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们一起画故事

时间:2022-08-15 10:42:53

和孩子们一起画故事

【个人档案】

蔡琳,南京市长江路小学美术教师,校骨干教师工作站主任,南京市美术学科带头人。工作以来,求真务实,乐学善思,勇于创新。师从江苏省美术特级教师傅幼康,个人主持省级课题《回归与超越――小学“故事美术”课堂教学创新的案例研究》,开发校本课程,积极探索“故事美术”课堂教学新思路,并逐步形成了个人教学风格。在学校,她与学生为伴,辅导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各类绘画比赛,培养了一大批绘画特长生。曾获得江苏省中小学美术、书法说课比赛一等奖,市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全国说课大赛一等奖、录像课例评比二等奖等。

每当手执画笔坐在画架前时,周围的一切就似乎随之沉寂了下来,那簌簌的铅笔摩擦声会把我带进无比美好的人生体验中去。这种感觉伴随着我从儿时到成年,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美术教师这份职业,它给我带来了许多天真可爱的绘画小伙伴。“老师,请问这怎么画?”这句话转眼间便从我对老师的问话变成了学生们问我最多的话。望着那一张张粉嫩脸庞上渴求的眼神,我的使命感油然而生!同时,也让我意识到作为美术教师需要探究的教育主题是什么。

“老师,我能画得和你不一样吗?”

记得二十年前,初为人师的我坚定地认为美术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技法上的勤学苦练,只有不断地练习,绘画技能才能提高。于是,为了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业余时间我跑公园画速写,在家练水墨、画油画。教学时,我沉迷于美术教材中的植物、圆柱体、手电筒等内容,为学生们画了一张又一张的范画,让他们参照临摹。为了让学生理解事物前后的遮挡关系,我制作了直观的互动教具,为了让学生画好起风时的场景,我制作了能够牵引转动的活动教具……同时,我积极参加美术教师基本功竞赛,先后获得了区、市一等奖,这增强了我作为美术教师的自信。

直到有一天,我在美术课堂上巡视辅导时,一位学生壮着胆子向我轻声询问:“老师,我能和你画得不一样吗?”看着他那怯怯的样子,我很诧异,问:“现成的样子,你不照着画,你想画什么?你会自己画吗?”一连串的疑问并没有动摇他的决心。“我觉得画范画不好玩,我想试试画我喜欢的东西,可以吗?”为了不抹杀他绘画的兴趣,也为了不让其他同学发现老师给予了他特权,我勉强轻轻地点了点头算作回答。

下课后,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他的作业本,一幅生动的校园生活场景展现在我眼前:稚嫩的线条勾勒出自己在篮球架前飞身投篮的场景。我不禁感叹:童心世界是多么丰厚的艺术沃土啊!毕加索曾经在自传中说:学习像一个儿童那样作画用了我一生的时间。此刻我才领会大师的肺腑之言。这位学生的画改变了我的教学观念,让我从带领学生钻研单调的绘画技巧的迷途中走了出来,真正踏上了钻研美术教学艺术的道路。

我贪婪地翻阅各类美术教育杂志,课堂教学研究的视角转移到了创作画、想象画等发散性绘画创作课题上。此外,我还成了一名听课爱好者,走进各个学科的名师课堂,语文课中教师生动、贴近学生的教学语言,音乐课中学生优美、活泼的节奏体验,科学课中学生的小组讨论与合作实验等都给了我很多的教学启发。如饥似渴地学习使我发现了各科教学其实都有着共通的研究主题和教学方法。我开始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谜语、游戏、表演、小组讨论等等,并钻研这些手段对各年段学生的适切性,我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绘画教学探索。我还参加了市美术骨干教师培训班,聆听美术教育专家前沿的教学思想,代表培训班教师上的汇报课是我个人自编的教学内容《小小泥人》,小组活动式的教学方式获得了好评,我也实现了自身教学水平阶段性的突破。一次区教研员李欢老师听了我的课,说:你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想法还不够深入,要做一位有思想的美术教师。反思自己当时的课堂教学,改变的是表面上丰富的教学活动,而真正每个活动是否必要,化解了多少教学难点,热闹的课堂背后学生习得了多少?不得而知。由此,我又确定了新的教学研究方向――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至今我都感谢李老师对我的谆谆教诲,我从不敢懈怠自己的美术教学研究,渐渐地,我取得了一些成绩,先后多次在市里或区里上美术教研课,参与省、市级美术教师说课竞赛并获一等奖。

