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大霉素临床应用解析

时间:2022-08-15 12:57:22

庆大霉素临床应用解析

庆大霉素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尤其是革兰阴性菌引起的感染。庆大霉素能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结合,阻断细菌蛋白质合成。庆大霉素是为数不多的热稳定性的抗生素,因而广泛应用于培养基配置。

庆大霉素是我国独立自主研制成功的广谱抗生素。它开始研制于1967年,成功鉴定在1969年底,取名“庆大霉素”,意指庆祝“九大”以及工人阶级的伟大。

主要成分:由小单孢菌所产生,为一种多组分抗生素。

性状:常用其硫酸盐,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有引湿性。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乙醚、丙酮或氯仿中不溶。

功能主治

对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克雷白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某些吲哚变形杆菌、绿脓杆菌、某些奈瑟菌、某些无色素沙雷杆菌和志贺菌等革兰阴性菌有抗菌作用。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本品敏感;链球菌对本品耐药。厌氧菌、结核杆菌、立克次体、病毒和真菌亦对本品耐药。近年来,由于本品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逐渐增多,绿脓杆菌、克雷白杆菌和沙雷杆菌、吲哚阳性变形杆菌对本品的耐药率甚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G-菌作用较强。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新生儿脓毒症、败血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包括脑膜炎)、尿路生殖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包括腹膜炎)、胆道感染、皮肤、骨骼、中耳炎、鼻窦炎、软组织感染(包括烧伤)、李斯特菌病。

药物相互作用

与其他氨基糖苷类合用或先后连续应用,可增加耳毒性、肾毒性以及神经肌肉阻滞作用的可能性。

与神经肌肉阻滞药合用,可加重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与卷曲霉素、顺铂、依他尼酸、呋塞米或万古霉素等合用或先后连续应用,可增加耳毒性与肾毒性的可能性。

与头孢噻吩合用可能增加肾毒性。

与多黏菌素类合用或先后连续应用,可增加肾毒性和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其他肾毒性及耳毒性药物均不宜与本品合用或先后连续应用,以免加重肾毒性或耳毒性。

不良反应

全身应用合并鞘内注射时可引起腿部抽搐、皮疹、发热和全身痉挛等。发生率较多者有听力减退、耳鸣或耳部饱满感(耳毒性)、血尿、排尿次数显著减少或尿量减少、食欲减退、极度口渴(肾毒性)、步履不稳、眩晕。停药后如发生听力减退、耳鸣或耳部饱满感,需要引起注意。

注意事项

本品血药峰浓度>12 μg/ml,谷浓度>2 μg/ml时,可出现毒性反应,对肾功能不全者或长期用药者应进行药物监测。

本品1日量宜分2~3次给药,以维持有效血药浓度,并减轻毒性反应。不要把1日量集中在1次给予。

毒性反应与卡那霉素近似,因剂量小,故毒性反应稍轻。但若用量过大或疗程延长,仍可发生耳、肾损害,应予注意。

对链球菌感染无效。由链球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不应使用。 有抑制呼吸作用,不可静脉推注。

庆大霉素由我国自主研制

庆大霉素的主要发现者是我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王岳。1941年8月,他经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荐引,赴美国新泽西州的洛格斯大学研究生院深造。在著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抗生素研究先驱、链霉素和新霉素的发现者瓦格斯曼教授的指导下,他经过3年的刻苦钻研,完成全部研究课题,1943年以优异成绩取得微生物博士学位,1944年满怀报效祖国的热情毅然回国。

解放初期,帝国主义对我国实行全面封锁,把抗生素作为战备物资,对我国实行禁运。当时正是世界各国抗生素研究和生产的黄金时期,而国内却极度缺乏抗生素药品,在这紧要时刻,王岳觉得自己有责任为国为民分忧,立志要填补祖国医药学上的空白。

1953年他在福建师范学院简陋的条件下首创抗生素研究室,开始了筛选抗生素的研究。1954年,受聘兼任中科院菌种保藏委员会研究员、微生物研究室主任。初创时期,他因陋就简,克服种种困难,坚持把医用抗生素作为长远的研究方向。经过努力,终于在1955年从链丝菌中找到对癌症有一定疗效的放线菌素“23-21”的产生菌,并提取结晶样品,随后在全国第一次抗生素学术会上作了详尽的报告。他的这一发现,为我国找到了第一个抗生素药品,随即投入生产。他重视从实际出发确定研究项目,努力发展抗生素研究的新领域。1965年,他在我国首先提出从小单孢菌中寻找新抗生素的研究领域。

1966年,他和助手从小单孢菌中分离到闻名全国的庆大霉素产生菌,并在1969年建国20周年大庆时正式投产。庆大霉素的发现,将我国抗生素研究、生产推向一个崭新阶段。

上一篇:2例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作用分析 下一篇:咳嗽咳痰10余年,劳累性呼吸困难 进行性加重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