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图形与几何”领域疑难问题解析

时间:2022-08-15 04:42:18

小学数学教师“图形与几何”领域疑难问题解析

摘 要:“图形与几何”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空间概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原有的“图形与几何”的教学领域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教学水平。本文主要是对当前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疑难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师 图形与几何 疑难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c)-0099-01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学问题逐渐突出,严重影响了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图形与几何”作为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内容的重点,对于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日益增加,应该进一步完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

1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存在的疑难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图形与几何”教学由于涉及到图形和空间概念,一些学生由于初次接触,在教学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图形与几何教学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作出合理的调整。当前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教学方式单一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是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还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主动性。由于“图形与几何”教学对于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学生的推理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要求,如果仅仅是依靠教师讲授的学习方式,难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意识,导致在实际的知识应用中学生会经常出现错误,教学效果不理想。

1.2 教学缺少直观性

“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由于涉及到图形对于学生的想象力要求比较高,但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直观性比较差,学生对于图形的认识有限,教学效果也受到一定的影响。由于受到教学资源和教学设施的影响,很多学校未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图形与几何”教学水平未能得到有效地提高。

2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疑难问题的建议

小学数学教学中“图形与几何”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同时也为初中数学几何教学奠定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小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导致学生的解题能力难以得到有效地提高。今后需要进一步完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提高小学生的推理能力。

2.1 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

小学数学知识与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同时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连续的认知过程。“图形与几何”教学中也需要重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能够通过知识联系提高学生的推导能力,进而掌握整体的知识内容。比如,在讲解圆的面积这一内容时,学生一开始可能对于圆的面积无从下手,同时圆的面积与以往学过的三角形或者是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又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增加了圆的面积计算的难度。但是可以通过比较观察分析圆的面积计算公式,长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都与边长有关,但是目前圆的周长和半径确定的,那么可以提问学生,圆的面积与什么有关呢?通过观察学生不难发现圆的面积与圆的半径有关,图形与几何对于学生的推理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通过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2.2 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小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逐渐得到应用,这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到小学数学教学条件的限制,一些学校并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中涉及较多的图形,如果仅仅是依靠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进行教学是难以提高学生的空间能力的,也难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几何图形。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几何图形,使学生能够充分全面地认识几何图形的特点,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如,在讲授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如果仅仅是由学生自己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的周长和面积,往往难以加深学生的印象。通过多媒体技术演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的三种图形的围成过程,这样可以有效地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提高教学效果。

2.3 重视学生的练习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教师应该注意教学反思,及时发现学生问题的原因,提高教学水平,夯实学生的基础。大多数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于知识不理解,仅仅是通过死记硬背将公式记录下来,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忘记,这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出现错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仅需要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同时还需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受到关注。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锻炼学生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教学过程,在实际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对于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要求,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于几何图形的认识。

3 结语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作为高年级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概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方式不合理,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充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不断完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空间概念,能熟练地掌握图形与几何的概念和基本图形的计算公式,为今后数学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颖姝.提高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广西教育,2012(37):46.

[2] 刘学征.新课程标准下“图形与几何”复习策略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上),2013(2):304.

[3] 胡德超.浅析新的课程标准下的“图形与几何”[J].新课程:教研版,2012(7):166.

上一篇:对中小学校师德建设的一点思考 下一篇:浅谈初中体育课堂“动、懂、悟”教学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