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奥尔夫”跃动生命之灵性

时间:2022-08-15 01:24:53

“奥尔夫”教学法是以节奏为基础,依据身体律动即运用人的肌体(拍腿、拍手、拍肩、跺脚、捻指等等),融“唱、奏、动、听”于一体的音乐教育,是从音乐产生的本源出发,更加关注音乐的感性与人本,这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这与我校构建生命课堂教学理念不谋而合。

在小学低年级音乐生命课堂构建中,我尝试着巧用奥尔夫教学法,激发生命热情,跃动生命灵性,促进学生爱学、乐学、会学。

一、运用自身的“乐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对音准、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相对较弱,运用奥尔夫声势教学法,指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积极主动感受音乐的美。教学时我采用红、绿、黑三种不同颜色,分别表示拍手的节奏、拍腿的节奏、跺脚的节奏。由教师先拍一种节奏型,让学生模仿,反复再现。使学生听觉快速反应,得到了节奏的声势练习。

二、运用语言引导学生对“节奏”进行感性认识

借鉴奥尔夫教学法,我在课前常常让学生玩“节奏开火车”的游戏,先请每个学生想一个两个字的小动物,教师示范。如:X X 小 猫,并拍击,学生按照座位顺序“开火车”,一个接一个,中间不能断,不能重复别人说过的;然后学生学习“X”和“XX”,这时加大难度,请学生想出两个字、三个字或四个字的交通工具或小动物,并加快速度;其次,将节奏练习发展为二声部或多声部,增强节奏感,感受多声部的魅力。如在老师手势指挥下,一组有节奏地读“卡 车”,而另一组读“拖拉机”,同时进行或看老师的手势,一组先念,另一组按一定规律进入,成为二声部,或随时用老师的手势结束一个声部,然后再加进来,做到收放自如。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强了二拍子的节奏感及稳定感。

三、运用体态律动引导学生对节奏进行趣味体验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在低年级能够配合歌曲、乐曲用身体做动作;能够与他人合作,进行律动、集体舞等活动。“体态律动”是用身体动作将心中对音乐的感受表现出来,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培养重要的音乐感知――首先是节奏感,在律动过程中,促进学生能够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

如感受四分音符,学生听着音乐进行一种“走步”,要求是必须有自信心,身体放松,舒适自如地“走步”;感受附点节奏,首先我演奏带有附点八分音符的旋律片段,让学生仔细聆听并提问:你想用什么动作来表现?他们纷纷举手,做出各种体态,我挑选几种动作合着音乐的旋律,让学生自行选择相对比较适合的动作。尝试中我发现学生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平常在音乐课上表现平平的学生能够用跑跳步合着音乐准确地律动,所以在我的音乐课堂中没有“学困生”,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一颗音乐的“种子”,而作为教师就是如何帮他们“生根发芽”,引导他们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上一篇:学会欣赏与书写相结合 下一篇:让学生不再害怕英语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