“老师,能再给我讲个画画的故事吗?”

当各种荣誉接踵而至时,我清醒地知道,学生们对美术的喜爱才是对我教学真正的认可。怎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喜欢美术?我不断地寻找着答案。

那一天,我在上三年级的一节美术课《鸟和家禽》,我遴选了毕加索画的和平鸽给学生欣赏。有一个平时不喜欢画画的学生问我:“老师,毕加索为什么画这么多和平鸽啊?”看着他一副十分不解的表情,我乘机打开了话匣子:“那要从二战时,一个法国养鸽子的小男孩说起……”我简要地给他们讲述了毕加索创作和平鸽的故事,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那节课他也画得特别认真。下课后,那位学生冲上讲台,急不可耐地问我:“老师,能再给我讲个画画的故事吗?”

小小的故事点燃了学生的绘画兴趣,也给我带来了新的教学启示:能不能用故事嵌入的方式来进行我美术课堂教学的改革呢?我先对美术教师的教学语言进行了思考与分析。美术教师大多因为专业特点,常常善于绘画而拙于表达,我也不例外。修炼自己的教学语言,成为了我努力的方向。我常常问自己:作为美术教师怎样把自己的课堂变得有“声”有“色”?“色”是指课堂上呈现的视觉素材,例如精美的图片、视频等。“声”则是指教师的教学语言了。美术知识具有专业性,但教师过多地运用专业术语会让美术课堂的效果大打折扣,学生也很快淡忘。通过课堂教学积累,我发现了故事教学的奇妙力量,当我多次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将绘画流派中的小故事、经典美术作品创作背景中的小故事等,用简洁的语言讲给学生们听时,发现他们的小眼睛一下就被擦亮了。由此引发我进一步思考,我开始深挖促进美术教学的小故事,并形成了美术欣赏故事、美术创作故事等系列教学小故事。学生在故事中学习美术,用美术创造故事,让我的美术课堂变得鲜活了起来。

“老师,我画的故事你没看出来呀?”

语言是思维的外在形式。将故事元素嵌入美术课堂,教学语言就变得言之有物、言之有趣了。于是,我一头扎进了“故事美术”的教学研究当中。

2007年我设计了一堂故事美术创作课《树上树下》,教学环节包括多个分层体验板块:

1.经典寓言故事:狐狸和乌鸦;

2.审美拓展牵引:树的四季欣赏;

3.小练笔:我心中的树;

4.森林探险:寓教于乐;

5.故事创编:七嘴八舌说故事;

6.教师故事画示范:我与大树捉迷藏;

7.教学评价展示:我的大树故事;

8.绘本故事推荐《两棵树》。

这节课我精心绘制了FLASH动画《狐狸和乌鸦》,用白板软件制作了用放大镜观察的“森林探险活动”,并可以随机拼贴组合故事场景。在多次磨课中,学生都积极参与,玩得不亦乐乎!但作业的效果却不理想。教研员李老师在他密密麻麻的听课笔记中总结了一句话送给我:一节课不能处处靓,要有所取舍,才能突出重点。这句话掷地有声,直击要害!

