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毒马铃薯新品种福克212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08-15 12:11:44

脱毒马铃薯新品种福克212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 介绍了脱毒马铃薯新品种福克212在松溪县河东乡的种植表现,阐述其特征特性,并从选种、浸种催芽、整地起畦、适时播种、栽培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脱毒马铃薯;福克212;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32.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3-0102-01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需求的提高以及马铃薯食品加工业的壮大,松溪县马铃薯生产在季节、区位及产后加工等方面的优势日益显现,种植面积呈上升趋势。目前,全县马铃薯生产以粮菜、兼用型品种克新3号、克新1号为主,这些品种已栽培多年,种性退化严重。为了马铃薯在河东乡进一步发展壮大,松溪县河东乡农技站2014年引进了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与黑龙江省农科院克山分院合作育成的优质马铃薯新品种――福克212。在河东乡河东村试种,2015年又在河东乡横垅村种植,均表现出丰产性好、产量潜力大、熟期早、薯形光滑美观、商品率高、芽眼浅、中抗晚疫病和鲜薯食味品质优等特点,该品种于2011 年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

1 产量表现

2014年在河东村作冬春试种,折合鲜薯产量28 796.5 kg/hm2,比对照克新3号增产9.8%。2015年在河东乡横垅村作冬春种植,平均鲜薯产量26 893.5 kg/hm2,比对照克新3号增产7.6%,通过2年试种,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2 特征特性

福克212,株型直立,分枝少,叶片量少,株高为40~45 cm,叶呈绿色,薯型扁圆光滑,薯皮、薯肉黄色,芽眼浅,单株结薯数8~9个,单株薯重0.50~0.75 kg,商品薯率85%以上,裂薯率0.25%,二次生长0.50%,无空心,块茎干物质含量20.5%,粗纤维少,薯块大,生活力强,增产明显,品质优,蒸煮食味好[1]。福克212作冬种栽培,12月上旬播种,翌年3月上旬收获,全生育期87 d左右,比克新3号熟期提早3~5 d。在河东乡种植2年来,表现为抗早疫病,中抗晚疫病。

3 高产栽培技术

3.1 选用脱毒良种

选用薯块整齐、薯皮美观、芽眼充实、色泽鲜艳、无病虫害的优质脱毒种薯是冬种马铃薯夺取高产的关键措施。脱毒种薯出苗早,植株健壮,叶片肥大,根系发达,抗病性强,增产潜力大[2]。

3.2 浸种催芽

将种薯摊开晒1~2 d,用消毒水浸泡过的刀切种薯,每块留3~4个芽眼,将切好的种薯块放入0.2%高锰酸钾药液浸泡3~4 min捞出,晾干后,用浓度为5 mg/mL九二液浸种1~2 h,然后将消毒切好的种薯平放在铺有约5 cm厚的湿沙上,再铺第2层沙,厚度约6 cm,盖上稻草进行催芽,催芽地点宜选择地势较高、通风凉爽、没有阳光直照的地方。待芽长约1 cm,即可播种[3]。

3.3 整地与开沟起畦

选择土层深厚、砂质壤土、肥力中等、排灌方便、前茬不是茄科作物的田块,用拖拉机进行深耕细耙,然后结合整地,施有机肥750 kg/hm2、复合肥375 kg/hm2,最后开沟起畦,畦面宽80~90 cm,畦高30 cm,沟宽25 cm,并做到地平土细,上实下虚。

3.4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适时播种是脱毒马铃薯福克212高产栽培的前提。福克212在河东乡12月上旬播种,大田播种量1 875~2 250 kg/hm2,每畦摆2行薯块,薯芽向上,行距25~30 cm,株距20~25 cm,摆完种后用少量细土盖住芽,然后用地膜覆盖畦面,做到边压严、膜盖紧、膜面平、见光面宽。铺膜时,贴紧地面,薄膜边缘要埋入土里8 cm,用脚踩实,膜与膜之间在畦沟底要留有间隙,不要连接,以便排水[4]。播种密度6 000~7 000株/hm2。

