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排污收费工作面临的难题及对策

时间:2022-08-14 08:56:43

当前排污收费工作面临的难题及对策

[摘要] 随着国家排污收费制度的深化改革,在实施新的排污收费制度过程中存在着收费标准、排污量核定、收足收齐、管理体系等方面的问题。文章剖析了基层排污收费工作面临的难题,并对排污收费工作的相关对策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排污收费 难题 对策

排污收费制度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一项基本制度,是依法实施环境管理的一项有效经济措施。排污收费制度经历了试行、实施和不断完善与发展过程。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环保工作形势以及国家经济与财政体制改革的需要,国家对排污收费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实现了由超标收费向排污收费、由浓度收费向浓度与总量收费相结合、由单因子收费向多因子收费、由静态收费向动态收费的转变,为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新的排污收费制度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收费标准、排污量核定、收足收齐、管理体系等方面的问题,也是当前排污收费工作面临的难题。

1 当前排污收费工作面临的难题

1.1 排污申报依据可操作性差

环境监察机构依据排污者的实际情况,按照国家强制检定的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仪数据、监督性监测数据、物料衡算数据或其他有关数据,这三种方式对排污者填报的内容进行审核,以此作为排污收费的依据。目前该县有56家重点污染企业,只有永德信水泥有限公司、银杏水泥有限公司已安装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仪,其余均未安装。如果采取物料衡算数据或其他有关数据作为依据,首先必须由企业提供有关资料,由于经济利益关系,采取这种方式难度大。因此,这三种法定方式通常采取监测数据申报作为排污收费依据,这种单一的排污申报依据可操作性差。

监测数据在核实排污费上的应用,存在合法不合理问题。前面讲过,环境监测数据是征收排污费的法定依据,也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计费方式。不可否认,随机性的监测数据是排污单位的瞬时事件,它与取样时间、地点、方法及监测者素质有直接关系。因此,不能反映排污单位排放污染物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规模、产品、原料、设备、治污设施类似的企业,测出的数据相差很大,依此数据计算排污费差额大。这种因技术上、法规上形成的排污收费合法不合理的问题,使排污者在心里上不服,由此而产生拒缴、拖缴现象时有发生。

1.2 排污变更申报核实工作难度大

环境监察部门在排污收费工作中,贯穿始终的是核实排污量。排污费征收程序明确规定,排污者申报登记后,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发生变化时,必须办理排污变更申报。该县目前收费企业320家,每月发生排污变更申报企业大约40多家,主要原因是缺电、缺原料、设备维修而造成停产减污变更申报。企业通过变更申报,环境监察部门应及时到现场核实情况,但由于监理人员少,又缺乏交通工具,在接到企业变更申报后无法及时深入第一线掌握实际情况,不清楚停产具体天数,查不清用水、用煤、用电量,核实起来十分困难。在排污量上发生争议屡见不鲜,议量难免导致议价,不仅不能收足收齐,而且既不严肃,又削弱了行政执法力度。

1.3 多因子收费不到位,污水加倍收费不分倍数难以操作

由单因子收费向多因子收费是实现排污收费工作四大转变之一。目前监测报告项目监测不全的问题普遍存在,多因子收费当前无法到位。

排污费征收办法中规定,对于超标排放水污染物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当量值加一倍计算征收排污费,这一规定操作起来难度大。如:A、B二个造纸厂,生产规模、原材料、环保防治设施等都一样,污染物排放同样执行1级标准,即:COD允许排放浓度为100 mg/l。经监测A企业COD排放浓度102.53/l, 流量78.2m3/h;B企业COD排放浓度99.30 mg/l,流量88.8 m3/h,以每天生产24小时、年300天计算结果,A企业COD排放量为57728.49公斤,应缴纳排污费80819.88元;B企业排放量为63488.45公斤,应缴纳排污费44441.91元。由此可见,A企业COD排放浓度高于B企业3.23mg/l,就得多缴排污费36377.97元;B企业COD排放总量高于A企业,排污费反而少缴36377.97元。应该说明,A.B二个企业均未超过年允许排放量,原因是原材料供应不上,生产天数不足。

