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精胰岛素与精蛋白胰岛素分别联用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时间:2022-08-15 08:50:34

甘精胰岛素与精蛋白胰岛素分别联用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在长期口服二甲双胍、瑞格列奈血糖控制不良的情况下,分别每晚用一次甘精胰岛素或一次精蛋白胰岛素治疗,比较这两种方案的疗效和低血糖风险。

方法:选择59例经长期饮食控制及口服上述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睡前采用注射胰岛素治疗,随机分为A组(甘精胰岛素)和B组(精蛋白胰岛素),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瑞格列奈(由诺和诺德公司生产)用量的变化及低血糖情况。结果A(甘精胰岛素)组较B(精蛋白胰岛素)组能更好地控制餐后2小时血糖(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且低血糖风险更少,瑞格列奈用量更少。结论:在长期口服降糖药失效的情况下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较精蛋白胰岛素降糖效果更好,低血糖风险更少,瑞格列奈用量更少。

关键词:甘精胰岛素精蛋白胰岛素瑞格列奈2型糖尿病

UKPDS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呈进行性减退,长期口服降糖药治疗常常出现继发性失效,此时需加用基础胰岛素治疗。我们对长期联用二甲双胍、瑞格列奈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分别采用了睡前注射甘精胰岛素和精蛋白胰岛素治疗,比较这两种方案的疗效和低血糖的风险,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59例门诊或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经采用长期饮食控制及口服二甲双胍、瑞格列奈治疗空腹血糖(FBG)仍在7-11mmol/L患者,所选患者均排除以下情况:严重肝肾疾病、妊娠、哺乳期妇女、胰腺疾病、各种严重应激、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如表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2.1治疗方法两者在原治疗基础上每晚十点注射胰岛素,起始量均为8U。A组:使用甘精胰岛素;B组:使用精蛋白胰岛素。采用美国强生稳豪血糖仪监测血糖,每3天测一次FBG、PG及凌晨3点血糖,有低血糖反应随时测量。有典型低血糖症状或血糖≤3.9mmol/L,定义为低血糖。根据空腹血糖每3天调整胰岛素用量直至FBG≤7mmol/L,有低血糖时随时调整胰岛素用量;根据餐后2小时血糖调整瑞格列奈用量使血糖≥5mmol/L,每次调整瑞格列奈用量0.5mg-1.0mg。12周后复查FBG、PG、HbA1C,并且记录低血糖发生次数,胰岛素及瑞格列奈用量。

2.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达。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设P

3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的情况比较见表2

由表2所见,两组治疗后FPG、PG、HbA1C、瑞格列奈用量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

4讨论

随着病程的延长,B细胞功能呈进行性下降,口服降糖药出现继发失效,此时需加用基础胰岛素治疗。空腹血糖在全天血糖控制中起着水涨船高的作用,随着空腹血糖水平下降,全天血糖水平亦可随之下降。控制空腹血糖可选用甘精胰岛素和精蛋白胰岛素。精蛋白胰岛素2-3小时起效,5-7小时达峰,随后作用很快减弱,持续作用时间13-16小时。甘精胰岛素是由胰岛素A链21位的门冬氨酸换成甘氨酸,并在B链C末端加两分子精氨酸而成,其等电点偏酸性,在生理ph体液中溶解度降低,皮下注射后局部形成微沉淀,缓慢分解吸收。这些微沉淀在较长的时间里持续、稳定地释放胰岛素单体,注射后作用呈一条平稳、24小时无峰值的曲线,提供全天的基础分泌,能平稳有效地持续抑制肝糖原的输出,更好地控制空腹血糖,亦使餐后血糖更易得到控制,低血糖风险亦明显减少。瑞格列奈用来提供餐时胰岛素分泌。正因甘精胰岛素能良好、持久地抑制肝糖原输出,使餐时胰岛素需要量明显减少,瑞格列奈用量亦相应减少。

观察表明,甘精胰岛素较精蛋白胰岛素更好的控制餐后血糖、HbA1C,瑞格列奈用量更少,且低血糖风险更小。

上一篇:VAD方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20例疗效... 下一篇:中医辨证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