3.5 栽培后管理

3.5.1 破膜引苗。福克212脱毒马铃薯播种15 d左右,要把已经顶膜的幼苗破膜放出,当破膜引苗基本结束后,浇1次水,促进植株发根和发棵。

3.5.2 及时培土。为防止块茎外露变绿,应结合揭膜进行除草清沟培土,厚培土可使土温稳定,从而减少畸形块茎产生,还可防止晚疫病孢子大量侵入块茎,造成病薯或腐烂。

3.5.3 合理施肥,科学管水。合理施肥是福克212覆膜栽培获得高产优质的基本保证。马铃薯是需肥较多的作物,施肥应掌握“功头、控中、保尾”的施肥原则。脱毒马铃薯福克212生长所需氮、磷、钾的比例是3∶1∶5,在施肥上,要早施追肥,多施农家肥。当出苗后1个月左右是马铃薯扎根,生长新根至块茎初步形成时期,此期主攻方向是促茎叶早发,早分枝、早结薯。待出苗5~7成时,将过磷酸钙225 kg/hm2、碳酸氢铵375 kg/hm2、硫酸钾150 kg/hm2搅拌均匀后,条施于每畦2株薯苗中间,并用水淋湿于肥料上,使肥料溶解,注意不要把肥料沾到叶片上,以防损伤叶面。当薯苗开始现苗(部分下畦沟时),用复合肥375 kg/hm2、尿素112.5 kg/hm2搅拌均匀条施于2株薯苗中间,并用水淋湿于肥料上。水分管理方面,出苗后25 d左右是马铃薯福克212块茎形成和块茎增长阶段,此期需水量大,遇干旱时要灌跑马水,遇暴雨要及时排水,做到始终干湿交替。收获前15 d,田间不能有积水,以防薯块因吸水过量而裂口。

3.5.4 喷施多效唑。开春后气温逐渐升高,降水偏多,马铃薯地上生长旺盛,可在花期喷多效唑控上促下,用15%粉剂300~750 g/hm2对水525 kg/hm2均匀喷在秧上,可抑制地上部生长,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密度,促进结薯和增强抗逆性。

3.6 病虫害防治

根据河东乡病虫害发生特点,前期主要防治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可于开沟后播种前用10%锌拌磷30 kg/hm2拌细土750 kg/hm2撒施于播种沟内。蚜虫可用吡虫啉1 000倍液防治或90%敌百虫1 000倍液进行灌根;二十八星瓢虫用80%敌敌畏500倍液或50%辛硫磷1 000倍液防治。

病害主要有晚疫病、环腐病、黑胫病、青枯病等,防治方法如下:在晚疫病防治上,拔除中心病株深埋,用灭克500倍液或甲霜灵锰锌1 000倍液喷雾,连喷2~4次。防治环腐病用8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甲基托布津375 g/hm2对水375 kg/hm2喷雾。防治黑胫病用0.1%硫酸铜、氢氧化铜喷施叶面,效果较好。防治青枯病用农用链霉素1 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5~7 d喷1次,连喷1~3次。

3.7 适时收获

当茎叶自然变黄,植株逐渐枯萎,块茎停止膨大,匍匐茎干缩与块茎脱离时,此时产量最高,质量最好,应及时抢晴天收获。装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不要擦伤薯皮,避免病菌感染和薯块变褐,以确保马铃薯上市销售的商品性。

4 参考文献

[1] 黄敬雄.马铃薯新品种福克212在南安市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2013,31(4):88-89.

[2] 陈家威.如何种植高产脱毒马铃薯[J].福建农业科技,2008,234(2):27-28.

[3] 邓中华,罗永祥,屈跃洪.脱毒马铃薯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6(9):84.

[4] 刘彩琴,刘小军,郭伟娜.定西市脱毒马铃薯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J].中国农业信息,2014(21):31.

上一篇:油菜与紫云英混播对油菜产量的影响试验 下一篇: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