上述表明,一方面排污收费可操作性差,一方面又影响了企业治污的积极性。

1.4实地监测数据与国家相关标准不可比,排污费难以收足收齐

综合产污和排污系数是指产品在不同生产工艺、不同技术水平、不同原材料的情况下,按照各种类型企业的权重综合计算出的系数,反映本产品目前排污的全国平均水平。下面仅对建材行业产品“水泥”排放污染物粉尘作个比较,手册中吨水泥产污系数为130.86公斤,排污23.2公斤,一个年产4万吨水泥企业,按照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工业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系数》手册中水泥粉尘系数计算,该企业应缴排污费556800元/年。以实地监测报告为依椐计算,该企业应缴排污费17288.69元/年。收费标准差距如此之大,环境监察人员对此难以取舍,对这两种数据产生疑问,但在实际工作中,当地监测数据始终制约着排污收费核定工作的全过程,给收足收齐排污费带来困难。

1.5 环境监察人员不足,基础设施不健全,直接影响排污收费工作

据该县统计局2003年鉴资料,该县现有各类企业数5171家,其中乡、镇、村企业5129家,这些企业分布在全县15个乡(镇)。由于基层环境监察机构薄弱,人员少,目前在编7人在岗仅4人,乡镇又无环境监察机构,人员力量不足,不能及时检查排污单位的违法排污行为,影响排污收费制度的全面贯彻实施。

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目前无法达标,交通、通讯、监测、取证设备落后,不能及时准确地对违法排污行为作出反应,直接影响排污收费工作。

2 当前排污收费工作的相关对策

2.1 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公平、公正、公开排污收费

实施污染源自动监控是实现污染源监督管理自动化的必由之路,是现代化管理的需要。为了准确监控污染源污染物的排放量,就必须使用自动监控设备,实施连续监测,并使用计算机的信息手段,实现污染源的联网监控。通过连续的准确计量,才能得到科学、真实、准确、及时的污染源基础数据,实现排污收费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使排污申报、排污量核定、排污费计征更加公平、公正、公开。

2.2 污水超标加一倍,细化加倍收费,污水收费将会更加合理

根据污水排污费计征原则,排污即收费和超标加一倍征收超标排污费,这一规定对排放的污染物浓度超过0.1和浓度超过99的排污单位,都只能加收1倍的污水排污费,在实践中,一方面制约了企业污染治理的积极性,一方面也约束了排污水费作为经济杠杆的刺激作用。应当把“加倍收费”进行细化,比如:超过浓度10%加1倍收费,超过浓度20%加2倍收费,以此类推,更加趋向合理化,使企业超标排污成本投入加倍,客观上促进企业污染治理的积极性,这一收费模式也使缴费者心态趋向平衡。

2.3 加大排污收费稽查力度

开展排污收费稽查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排污申报登记、排污量的核定、监测规范标准、监测数据和项目、排污费计算、排污费征收与缴纳。通过排污收费稽查工作,促进排污收费制度的全面贯彻实施。

2.4 加强排污收费制度改革宣传工作

排污收费制度改革后,对排污收费体制、标准、资金使用、管理体系与制度建设上进行了全面调整,在总量收费上有重大突破。要加强新制度的宣传工作,使企业法人明确新的收费标准、收费程序、收费方式。通过宣传教育,使企业领导充分认识到排污收费是法定的责任,从而提高自觉缴费意识。

2.5 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排污收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征收排污费是环保部门肩负的责任之一,是环保工作的生命线。通过排污收费的经济杠杆作用来调节企业的行为,筹集部分治理资金。严格按照《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收足收齐排污费,有利于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

2.6 狠抓自身建设,提高队伍素质是做好排污收费工作的前提条件

加强基层环境监察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注重提高环境监察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环境监察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又是环保部门对外的窗口,它代表着环保行政执法的形象,因此,要选择政治思想好、业务素质强、政策水平高的人员进入环境监察队伍。另一方面要加强基层装备建设,针对量大面广的各类污染源的监督检查以及调查取证等严格的执法要求,应加强环境监察机构的交通工具、取证器材、通讯器材及办公设备的配套建设,从而形成快速、高效、准确、有力的执法力量。同时通过狠抓廉政建设和环境监察人员业务培训,提高环境监察人员执法水平和执法力度,这样才能保证排污收费制度的全面贯彻实施。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 工业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系数手册[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16

[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排污收费制度[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54―59

上一篇:蓝牙定位测量 下一篇:环保验收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