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坡挖土技术在超深基坑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15 02:01:15

留坡挖土技术在超深基坑中的应用

摘要:以某基坑工程实践案例,分析留坡挖土技术在超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留坡挖土 超深基坑

中图分类号:TV5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超深基坑工程中,留坡挖土技术通过与不同挖土方式组合使用,既可加快施工速度,又可节省砼栈桥坡道的造价,是一项非常实用的开挖技术。

一、工程概况

某大型超高层建筑,项目总建筑面积181607.4m2,地上建筑由东西塔楼和中间裙房组成。东塔楼45层,高度188.5m;西塔楼49层,高度174.3m;裙楼4层,高度22.5m。塔楼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裙房采用框架结构。工程设3层地下室,地下一层楼面标高为-5.1m,地下二层楼面标高为-9.6m。基础采用桩基和筏式厚底板,桩基采用钻孔灌注桩结合后压浆工艺。

基坑呈矩形,东西长约165m,南北方向宽约75m,占地面积约为12000m2。东西塔楼基坑挖深为17.50m,裙房基坑挖深15.70m,主楼电梯井挖深为23.2m。四周道路距离地块红线平均6-7m,且有给排水、燃气等市政管线,周边环境复杂。

场地浅层为填土层,中深层主要为粉质粘土、粉土和粉砂层。其中第9层粉砂土的平均渗透系数为Kv=9710-6cm/s,Kh=15010-6cm/s,透水性强,水头压力大,因而本基坑的止水要求很高。

二、基坑支护结构

本基坑平面尺寸大,开挖深度深,且含有流变土层,因而支护要求极高。最终确定的基坑支护结构方案如下:

1、自然地面向下至-3.7m,采用放坡形式,放坡坡度控制1:1至1:1.2之间,边坡表面采用60厚钢丝网混凝土做护坡处理。

2、相对标高-3.7m以下范围,采用钻孔灌注桩结合三轴水泥土搅拌桩的围护形式。钻孔灌注桩直径900间距1100,主楼桩底标高-29.5m,裙房桩底标高-27.7m;三轴水泥土搅拌桩直径650,采用套打工艺,桩底标高统一为-19.7m。

3、坑内设两道钢筋混凝土支撑,第一道支撑顶标高-3.7m,截面高度800,围护桩顶设截面1200×800的压顶圈梁;第二道支撑顶标高-10.7m,截面高度800,周边设置900×800的围檩。两道支撑平面布置相同,均采用两端环形桁架加、对撑加中央栈桥的形式。为先施工塔楼,控制总体工期,东西塔楼均位于环形桁架与对撑之间的空当处。

4、塔楼电梯井周边采用直径800的二重管旋喷桩围护,桩底标高-29.0m,共设6排,加固宽度4.05m。坑内支撑采用对撑加角撑的H型钢支撑。

三、土方开挖方案

由于基坑支撑平面对称布置,因而土方开挖时,均以中间栈桥为界限将基坑分为东西两个作业段,同时开挖、平行施工。

1、第一层土方开挖

该层开挖范围从自然地坪至第一道支撑底标高(-4.5m)。分段内采用盆式开挖,盆中土方由南北向对撑位置向四周退挖,在中间栈桥位置留设临时土坡作为两个分段共用盆边,土方车通过土坡下到坑内。先在盆中位置开挖至第一道支撑底标高,施工南北向对撑;再退挖基坑周边土方,施工环形桁架支撑;最后由南向北挖除基坑中间临时土坡,并流水作业完成支撑栈桥。

2、第二层土方开挖

第二层开挖范围为第一道支撑底(-4.5m)至第二道支撑底(-11.5m)。施工段内采用岛式开挖,沿对撑各留设一道宽度为10m、坡度1:10的土坡,作为通道。在-8.5m标高设置中转平台,位置在环形桁架支撑和对撑中间空当的南侧。

开挖时,先从四周向中转平台位置退挖,同时留设土坡。由于第一道支撑的中间栈桥最后浇筑,混凝土未达设计强度,因而挖至-8.5m后,先开挖东西两侧角撑和环形桁架支撑;角撑完成后,再开挖对撑和栈桥;最后挖除土坡,施工第二道支撑剩余部分。

3、第三层土方开挖

第三层土方开挖范围为第二道支撑底(-11.5m)至坑底。施工段内采用岛式开挖。第二道支撑完成后,在中间栈桥左侧填筑一道宽度为10m、坡度约为1:10的土坡,作为车辆进出的一级坡道,坡顶在第一道支撑顶(-3.7m),坡底在第二道支撑顶(-10.7m)。回填土坡采用对拉土钉加固,使用Ф48×3.0钢管,间距1200,有效长度6~9m。边坡采用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护坡,坡道表面浇筑200mm厚C30素混凝土面层。

塔楼部位挖深为6m,在-15.5m标高设置二级中转平台。先从四周向二级中转平台位置退挖,同时留设坡度为1:10的二级土坡。开挖至-15.5m后,先开挖周边角撑部位土方。采用分块跳挖施工方法,每块长度不超过20m,块间间距不小于5m。角撑部位挖至坑底后,再开挖二级中转平台和二级坡道部位土方。

塔楼部位开挖到坑底时,开始裙房部位的土方开挖。先用镐头机破碎坡道混凝土面层,再用一台1m3挖土机由南向北退挖;退至北侧基坑边时,采用一台加长臂挖土机停靠在栈桥部位取土,直至全部土方挖运完毕。

4、电梯井深坑土方开挖

为确保基坑稳定,坑中坑的土方要求在基坑大面积底板浇筑完成后再进行开挖。由于深坑底标高与大底板标高高差大,且深坑面积狭小,因此在开挖第三层土方时,深坑部位也先挖除1.8m厚的土方。大底板浇筑完成后,采用0.3m3挖土机在坑中坑内挖土,用两个1.2m3的吊斗配合,将土方吊运至坑顶的运土车辆,土方开挖完成后用汽车吊将小挖土机吊出基坑。

5、注意要点

土方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坑内临时边坡坡度不大于1:1.5;作为车辆进出通道的土坡,开挖后及时做好边坡钢筋网和喷射混凝土护坡处理。基坑支撑和地下室底板垫层必须与土方开挖密切配合、分块施工,严格控制每块开挖到位后8~16h内浇筑混凝土,从而有效控制基坑及周边环境变形。

四、结论

对于平面面积较大的基坑,编制土方开挖方案时应优先考虑留坡挖土方案,以便运输车辆下到作业层面,加快土方运输速度,缩短总工期,从而达到有效控制基坑及周边环境变形的要求。利用原土留设土坡,并依据地质勘察报告进行稳定性验算,必要时可对土坡作简单处理。如土质条件较差,土坡加固成本高、工期长,则不宜留坡挖土,应考虑浇筑栈桥坡道等其他方式。

上一篇:建筑施工节能技术控制措施研究 下一篇:建筑工程风险研究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