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甲哲思短语

时间:2022-08-15 12:30:14

论凡人的光芒

我们这个民族,每每就在危难中从许许多多平凡的人们身上发出耀眼的光芒,使更多的民众在热泪盈眶中经历着灵魂的洗礼,发现自己身上也有高尚的呼应。中华民族,就是一次次在这样的经历中把我们的优点集合起来,并在我们的缺欠中创造出新的文明。

【摘自《不能忘记的2003年春》】

论坚强

15日,在另一处战场,被感染的李晓红走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天,这位28岁的武警部队女军医,在这天以令人无法想象的毅力在纸上写下自己病中的体验和分析……我犹如看到她在战壕里爬向那些需要她救治的战友,她一直爬到16日黎明……当一个生命坚强地去迎接死的时候,她的一生都值得后人永远追思。

【摘自《不能忘记的2003年春》】

论真实

准确和真实,是领导者和公民都极其需要的重要武器。在公共的事业中,人们离真实越远,越危险;离真实越近,越安全。

【摘自《不能忘记的2003年春》】

论责任感

任何公众的事业都是要有人承担压力的,所以才需要“责任感”这种东西。

【摘自《不能忘记的2003年春》】

论感动

人类是会被高尚感动的。

人生会感动,能被感动拥抱着统治着是幸福的。

【摘自《不能忘记的2003年春》】

曾以为我们已经不会感动,非典时期,感动突然就像潮水那样涌来,像长江黄河那样涌来……这样的日子并不常有。人的一生中,如果没有一些铭心刻骨的感动可以回忆,会感到很空。

【摘自《不能忘记的2003年春》】

经历了这个春天,北京人比任何时候都更感到这是我们自己的城市,我们大家都在这个天空下同呼吸,共春光。我不知有多少人都想过,当非典时期结束之后,如果我们大家曾经有过的优点能够保持下去,则中华民族该有多么了不起的发展。

【摘自《不能忘记的2003年春》】

论前途

在社会的广阔需要中总是埋伏着你的大好前途。人生纵然漫长而艰难,都有自己的关键时刻和举足轻重的几步。不管用什么方式,去关注和了解那些杰出者的关键性足迹,是通往前途的关键性“阅读”。

【摘自《把沙子变成黄金的地方》】

论博采

一个国家善于吸收他国之长,就会兴旺发达。一个人善于博采众长,就会前途无量。

【摘自《新经济时代从哪里来》】

论企业意识

美国最发达的不是科技,而是使科技发达的方法。

一个国家的雄强,不在于有最杰出的科学家,而是任何人的创造都能经由市场法则获得很大财富。一个民族要有普遍的企业意识,这个民族才会更有效地从农业社会走到现代社会来。

【摘自《新经济时代从哪里来》】

论创造先机

生活在信息时代,电视机能把纽约和巴黎的景象呈现在草原牧民的帐篷里,互联网能使我们在须臾之间搜索到人类几千年间创造的许多智慧,而不仅仅是最新消息。愿不愿去了解似乎离自己很远的世界,就成为我们真正的问题。只要有宽阔的不倦的学习热望,机会还是可以由自己来创造的。

【摘自《斯坦福大学的伟大发明》】

论“变”

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世界千万年来都在流转变化,这是一个万古常新的问题。假如对这个世界感到茫然,恐怕不是别的原因,是新兴的生产力出现,世界再一次变成需要重新认识的对象,人生也会成为一个陌生的难题。

【摘自《新经济时代从哪里来》】

论善听

世人都相信自己的眼睛。其实眼睛所能看到的多么有限。聪明,首先在于善听,耳朵能获取到你眼睛还看不见的浩渺世界的奇迹。教育最集中地营造了这一捷径。所以从古至今都需要听讲。孔子、柏拉图烛照千秋的智慧都是讲义。

【摘自《斯坦福大学的伟大发明》】

一个新时代的出现,不少新的成功方式正在开端,一些新的规则将可能由你开创,在这样一个时期,你如果真正关心你自己,就要“身在课堂,放眼世界”,你才可能更好地抓住“先机”!

【摘自《斯坦福大学的伟大发明》】

论落后

看到先进,才知落后。落后是一种顽固势力,不屈服于落后,才会奋起,才会使生命内在的能量放出光华。

【摘自《中国赴美留学第一人》】

论知耻

人有智识,就会知耻。按孔子的说法,知耻近乎勇。那就是生命在升华。

【摘自《中国赴美留学第一人》】

论乐趣

人生的真正乐趣,在驾驭艰难的笑容中。与艰难尖锐对立犹如两军对垒,你会听到金属碰撞之声,你不会在那碰撞中没有收获。那里是有人生的壮丽的。

【摘自《52岁创业的麦当劳之父》】

论成败

在确认某种创新事物的前途后,没有一往无前的失败者,只有半途而废的失败者。真正的成功,是在困境的鞭策下前进。

【摘自《52岁创业的麦当劳之父》】

有的人事业成功了,人生是失败的。有的人事业失败了,人生是成功的。世上聪明人很多,聪明未必就能成功。真正的成功者有许多才华之外的资质。

【摘自《跨越国界的汉堡帝国》】

没有哪一项辉煌的创造是从零开始的,那些获得重大成功者,其实是在前一个杰出者的平台上,去及时地扩大胜利的人。

【摘自《把沙子变成黄金的地方》】

论“我”

世界和我,是一个永恒的难题。

不能放弃“我”。“我”的存在,多么宝贵!何况“我”的能力总是在艰难中才被逼出来。

不论环境多么艰难,把责任推给环境,便是对“我”的放弃。抱怨意味着对自己失望。“我”确实是人生再不可退却的最后的家园。爱困境,才会在困境中看到美。

【摘自《52岁创业的麦当劳之父》】

上一篇:筑梦时刻 第8期 下一篇:谐趣·水墨·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