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贫血胶囊纠正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病例对照研究

时间:2022-08-15 07:07:08

抗贫血胶囊纠正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病例对照研究

【摘要】 目的 观察抗贫血胶囊纠正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作用,为开展儿童贫血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缺铁性贫血儿童100名,按整群抽样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各50名儿童,男、女各半。试验组儿童每日给予抗贫血胶囊,对照组儿童予以安慰剂;分别于食用前、35 d后测定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游离原卟啉、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血清IgG水平,并进行膳食调查,观察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补充抗贫血胶囊儿童的血红蛋白质量浓度、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蛋白和IgG水平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而红细胞游离原卟啉水平明显下降,但血清铁水平未出现明显差异。实验期间2组儿童的能量、蛋白质、铁、维生素C、维生素B2摄取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抗贫血胶囊具有一定的纠正缺铁性贫血的作用。

【关键词】 贫血,缺铁性;胶囊;治疗结果;对比研究;儿童

【中图分类号】 R 556.3 R 1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8-0693-03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有27.2%的人群患有缺铁性贫血[1],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也达到17.1%[2]。可能与摄取铁的来源不良有关[3-4]。因此,提供吸收和利用率较高的铁源,是防治缺铁性贫血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血红素铁是吸收和利用率较高的铁源,大多存在于肝脏、全血及肌肉组织中[5-6],但由于认识的原因,一般人群食用前两者的概率较低,且其气味也不易为人们接受,妨碍了其中血红素铁的摄取与利用。本研究利用盐酸-丙酮提取方法提取出含量达8.26%的血红素铁(以铁计),其气味也较为缓和,为观察其纠正缺铁性贫血的作用,特进行了人群试食试验。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通过普查的方法,在南京市2所小学中筛选出缺铁性贫血的儿童,抽取被试儿童的静脉血,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进行血液学检查,以血红蛋白

1.2 抗贫血胶囊的给予 采用双盲法,由各校的保健教师每日负责分发,双休日由学生自行食用,家长签名记录。实验组食用10 g抗贫血胶囊(含血红素铁4 mg,以铁计),对照组食用外包装、颜色、形状、体积相同的安慰剂。每名试验对象每日食用1次,每次1粒,共35 d。胶囊及安慰剂均自行设计配方,委托营养食品企业加工。

1.3 指标与方法

1.3.1 血红蛋白 筛查时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由体检队的专业人员进行测定,每测200人次用标准血红蛋白校正1次。

1.3.2 血液学指标 抽取儿童静脉血,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在Hemacell Plus V420型血细胞自动分析仪上分别测定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

1.3.3 红细胞游离原卟啉水平 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红细胞中游离原卟啉的水平[7]。

1.3.4 血清铁浓度 分离血清,用比色法进行血清铁浓度的测定,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提供。

1.3.5 血清铁蛋白浓度 用放射免疫法进行血清铁蛋白浓度的测定,试剂盒由上海荣生生物工程公司提供。

1.3.6 血清IgG水平 用ELISA法测定IgG的水平,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提供。

1.3.7 铁相关膳食因素的调查 实验前后,由专业人员采用连续3 d询问法,了解儿童的食物摄取情况,分析能量、蛋白质、铁、维生素C、维生素B2的摄取情况。

1.4 质量控制 儿童抗贫血胶囊及安慰剂的食用情况由学校保健教师与家长共同记录,研究人员每周检查核实记录后发放1次样品。血液学及血清学检查时,随机取任1份样品的双份作为盲样,比较两者的测定结果,如相差较大,则校正仪器后重新进行测定。

1.5 数据分析 数据经EpiData 3.0双录入,经正态检验后进行t检验。膳食营养素摄取情况经膳食营养计算软件分析后,形成数据库,用SPSS 10.0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抗贫血胶囊作用观察

2.1.1 对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由表1可见,补充抗贫血胶囊后,试验组儿童的血红蛋白质量浓度、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2.1.2 对血清铁、血清铁蛋白、红细胞游离原卟啉水平的影响由表2可见,补充抗贫血胶囊后,试验组儿童的血清铁蛋白水平均明显增高,而红细胞游离原卟啉水平明显下降,但血清铁水平未出现明显差异。

