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借玩具”看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8-15 02:58:33

从“借玩具”看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本着课题研究中培养幼儿健康品质的精神和美化健康幼儿生活的目标,我们注重幼儿交往的研究实施。在“交往”这一主题中寻找一个个实施点,借玩具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通常情况下,小班孩子由于不懂得如何与别人协商,经常出现哭、闹、抢的现象。可围绕如何向同伴借玩具的主题,引导幼儿学习与人交往的方法与策略,让孩子在拥有自身体验的时候,能学会体谅他人的心情,尊重玩具主人的感受。学会坦然面对拒绝,感受与同伴交往的乐趣。

一、活动中的“绿色元素”分析

健康元素:

1.可以改变幼儿不会与同伴协商,争抢玩具的现象,懂得在归还别人玩具时表示感谢。

2.交流、学习中,探索向同伴借玩具的策略,总结出恰当的方法,习得健康的行为方式。

快乐元素:体验与同伴交往成功的乐趣。

二、活动实录

小班社会活动:借玩具

目标:

1.学习并探索用三种方法向同伴借玩具的方法、策略。

2.体验同伴交往的乐趣,增强社会交往能力。

准备:

1.拖拉玩具小狗、皮球、碰碰车各一。

2.幼儿自带的玩具若干。

3.三段情景表演。

过程:

(一)一老师扮美羊羊上场,学习向美羊羊有礼貌地借拖拉玩具。

师:今天小二班来了小客人,它是谁啊?

幼:美羊羊。

师:美羊羊带来了好玩的玩具,什么玩具?(出示拖拉玩具小狗)

师:你们想玩吗?想玩的话应该怎样对美羊羊说?

幼:美羊羊,请你把小狗借给我玩一玩好不好?

师:××说的时候用到了一个好听的词,是什么词?

幼:请。

师:对,他用到了一个“请”字,向别人借玩具时要有礼貌,别人才能借给你玩具。

幼儿集体说一遍。

(评析:美羊羊是幼儿非常喜欢的形象,从美羊羊带着玩具一走进教室,孩子们的注意力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这一环节的难度不大。主要是要求孩子用礼貌用语大胆地与美羊羊交往,从而借到玩具。应该说这个要求是老师和家长在日常教得最多的方法,因此孩子们都能借助已有的交往经验,顺利地借到玩具,这时他们显得非常开心,成功感油然而生。)

(二)老师示范,学习用一起玩的方法借玩具。

师:看美羊羊还带来了什么玩具?

美羊羊出示皮球,介绍玩具玩的方法。

幼儿上来借玩具三次,失败。

师:(示范)美羊羊,我和你一起玩滚皮球好吗?

幼儿上来用老师的方法借玩具。

师小结:别人的新玩具不能借给你玩时,我们可以想出和他一起玩的方法,让大家都玩得开心。

(评析:在第二个环节的设计上,老师设置了一个障碍,即要孩子学会用“一起玩”的方法让自己和美羊羊都玩到玩具,让幼儿意识到别人的东西不是自己的东西,别人不给你玩一定是有原因的,要学会体谅他人的心情,尊重玩具主人的感受。要学会坦然面对拒绝。老师主动加入到借玩具的过程中是教师交往策略的示范,适时给予幼儿帮助,树立自信心。)

(三)老师启发幼儿学习用交换玩的方法借玩具。

美羊羊出示碰碰车,玩碰碰车。

师:你想来玩吗?怎么借呢?

幼儿用前两次方法上来借若干次失败。

老师借玩具也失败。

教师出示其他孩子带来的毛绒企鹅,启发幼儿和美羊羊交换玩具玩。

一幼儿交换成功后,教师提问:他是用什么好办法借到玩具的?

小结:想玩别人的新玩具,有很多方法,可以说有礼貌的话,可以一起玩,还可以换着玩。

(评析:小朋友似乎想到了什么,但又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于是我又不失时机地做了一个双手交叉的手势。在提出的问题遇到冷场时,教师可以用直观的动作去引发幼儿表达,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学主导作用。)

(四)出示更多的玩具,让全部幼儿玩。

师:你想玩别人的玩具吗?用刚才学到的办法去借别人的玩具,看谁的玩具多。

幼儿自由玩玩具。

师:你玩了几种玩具?

小结: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会了向别人借玩具,向别人借玩具时要有礼貌,别人的新玩具不能借给你玩时,我们可以想出和他一起玩的方法,还可以和别人交换着玩具玩。

三、具体案例

(一)家园合作案例一则

从活动主题“借玩具”可以看出,该行为是发生在孩子和孩子之间,老师在其间的作用是引导幼儿如何向同伴借玩具,引导幼儿学习与人交往的方法与策略,感受与同伴交往的乐趣。家长是培养孩子交往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实施者。而很多孩子的家长因为缺乏教育的方法,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种教育资源的存在;或是教育意识淡薄,漠视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和引导作用。基于此,在课堂上,老师运用了“情境教学法”,帮助孩子们借助已有的交往经验,顺利地借到了玩具,但课堂上学会的交往方法如果不加以行为的反复和强化,就会稍纵即逝。我越来越感受到,对于小班幼儿同伴之间的交往培养,必须在课堂之后与家长密切合作,使教育走入孩子的家庭生活,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