反思自己的课堂:过分精心的课前准备让我对课堂框架的把握失去了重心;过多的故事元素让学生的兴趣高涨,却缺失了教学的重点;过度丰富的活动让学生玩过了火,却忘记了静心创作!我又重新拿起了教材,问自己:这节课故事画的创编难点到底在哪里?要突破什么绘画难点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绘画的灵感,帮助学生创作呢?我一张张翻看着学生的作业,想去读懂他们的内心世界。忽然,一张黑乎乎的画映入了我的眼帘:画面上大树的主干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黑色线条,期间还有或大或小的黑团,实在不知道这位学生想表现什么?于是我拿着这张画,求教那位学生:“不好意思,你这幅画老师没有看懂,画的是什么故事呢?能给我讲讲吗?”这个学生一下来了劲:“老师,我画的是一大群虫子在树上进行跑步比赛,现在春天到了,树上有好多虫子呢!但是这个树干我一开始画得太细,我好不容易才在上面分了这么多跑道,嘿嘿,我画的故事你没看出来呀?”

这位学生画完树之后才有了创编“昆虫赛跑”的故事灵感,但是细细的树干限制了他的发挥。他的话让我的教学设计一下子明确了方向,创编大树故事对学生们来说并不难,但是能否提前构图并预设好故事的背景环境,往往是学生们思考的盲点,而不同故事的背景构图将直接关系到故事的内容与画面效果。于是我对教学环节进行了大刀阔斧地修整,删去了语言故事欣赏等无关紧要的环节,在故事创编环节中我请学生畅谈故事,并在课上现场组合,利用白板软件中的拍照功能展示树干上、树冠中、树根下等不同的故事场景,并进行直观地比较,有效解决了构图难点。同时我又给予学生故事场景的启发,这样学生创作的故事画构图就更加自由多样、题材更加丰富,富有童趣了!

这一课的教学在市级课堂教学的展示中获得了好评。不久之后,我又带着这节课参加了在常州举办的省级赛课,获一等奖。正当我有些沾沾自喜时,我的师傅特级教师傅幼康老师找我谈课,说:南京的课和常州的课,我都听了。一样的内容和教学设计,在常州上的效果为什么没有在南京效果好呢?你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师傅的话虽然平和,却让我感到羞愧。备课重要的是备学生,不同地区、不同情况下学情是千差万别的,一份教学设计方案又怎么能应万变呢?不同地区美术的学情也会有所不同,重视美术学习的主体是教师备课的前提,观察与了解学生是上好课的关键。

在反复的磨课与赛课中,我越来越体会到教学之路是曲折的,这曲折的深处正是教学的唯美所在。蒙德里安说,我们在静观中忘我,并走向纯美。而我就是在这蹒跚学步中忘我,寻找教学的纯美体验。

“老师,我能画自己死后的故事吗?”

儿童既有喜爱听故事、说故事的特点,同时又有喜爱绘画的天性,故事美术就是顺应孩子的这两种天性,教师用故事美术将它们联系在一起,在故事和美术之间为学生们架起一座故事美术之“桥”,通过这座“桥”激活美术课堂。

近年来,我逐步清晰了自己故事美术教学的研究方向,故事式的美术教学为我营造了更加亲切的师生关系和文化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我教学水平和学生绘画水平的提高。我想:普及美术教育,其目的不是要培养多少个小画家,而是要让每一个学生学会用美来指导、表达自己的生活,激发对生活的热情。我将故事美术教学细分为感受故事、欣赏故事、故事探索、创作故事、讲述故事等不同层次的体验环节。教师从审美体验的过程入手,可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在各种类型的美术课中灵活运用不同的体验环节,变化不同的形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审美直觉、知觉及创作灵感。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将故事作为创作题材时,学生们最易于摆脱依葫芦画瓢的依赖心理,画出童真的一面。于是,我分年段设计了不同难易程度的故事画教学内容。学生小学毕业时的最后一次作业,我总喜欢让他们创作《画画自己的成长故事》的连环画。这是一个比较开放的主题,它既可以画记忆中的美好往事,也可想象自己未来的形象,学生有充分发挥创造力的空间。

