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满陷阱的信用证

时间:2022-08-15 12:01:16

布满陷阱的信用证

开证人应该做好事先资信调查,尽量采用远期支付方式,及时调查货物航程与行踪;作为银行应当加强开证环节的审核,明确自身的义务,选择资信良好的银行作为业务伙伴。

信用证的产生,为身处异地的交易伙伴提供了一种快捷、方便的贸易结算方式。但同时也为利用此结算方式进行贸易欺诈提供了可能性。因为作为一种支付工具和融资工具,信用证本身并未消除国际贸易中欺诈的各种成因,同时由于信用证交易的复杂性以及信用证制度本身只关注单证相符而不去考虑其它因素的特点,导致信用证欺诈的频繁发生。信用证欺诈破坏了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对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信用证欺诈频频发生,自中国银行1987年8月1开始,在所有开出的信用证上加上“按照国际商会第400号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的条款开立”以接受UCP以来,此后的数年间就已经发生过数起数额巨大震惊中外的信用证诈骗案。而近年来信用证欺诈案件的发展趋势是涉案的数额越来越大,情势令人担忧。同时,信用证诈骗导致的一个严重问题不仅仅是开证申请人不愿付钱,而且银行也往往不愿意兑付信用证,或拖延信用证的付款,有时候是银行主动止付,而更多的情况则是被动止付,例如被法院冻结止付。经常发生外国银行状告我们商业银行开了信用证不按时偿付、不履行议付行的责任,不履行承兑人的责任。这样的结果不仅损害了我国银行的国际形象,也损害我国的国际形象。

分析在信用证使用过程中,被欺诈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开证申请人和受益人共同诈骗

天津经济开发区南德经济集团及牟其中信用证诈骗案就是一个典型的利用远期信用证进行欺诈的案件。天津经济开发区南德经济集团于1991年8月成立,注册资金为3500万元人民币。在1995年初,南德集团运营中发生了资金紧缺,为了返还债务和集团开展业务,7月,牟其中以天津经济开发区南德经济集团法人代表的身份,与湖北轻工签定了进口货物总金额为1.5亿美元的委托进口协议,并由澳大利亚某公司编造虚假的外贸进口合同,通过湖北轻工为南德集团从中国银行湖北分行对外开立180天远期信用证,由何某所在的澳大利亚某公司及美国索斯曼公司境外贴现。从1995年8月至1996年8月,南德集团凭借虚构进口货物合同,通过湖北轻工在湖北中行共计骗开信用证33单,开证总金额8013余万美元。其中,南德集团通过香港以及澳大利亚、美国索斯曼公司在香港、丰业、东亚、运通等银行议付信用证31份,获取总金额7505余万美元,折合人民币6.23亿余元。并由香港公司,将贴现资金转入南德集团的指定账户,造成湖北中行实际损失3549余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94亿余元。这种欺诈与正常的信用证结算方式大体是相同的,南德集团就是利用了信用证的融资功能来达到非法占有资金的目的,在虚假的贸易背后,给银行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这种信用证欺诈表现为开证申请人与受益人相勾结,他们编造虚假或根本不存在的买卖方关系,由所谓的买方申请开立信用证,所谓的卖方向开证行提交伪造的单据骗取开证行的贷款。这种欺诈在中国出现比较频繁,尤其是开证申请人凭信用证进行非法融资。在我国开证行在开展信用证业务时,往往在受益人或中间行提交单据时,并不进行独立的审单,而是将受益人提交的单据直接交给开证申请人审单,询问开证申请人是否存在不符点以及是否接受单据或对外付款,这样受益人提交的伪造的单据很容易就被开证行接受,开证申请人和受益人显然利用了上述开证行业务上的漏洞进行欺诈。

此外,还有开证申请人与开证行共同欺诈。申请人与开证行共同欺诈是指开证申请人与开证行勾结制造信用证条款障碍,欺诈通知行和受益人,或申请人与开证行工作人员相勾结,以假合同骗取开证行信用证项下款项。由于有开证行的参与,通知行和受益人对对方的合法身份更加坚信无疑。

开证申请人假冒信用证

该种欺诈主要表现为欺诈人以开证申请人名义用伪造的信用证欺骗议付行和受益人,使受益人和议付行相信欺诈者的开证申请人的合法身份,骗取贷款,此种欺诈称假冒信用证欺诈。假冒信用证有两类:一类是以根本不存在的银行为名开立假信用证;另一类是冒用其他银行名义开立伪造的信用证。

在信用证存在下列问题时,受益人和银行应仔细判别是否为假冒信用证:⑴以电讯传递方式开立电开信用证时,无密押;或声称使用第三家银行密押,而所谓的第三家银行的确认电文没有加押;或电开信用证首部没有收报行电传真号,结尾无回执等。⑵以信函方式开立信用证时,银行签字无从核对;或开证行名称、地址不明等。

