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在自主教育中自由发展

时间:2022-08-15 06:29:39

让人在自主教育中自由发展

【摘 要】人得以发展的根本特征在于自由性与自主性的高度统一,这是人发展的出发点和最终依据,并构成了人得以发展的基本逻辑。教育作为一项促进人发展的最伟大创举,其自主性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最终希望所在。围绕人在自主教育中的自由发展这道命题,可以提出:没有自由性就没有人的发展,没有教育的自主性就没有人的自由性发展。这意味着自主教育在推动人自由发展的同时,又进一步凸显了彼此之间的关系。置身当今多元文化发展时代,只有深入认识并构建教育自主性与人自由性的本性与主体地位,才能建立适合时代的教育价值信念和管理体系。

【关键词】人的发展;自主教育;自由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61-0067-02

【作者简介】陆小兵,南京大学大学外语部(南京,210023)副教授,教育学博士。

今天的文化或知识成了一件关乎教育的事情,今天的社会成了一件关乎教育的事情,今天的人的发展成了一件关乎教育的事情。社会的发展最终都要建立在人自由发展的基础上,而人自由发展取决于教育的自主发展。自主教育所指涉的人的自由发展概念涉及的是人的本性问题,在实际上构成了人得以自由发展的理论根据――人与人之间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关系模式,是以人从本性上来说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物作为基础的。

一、自由发展是人得以发展的根本判据

人得以发展的根本特征在于自由性与自主性的高度统一,这是人发展的出发点和最终依据并构成了人得以发展的基本逻辑。

首先,自由是人在发展中的生命本性和生命需要的彰显。近代社会中,自由越来越成为一个自主性和基础性的概念,甚至被哲学家们当作了人的生命本质特征。因此,理想的人的发展状态就是能够满足自由的需要,实现自由欲望,达到自由自觉的生存样态。

其次,自由是人自我实现的前提基础。所谓自我实现,是自我完善、自我成就,是充分发挥、实现自己的潜能,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可能成为的最有价值的人。

再次,人的自由发展是积极的自由发展不是消极的自由发展。积极自由是充分实现个人的潜能,是使个人有能力过上主动的、自发的生活,自发性活动产生的一个先决条件是承认人格的总体性,否定理性与本能之间的分裂。唯有人不再压抑自我的基本要素,唯有透彻地了解自身,唯有生命的各个方面达到基本的完整性,自发活动才是可能的。自由发展是一个人积极主动生存的结果。

最后,人的自由发展既是身体的自由发展又是精神的自由发展。身体的自由发展与精神的自由发展是人自由发展的两个维度,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外部的和身体方面的活动不能同内部方面的活动分开,不能同思想、欲望和目的自由分开。身体自由不是自由发展境界的全部,身体自由是人的发展前提,然而,我们不能用身体自由完全取代精神自由,精神自由是人自由发展的根本,是主要方面。对人的发展而言,如果失去精神自由,那么任何其他自由都将失去根基和意义。

二、自主发展是教育得以发展的根本判据

教育作为一项促进人发展的最伟大创举,其自主性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最终希望所在。教育不可能预设人的前景,人亦不可能按部就班地发展变化。教育不应该使受教育者作为被动化存在物,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使受教育者自己去分辨善恶,自己去判断是非,从而决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因而教育要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自主。强制教育管得了一时一事,却管不了一生一世,而自主教育会让人受益终生。况且,等到事发后再去批评惩处,导致的结果往往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能使其从根本上认识错误,远离错误。所以教会学生明辨是非,b别美丑,分清善恶,从而化被动接受为主动约束,克制自我尤为重要。

自主教育是弘扬、培养受教育者自信、自立、自强、自律的精神,给予受教育者以人文关怀,促进其身心俱健的全人教育。自主教育承认和尊重受教育者在成长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使他们在掌握人类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活,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自主教育的实现是靠教育者的价值引导与受教育者自主实践的统一、整合、升华,使教育对象成为个体成长主体。

三、对人的自由与教育自主及其关系的深入认识和构建

对人的自由与教育自主及其关系的深入认识和构建的分析追问,笔者认为,其实质是要通过教育使人的发展成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体验幸福、创造幸福的过程,使人的生活成为自己值得过得、有意义的幸福而自由的生活。由此,人的自由发展与教育自主发展及其关系的深入认识和构建,既有内在和外在的依据,也有着进一步构建的可能。

首先是其依据。在内在依据上体现为:第一,追寻意义是人的生命本性。追寻生命意义或人生意义是人的生命本性,是人生活的根本目的。人是意义的源泉,生命意义与生命存在是同在的,生命不能没有意义。生命可能创造意义,也可能破坏意义,但生命不能脱离意义而生存。作为生命的人对意义的关注,不是自我输入的,而是人的存在的必然性。陶行知说:“教育者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教育者首先应是一个真善美的统一体,然后应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善美的环境,这样学生才有可能被熏陶被感染而成为一个真善美的活人,他们的动态成长,他们的变化发展才有可能变不可控为可控,变难如人意为尽可能如人意。让学生在真情中学会立身,在善意里学会做人,在美德中陶冶情操。如此才能培育出能创造一个和谐氛围的人类社会里所需要的具有自由与自主发展能力的社会个体。

其次是其构建。构建教育自主性与人自由性发展之间的主体关系,需要有与之相应、相配套并尽可能使之实现的一些可行性条件。笔者认为,这两者主体关系的构建应从内在主观因素渠道和外在的客观因素渠道进行构建。其中,内在因素主要指教育信仰与信念、教育观念与意识、教育知识与教育者的能力等维度,外部因素指日常生活、主体性格、教育制度等。

综上,如果人在教育中的发展是靠外在的强制教育才能使人发展的话,那么当人接受教育时,他是自主的还是被动的?显然是被动的。所以需要一种自主的教育来协助人的自由发展。自主教育能使一个人成为真正自主与自由的生命体,自主教育是一种超自然的协助,无论这种协助是仅仅在于减少障碍,还是做出积极的援助,人都必须事先就使自己配得上接受这种协助。也就是说,人要把力量的积极增长纳入自己的准则。在自主教育的协助中,每一个人都必须在主观上尽其力所能及去行动,以便成为一个更加自主、更加自由的人。只有当一个人不埋没自己的天赋,利用自己自主与自由的原初禀赋,以便成为一个更自主、更自由的人时,他才能在自主教育的协助下补上他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东西。如果在自主教育中一个人仍然是被动的,完全在一种永恒的可能性中等待自主教育恩典的施舍,那么这种单向性的接受性的人的自由发展就不是真正的自由性与自主性发展了,反之,人在自主教育中的自由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上一篇:失败者的座右铭 下一篇:惨遭不敬的哈佛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