还记得那是夏日的一天,天气特别闷热,六年级的学生也即将毕业,我给六(1)班的学生上《画画自己的成长故事》一课。一位思维独特的学生苏?菖?菖向我发难:“老师,我可以画我死后的故事吗?”这时全班哄堂大笑。他是位内向但内心世界十分丰富的学生。虽然对他我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但这个问题还是让我吃了一惊!凭借以往的经验,我觉得他不是故意搞怪,而是确有想法的。我想宽容与理解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我微笑着给他一个更大的绘画范围:“当然可以,只要是表现与你自己有关的内容就行。”我采取的策略是先认可与宽容,再附加上小小的限制要求。浑身是刺的他得到肯定之后开始挑战自己的绘画极限。只见他一个人顶着酷暑想想、画画,又想想、再画画。那股认真劲儿让我看了觉得有些感动。当下课铃响起时,一张连环画递到了我手上。我欣喜地看着他的作品:

第一幅画的是一个圆形的细胞,注释:一个受精卵;

第二幅画的是一个小人坐在书山的夹缝中,注释:目前我发奋学习;

第三幅画的是人坐在桌前伏案做实验,注释:青年时我进行科研;

第四幅画的是人坐在火箭上,注释:中年的我探索宇宙;

第五幅画的是一个行星,注释:晚年我发现了一颗类地行星;

第六幅画的是人的骨骼,注释:死后我成为化石。

他作品中的绘画技法虽不是很成熟,但思维活跃,饱含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追求。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并敢于大胆地去表现,这些往往是进行美术创作的灵感之源。这不正是当下很多中国学生所欠缺的吗?时代在变,我们的学生也在变。教师的教学要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更乐于参与美术活动,并能在美术活动中找到快乐和成就感。

永远待续的童本化故事

和学生们一起讲故事、画故事成为我生活的主要内容。近二十年的美术教学生涯没有磨掉我的教学热情,而是让我学会了和学生沟通,学生们绘画思维的灵动让我的每一天都那么新鲜。

我喜欢和学生们聊大自然的季节故事、夜晚的梦境、身边的生活故事……

我和老人的故事

――《老人与儿童》课堂实录片段

师:你们家里年纪最大的人是谁?

生:爷爷、奶奶。

师:还有吗?

生:外公和外婆。

师:哦!那么,据你的了解,你知道他们都有些什么特长呢?

生:我爷爷擅长钓鱼。

生:我奶奶烧菜最拿手!

师: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夸夸自己家中的老人,还可以说说他们的爱好!

师:同学们四人一组讨论,夸夸自己家中的老人,说说他们开心和生气时的样子。

生:我奶奶最爱打扮,很时髦!(众笑)就是她的牙齿不好,所以照相的时候总是抿着嘴笑!

生:我爷爷喜欢和我算24点。我赢的时候他笑得比我还开心!

生:我爷爷就喜欢发火!(众笑)他发火的时候皱纹像打了结一样!

师:看来你们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知音哦!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画画自己和老人的故事。

这一课的夸老人是让学生们能更加尊敬自己的长辈,描述老人的样子是为了培养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作为一线教师可以灵活寻找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发现他们的兴趣点。同一个课题的内容,我常常在一个年级的平行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并从中寻找最佳教学方案,这也成了我的教学乐趣!

我越来越坚定自己研究故事美术的方向。其教学方式就是从童本化的角度出发,巧用美术故事资源,在美术文化背景下与美术故事的情境中进行美术创作的教学。这种方式让我突破了一般美术课堂教学的樊篱,用故事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原始冲动,让学生的绘画回归最初的美术表现,不同绘画水平层次的学生都能大胆地乐于表现。学生们可以为自己而画,画出属于自己的线条,表现出反映其内心世界的儿童美术作品。

(作者单位:南京市长江路小学)

上一篇:国有企业的行政级别、政治关联与经营业绩 下一篇:唯有亲身经历方能领悟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