我班的孙宇辰小朋友,从小到大都是奶奶带的,独自玩惯了,胆子比较小,不愿意、不善于与别人相处;在家里父母很少带他出去玩,和同龄孩子接触比较少,上幼儿园后,他事事小心翼翼,活动能力较差,脸上总是露出胆怯的神情,缺乏独立精神。为此,我们及时向家长反映了孩子在园的一些表现,提醒家长平时要多带孩子接触外面的世界,多让孩子去体验社会与家庭间的关系,使孩子在感受家庭的温馨气氛,掌握与家人交往的技巧之后,走出家庭接触外面的社会。家长还可以邀请别的小伙伴到家中做客,让孩子到小伙伴家中玩等,用种种方式锻炼他的交往能力,增强交往自信,充分调动主动性和积极性,克服与同伴交往的障碍。

我还鼓励家长经常带幼儿外出散步游玩,陶冶情操,感受大自然的美,并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人的生活,鼓励幼儿与他们进行简单的交往,如:看到有困难的人或老人,可以启发幼儿去帮助他们,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如:到超市或商场购物,鼓励幼儿向售货员说明想买的东西,选好后,能自己在家长的指导下去交款,购回所买的东西后,会说:“谢谢,再见。”这样,既培养了幼儿的独立性,又增强了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

(二)日常有关生活环节教育案例二则

案例一:吴超是我班的一个小男孩,长得浓眉大眼,因为他是第三胎,所以父母平时特别宠爱他,逐渐产生了以自我为中心、攻击性强等不良习惯,常常与同伴发生冲突或伤害别人,与同伴之间的交往能力差,不会友好地与同伴交往。

孩子之间有种天然的亲和力,他们喜欢在游戏,但在游戏中常常出现各自游戏、互不干扰,或互相攻击、争抢玩具的现象,这都是由于孩子年龄小,缺乏社会交往经验造成的。因此,教给孩子们一些友好交往的技能是非常必要的。

如我鼓励吴超把自己的图书、玩具拿出来与朋友分享,跟小朋友和老师说说自己喜欢看的动画片,和小朋友拉拉手,抱一抱表示友好,和小朋友协商游戏的玩法,等等。

另外,我还注意培养幼儿自己解决问题、处理矛盾的能力。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我利用各种方法、故事、儿歌、情境表演或在幼儿发生矛盾时通过具体事件生动形象地向他们讲明什么是友爱互助,什么是分享合作。针对孩子在交往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如:只有一个玩具,两个朋友都想玩,怎么办?小朋友打你时,应该怎么办?引导幼儿归纳总结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如“两个人轮流玩”或者“两人一起玩”等。

建筑区是孩子们最喜欢,最能彼此沟通、交往的场所,也是交往中发生矛盾最多的地方,因此我从引导幼儿学习礼貌用语和商量用语出发,帮助幼儿营造融洽的交往氛围,如:有一次,几名幼儿在玩建构区时,由于都想得到几块相同的积木,孩子们发生了争执,谁也不肯让谁,我加入到了他们的游戏中问:“你们正在搭建什么呢,需要帮忙吗?”他们听到我的一番话马上抢着回答,陈宇轩说:“我要用这个积木搭一座大桥,他不肯给我。”吴超说:“是我先拿到的,我要搭房子呢!”见他们互不相让,我说:“你们再吵下去的话,谁也搭不了了。大家商量一下该怎么办?”在我的引导下,他们开始了协商,没过多久,吴超放弃了和陈宇轩抢相同的积木,选择了另外的积木继续搭了起来,然后歪着头一副认真的态度对陈宇轩说:“我让你先玩,过一会儿我再玩。”见他们已经自己解决了矛盾,我就悄悄地离开了建构区。教师适当地引导与鼓励会使幼儿懂得宽容与理解,在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氛围中和睦相处、愉快地游戏。

案例二:钱心怡小朋友平时比较文静胆小,在区域游戏时不敢主动提出参加游戏,和小朋友在一起时表现退缩、不主动,如果不趁现在对其进行交往能力的培养,将来就容易出现交往障碍,很难融入到社会的大环境中。

教师要用积极的态度去改变幼儿的自卑心理,为幼儿提供交往的机会,培养学习交往技能。区域游戏时,除了让幼儿自身游戏,选择伙伴以外,教师还应注意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人为地干预他们的活动,给孩子创造交往机会。钱心怡在娃娃家里一个人摆弄,我把她带到熊佳音和杨雨璐的面前说:“你们看,钱心怡帮娃娃穿的衣服怎么样?你们一起帮娃娃穿衣服吧。”于是她们三人一起玩起来。

另外,教师加入到幼儿的活动中,往往能带动幼儿的热情,激发他们活动、交往的愿望,活动中,可以暗示某些小朋友看看老师有什么好主意、好办法,是怎么和小伙伴说的、做的。比如钱心怡很想加入陈熙戬她们的传球游戏,但不知怎么加入,就呆呆地站在一旁,我告诉钱心怡:“我们一起去和她们玩,咱们可以想出更新鲜的玩法,你有什么好的玩法吗!”钱心怡点点头。“要注意和小朋友商量。”我带着钱心怡参加到游戏中,在我的带动下,钱心怡也想出了新玩法,小朋友们愉快地接纳了我们,开始了新的一轮游戏。

如果是幼儿主动提出要参加其他小朋友的活动,更要给予多多鼓励,同时要为幼儿提供游戏的场所和感兴趣的玩具,使他们能够愉快地进行游戏和活动,在无形之中强化幼儿的交往行为。

孩子的世界是单纯、美好的,而未来的社会更是开放的。因此,我们要做有心人,积极引导幼儿友好交往。相信在家园共育、密切联系中,孩子们一定会表现得更加出色。

上一篇:浅议企业会计管理体制改革 下一篇:美术教育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