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哲初:始终赔钱,但坚持梦想

时间:2022-08-14 11:00:29

沈哲初:始终赔钱,但坚持梦想

“马来西亚国际艺术博览会”由沈哲初先生创立于2007年,当时马来西亚尚无此类艺博会,对本地艺坛而言是一大鲜事。但同时,由于国内艺术品欣赏与收藏风气低迷的大环境,大部分业内人士都质疑其可行性。因此,要获得官方和企业的赞助也相对艰难,所以发起人沈哲初先生凭着自身对艺术的热爱和振兴本地画廊业的决心,以个人财力撑起第一届马来西亚艺博会。在随后的3年时间中,马来西亚艺博会以立足本土的专注立场而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并吸引了更多国际艺术机构的进驻。在2010年举办的第四届“马艺博”中,国际画廊的现场作品销售总量为1100万马币,与第一届相比增长率高达200%,打破了历届“马艺博”的成交纪录。而即将在2011年10月28日开幕的“第五届马来西亚艺术博览会”中将有来自20国的55家画廊参与其中,届时北京今日美术馆也将携其馆藏的艺术珍品进驻本届马艺博,并为东南亚的艺术爱好者和藏家群体呈现出中国当代艺术的独特风貌。

东方艺术・大家: 艺术行业的产业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了,行业内部涵盖了展览、博览会、媒体、艺术衍生品等众多门类,为什么您当初会选择做艺术博览会呢?

沈哲初: 我的祖父和父亲都有收藏字画的习惯,受他们影响我从小就对艺术抱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在我二十几岁的时候就背着背包到欧洲去旅行,并且参观了很多的博物馆。比方说到法国的卢浮宫、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和意大利等地参观,让我有机会见到了很多艺术大师的原作,并加深了我对于艺术的浓厚兴趣。我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时候参加了一届广州交易会,并在那里接触到一些中国画家,因为当时已经靠做生意赚了一些钱,就用这些钱来了他们的一些作品,并在内地开设了自己的画廊。画廊开始运营之后,我有更多的机会来到中国内地,并亲历了很多届上海艺博会、北京艺博会和广州艺博等,后来又到世界各地去看了很多艺博会。感觉艺博会已经成为自己关于艺术的一个梦想了,当时就想能在马来西亚做属于本土的艺博会,后来我就想办法把这个梦想变成现实了。

东方艺术・大家: 听说第一届马来西亚艺博会是完全由您个人的财力支撑起来的,请谈谈博览会初创时期的情况。

沈哲初: 其实到今天为止,这个项目还是靠我个人的财力来支撑的。只是历届马来西亚艺博会的成功已经受到了政府的认可,他们开始关注这个项目,并从政策上支持马艺博的发展。比如说我们的新闻会是在政府免费提供的场地里举办的,并且由政府帮助邀请很多著名的媒体给予报道,这些政策性的支持都让马来西亚艺博会的影响力逐步地在扩大。但运营艺博会的主要资金还是我个人来承担的。

从以往到现在每一届马艺博我都是赔钱在做的,我之所以还在坚持就是想实现最初的梦想:希望把马来西亚艺博会打造成一个国际化的平台,让更多的马来西亚人有机会欣赏到来自世界各地优秀的艺术作品,同时为国际上提供一个认识马来西亚本土优秀艺术家的窗口。近几年支撑马艺博的资金基本都是源于我出售之前收藏作品所得的资金,但我认为这非常值得。现在马来西亚已经有了几本专业的艺术杂志,也成立了马来西亚第一间专门的艺术品拍卖行等,这些在马艺博之前是从来没有过的。

东方艺术・大家: 从2007年至今,马来西亚艺博会走过了5年历程,在角色定位上目前来看主要立足东南亚地区,东南亚的艺术市场有什么特点呢?

沈哲初: 我觉得我创建马来西亚艺博会的初衷就是要立足马来西亚本土,逐步扩大其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并在今后吸引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画廊与收藏家的参与。

东南亚本土的艺术市场受到很多西方模式的影响,但又自成一体。因为东南亚,尤其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的人口构成是以移民为主的,来自亚洲不同地域的人都会将本民族的独特思维方式带入其中;另外作为曾经的被殖民国家,英国、日本、葡萄牙和荷兰等国都曾对马来西亚的经济和文化产生过很深刻的影响,这使得马来西亚的本土文化表现地非常多元,形成一种独特的“南洋文化”,这也使得当地的市场运作方式显得非常灵活和包容,多数来自不同地域的艺术作品在马来西亚都能够被相应的受众群体所接受和喜爱,同时在马艺博期间艺术品的成交量也是在逐年增长的。

东方艺术・大家: 近年来,整个亚洲艺术市场日渐活跃,包括亚洲几个艺术中心例如东京、香港、北京的博览会都表现出自身的活力,大马在整个东南亚地位重要,并且马艺博是东南亚地区的标杆性展会,请您介绍一下目前马艺博怎样与市场需求进行互动呢?

沈哲初: 在马艺博期间销售作品的资金全部都归画廊所有,我们并不从其中抽取佣金,我们向参展画廊和艺术机构收取的只是使用展位的基本费用,换句话说,我们并不参与到具体作品的利益分配之中,我们只是为不同的画廊和收藏家之间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这也成为我做马艺博的最大动力。而这种低成本的运营方式也让更多国际化的艺术机构愿意参与到马艺博当中。

另外,与其他艺博会不同,马艺博是不收取门票的,我也希望通过免费开放的方式为马来西亚人提供一个认识并了解艺术的窗口。有些本地的画廊虽然在现场没有展位,但他们可以到现场学习国外画廊的经营方式,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而本地的艺术爱好者也可以自由地出入艺博会现场,并听取关于艺术品收藏及欣赏的免费讲座,这些举措让很多艺术爱好者对不同的艺术风格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懂得了很多艺术品收藏的相关知识。

东方艺术・大家: 在即将举办的第五届的马艺博中,很具特色的板块就是一些机构在其中设立的特别空间,例如第五届马来西亚艺博会(2011)与今日美术馆合作的项目,设立这个环节,目前看来取得了哪些有益的经验?

沈哲初: 作为一个华裔的马来西亚人,我更倾向于邀请中国本土的美术馆来参加马艺博,因为与很多海外驻华的艺术机构相比,今日美术馆也有很完备的收藏系统,他们馆藏的作品中包括了很多中国当代最优秀艺术家的重要作品。在谈合作的时候,我希望今日美术馆能够带一些能够代表中国当代艺术最高水准的作品来参加马艺博,这是一个相互促进和协作的过程,马艺博会因为今日美术馆的参与而扩大自身在中国的影响力,而通过今日美术馆的进驻也可以让马来西亚的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对优秀的中国当代艺术及其运营机制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东方艺术・大家: 作为马来西亚国际艺术博览会的主席,您对未来马艺博的发展有怎样的期待和寄予呢?

沈哲初: 我们期待通过马艺博能够让越来越多的马来西亚人对艺术发生兴趣,并且在认识艺术价值的基础上开始收藏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我也希望马来西亚国际艺术博览会能够长久地坚持下去,但这肯定需要有政府行为的支持,我现在就是在尽自己所能打造马艺博这个品牌,等到品牌成熟之后我想把它送给政府,由政府主导来做。这样不论从财力还是其他资源方面,都可以保证马艺博在未来的稳定发展。

上一篇:几个故事和几个人 下一篇:视觉再现与符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