,有什么事出来,很容易盲目跟从,盲目攀比,缺少对个体差异的认同和思考。

人都会老去,老得尊严一点,老得快乐一点,老得健康一点,是渐渐老去的身心之愿。这倒是共识的。

上一篇:迟来的冠军 下一篇:浅谈建筑设备安装工程结算审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