另外还有软条款信用证诈骗,它的设置形式一般表现为:1.对信用证的生效附条件。2.在信用证中规定向银行交单的检验证书必须由买方指定的检验机构或检验人员签发。3.限制受益人装运。4.规定必须在货物抵达目的港,经买方检验后,方予以付款。5.规定正本提单直接寄送进口商。这些条款都是极其有利于进口商的,而对于出口商而言,则存在着极大的风险。软条款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进口商为了防止出口商的欺骗,在信用证中作出一些限制,减少自己的风险,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这样的软条款限制是善意的。二是少数不法进口商利用出口商急于出口的愿望和一些外贸人员经验不足等因素,在信用证中规定一些可令申请人或开证行完全控制交易进程,有权随时解除付款责任的条款,以“软化”开证行在单证相符、单单相符条件下无条件付款的责任。进口商常常利用这些软条款故意挑剔,使出口商无法结汇,或大口杀价,使出口商血本无归。显然,这样的软条款是恶意的。最高人民法院在潮连物资(香港)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银行湖南省分行信用证交易纠纷上诉案中已确认了合理的软条款的有效性,但中国国内银行界和贸易实务人士都将软条款信用证也列为信用证欺诈的一种,并且新《刑法》第195条第四款也将软条款信用证诈骗作为信用证诈骗的一种情形加以规定。

我们认为,首先软条款信用证违反了UCP500所规定的银行在业务中仅处理单据的原则,将信用证的生效以及银行的付款责任与单据所涉及的货物、服务或其他行为相联系,致使信用证受益人失去有条件(即单证相符、单单相符)绝对付款的保障。其次,在实务中,软条款信用证是不法商人进行欺诈的惯用手段之一,我们不能因为合理软条款的存在就排除有进口商利用信用证软条款进行欺诈的可能,在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进口商是通过故意利用设置软条款而使受益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错误意思表示,从而达到骗取受益人货物的目的的情况下,符合我国民法通则关于构成民事欺诈的规定,应当认定进口商的行为构成信用证的欺诈。最后,软条款信用证赋予了开证行和开证申请人单方面的主动权,从而使信用证随时因开证行或开证申请人的行为而解除,很容易达到骗取财物的目的,在实务中带给出口商以很大的风险,因此这种建立在显然不平等的基础之上的欺诈应当认定为信用证欺诈的一种。

受益人利用信用证欺诈

受益人欺诈是指受益人或他人以受益人身份,用伪造的单据或具有欺骗性陈述的单据欺骗开证行和开证申请人,以获取信用证项下的银行付款。受益人实施的欺诈是国际贸易中案发率最高、最容易得逞的一类信用证欺诈,被认为是信用证欺诈的最主要的情形。受益人欺诈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⑴欺诈者不履行交货义务,通过伪造信用证项下所要求的全套单据,骗取贷款。信用证通常要求受益人提交商业发票、保险单和提单等运输单据。其中商业发票由卖方制作,因而最容易伪造。虽然保险单由保险公司制作,运输单据由运输方制作,但是由于单据的保管不善以及格式上的不规范,使得伪造成为可能。实践中,买方时常误认为在信用证中要求卖方提交的单据种类越多就越具有安全性,就会增加卖方伪造单据的难度,但事实上一旦卖方有了欺诈的故意,伪造多少份单据并不能阻止欺诈的实施。

⑵欺诈者在单据中作欺骗性陈述。商业发票由卖方制作,作欺诈性陈述也是极其容易的。保险单据虽然由保险公司签发,但是保险公司签发保险单完全依赖于投保方的诚实告知,保险公司不可能实地了解。因此,如果卖方不作诚实说明,保险单中的内容也会不真实。运输单据同样也存在这一问题,因为对于包装物,承运人只能根据包装物上的说明和外表签发运输单据,托运人的不诚实陈述会导致运输单据内容不真实。

⑶受益人与承运人共同欺诈。另外还有几种形式如倒签提单,在某些海上货物运输方式下,提单的签发的日期即为交货日期,卖方有时未能按时交货,却要求承运人签发按时交货的提单,这导致收货时间与提单日期差异很大,而货款早已为卖方支取。预借提单也是其中一种,它是指托运人对其未装船的货物要求承运人签发已装船提单,以达到顺利收汇的目的。保函换取清洁提单,卖方发的货有重大缺陷而应承运人签发信用证要求的清洁提单,而承运人出于自身利益要求卖方对此出具保函。由于提单具有物权凭证以及交货凭证性质,伪造或欺骗性陈述多集中于提单这种单据。

风险防范提示

上述几种风险在信用证的使用中比较常见,企业应小心提防,提高防范意识。信用证的开证申请人(进口商)是信用证的最终付款人,其作为进口商面临的最大欺诈是货物欺诈,即付款后收到残、次货物甚至收不到货物,因此开证人应该做好事先资信调查,尽量采用远期支付方式,及时调查货物航程与行踪;作为银行应当加强开证环节的审核,明确自身的义务,选择资信良好的银行作为业务伙伴。

作为信用证的受益人是出口商,为了能及时的收回货款,应慎重订立货物买卖合同中的信用证条款,严格审核信用证,认真制作单据,出口商在收到银行交来的信用证之后,应当认真比照买卖合同,以防假冒信用证条款与合同条款不符,或者有“软条款”,同时,对信用证所要求的一系列单据应当认真制作,保证单证之间以及单单之间的严格相符。

最后若企业遇到类似上述列举的信用证欺诈的情形,可以向法院申请冻结信用证,通过相关专业人士或部门共同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将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作者单位:北京嘉佑律师事务所)

上一篇:尹明善,豪赌汽车业 下一篇:构建成熟的中国外贸战略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