2.1.3 对血清IgG水平的影响 试验前2组儿童血清IgG水平相近,分别为(12.9±1.7),(13.0±1.5)g/L;补充抗贫血胶囊后,试验组儿童的IgG为(14.3±2.2)g/L,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13.1±2.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铁相关膳食因素 由表3可见,试验期间对照组与试验组儿童从膳食中摄取的与铁代谢有关的能量、蛋白质、铁、维生素C、维生素B2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缺铁性贫血是中国现阶段面临的一个重大营养缺乏性疾病,也是世界四大营养缺乏病之一。虽然,当前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居民出于食品安全的考虑,放弃选择铁含量较高、吸收利用较好的肝脏与全血中的铁,人为地造成了优质铁――血红素铁摄取不足,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发生[1]。

血红素铁是铁与原卟啉结合而成的一种有机分子,其在肠道的吸收率可达20%以上,且不受膳食因素的影响,因此其被推荐为理想的铁补充资源[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食用含有血红素铁的抗贫血胶囊35 d后,实验组儿童的血清铁蛋白浓度明显增加,红细胞游离原卟啉水平明显降低,表明机体的造血功能正在恢复之中,故在进行血液学检验时,表现为试验组儿童的血红蛋白质量浓度、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均明显增高。

膳食中有许多因素可促进铁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与利用,尤其是能量、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B2等,膳食中铁摄取的水平也会干扰铁补充效果的观察[8]。故本次试验前后还进行了膳食中铁代谢相关营养素摄取情况的调查,结果并未发现能量、蛋白质、铁、维生素C、维生素B2等的摄取量发生显著变化,说明实验中出现缺铁性贫血的纠正是由抗贫血胶囊所致,这与有关报道的结果[9]较为相近。

铁还可通过对免疫器官的调节作用,影响T细胞、B细胞的增殖,从而对免疫功能产生影响。已有研究认为,铁可对机体抗体的产生有促进作用[10-12]。本次研究中结果也显示,补充抗贫血胶囊后,试验组儿童的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表明缺铁性贫血儿童补充铁后,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在本研究中,对照组部分儿童的指标也发生了改变,但仍与试验组存在明显差异,且对试验前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也未发现有显著性意义,表明家长发现儿童贫血后,也引起了一定的重视,但因铁补充的方法不当,仍未达到纠正缺铁性贫血的效果。

4 参考文献

[1] 王陇德.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一:2002综合报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0.

[2] 胡晓抒,袁宝君,史祖民,等.江苏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的研究.江苏预防医学,2004,15(3):1-5.

[3] 翟凤英,杨晓光.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二:2002膳食与营养素摄入状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8-112.

[4] KANAMARU A.Iron deficiency anemia. Nippon Rinsho,2008,66 (3):499-504.

[5] 葛可佑.中国营养科学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9-136.

[6] 孙长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0-63.

[7] 秦锐,陈荣华,王建平,等.应用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及锌卟啉、发铅检测儿童血铅的意义.中华儿科杂志,1999,37(7):442-443.

[8] 李占山.维生素B2与铁剂联合用药对孕期缺铁性贫血的协同治疗效果观察.中国综合临床,2002,18(6):531-532.

[9] 杨芳,张军生.补充核黄素和铁对改善中专女生铁营养状况的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5,26(4):306.

[10]韩怀忠,张红,王煊.开封市中学生贫血状况与小剂量补铁效果的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0,21(4):265-266.

[11]EKIZ C,AGAOGLU L,KARAKAS Z, et al. The effect of iron deficiency anemia on the function of the immune system. Hematol J, 2005,5 (7):579-583.

[12]唐咏梅,陈晓钟,李桂荣,等.缺铁性贫血对孕妇免疫功能及感染性疾病的影响.卫生研究,2006,35(1):79-81.

(收稿日期:2007-12-27;修回日期:2008-03-31)

上一篇:沈阳市某小学儿童早餐零食及保健品补充情况调... 下一篇:宁夏吴忠地区中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