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循环经济与企业经营管理绿色变革关系的探讨

时间:2022-08-14 08:20:16

关于循环经济与企业经营管理绿色变革关系的探讨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目前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循环经济的核心理念即是在企业日常生产活动中,充分利用生态环境。从其技术特征上则表现为资源再利用、减少资源消耗以及资源再生。企业需要在经营管理战略、营销策略、经营目标、管理体系与理念以及设计技术等多方面实行绿色变革的前提条件下,实行循环经济,从而保证企业的长久生存与发展。

关键词:企业经营管理 循环经济 绿色变革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人们思想素质水平的提高,社会上对于传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产生怀疑,面对日益枯竭的自然资源与污染日益严重的自然环境,人们正反思自己的行为,基于保护环境的考虑,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目前生产技术的总体水平还有待提高,在生产活动中的资源消耗巨大,与当前自然环境的矛盾也更加凸现出来。据相关统计,我国每万元GDP的能源消耗是发达国家的3倍以上,最高的达到了6倍。就目前国内经济与自然环境现状而言,传统“先污染再治理”的经济增长模式必须摒弃,我们必须要严格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因此,企业的绿色变革势在必行。

一、循环经济的实现需要以企业为主导

循环经济从其本质上而言是生态经济,它要求人们在进行社会经济活动时,将生态学规律作为指导。企业实行循环经济是为了实现保护环境,保证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传统经济模式中的物质流动模式是企业消费资源生产产品,然后将废物排放的模式,是一种单程的开放型模式;而在循环经济模式下,物质流动过程为企业消费资源生产产品,然后将资源再生的循环,这是一种闭环型的模式。循环经济的核心理念即是在企业日常生产活动中,充分利用生态环境。从其技术特征上则表现为资源再利用、减少资源消耗以及资源再生。企业是进行资源再利用、消耗资源以及实现资源再生的主体,因而企业在循环经济的实现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

从科学范式的角度而言,循环经济是在技术范式革命基础上建立的一种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对循环经济进行理解时,需要注意:第一,循环经济是倡导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新发展模式,又称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其基本特征是高资源利用率、低资源消耗与低排放。第二,循环经济是倡导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将生态学规律作为指导的生态经济,将人类利用资源进行生产的过程纳入自然环境的物质循环中。第三,循环经济是以保护自然环境,保证社会、经济与环境三者和谐、持续发展为目的。循环经济在再生资源,减少对自然界进行资源获取的同时,减低对自然环境中的废物排放,因而减轻了污染程度。在新的经济背景之下,企业必须在保障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前提条件下,提高自身的经济利益。

二、以循环经济的实施,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绿色变革

(一)确定企业发展绿色战略

企业发展绿色战略,即是将绿色化概念加入到企业组合战略要素的过程中,使企业发展战略的确定与具体实施都符合绿色化标准。具体而言,即是将绿色化与环保化的理念落实到企业的发展契机、发展意向与期望、资源利用、业务流程以及企业所使用的手段与方法等生成经营的各个环节中。由此可以得知,绿色发展战略是一项长期性的发展战略,在制定战略的过程中应当注重战略的柔性化,从而使企业的发展战略更具连续性,更加适合当前的经济环境。在实施战略以及信息反馈的过程中,需要建立明确的控制标准与调节机制,并在实际生产经营中严格落实。

(二)转变经营思想与经营目标

在循环经济实施的过程中,企业应当树立绿色经营思想,在经营活动中更多地考虑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把环境与资源因素加入到生产核算体系中,并以其为依据进行企业经济效益方面的决策制定。在以往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中,绝大多数企业都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现象十分普遍,导致生态水平严重降低。企业在进行生产核算的过程中,将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问题排除在考虑因素之外,在企业的经济效益指标中缺乏对环境效益的考察。这种发展模式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极大地牺牲了环境,甚至环境的破坏远远超过经济的增长,这一现象直接导致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社会效益极低。因此,企业应当将资源与环境纳入生产核算的考虑范围之中,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环境与资源。使企业在制定经营决策时,充分考虑经济效益,同时重视环境效益,将此二者有机结合,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企业确定的经营目标更加科学。

经营目标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内容,因而企业要实现循环经济则需要转变以往的经营目标。在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中,企业经营目标通常是实现产品数量的增长,这种落后的经营策略早已被淘汰。在目前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中,企业的经营目标是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实现自身价值,这是随着时代与经济水平的发展,企业做出的理性的选择。但是在目前循环经济理念被社会各界广泛接受的背景之下,企业在制定经营目标时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问题。除此之外,企业只有加强对环境保护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落实绿色经营目标,才能够在公众中建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保证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自身竞争力。因此,企业实行循环经济模式时,企业的经营目标不再局限于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还要兼顾社会与环境效益,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增加循环经济模式下的技术设计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利用科技对于经济水平提高的促进作用,加大科技投入,改变以往依靠大量人力与物力投入来发展经济的模式。在设计产品时,企业需要重视对资源的合理使用以及物质循环利用,以此确定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经济增长模式。在生产设备中使用标准化设计,从而实现生产设备的更新升级,使生产设备在发生故障时,只需要进行故障原件的更换就能够继续投入使用,而不需要将整台设备报废,这样则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减少对能源的消耗。企业在进行产品生产时,应当将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三者有机结合,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将废弃物再生,实现资源再利用;提高高新技术成果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水平,从而降低企业生产投入与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企业废弃物的排放,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循环经济模式下,技术设计的合理与否取决于它是否能够满足循环经济的基本要求,同时,企业自身的发展要建立在技术设计绿色化的基础之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需要加强新技术成果在生产中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在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绿色营销

绿色营销是指企业将降低产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作为目的的一种营销策略,其主要内容有:第一,在选择生产技术与产品原料以及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应当满足环保的要求。第二,在进行产品设计与包装时,要考虑到包装使用后的残余,减少残余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第三,在商品消费环节中,企业应当倡导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除此之外,企业在进行商品的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的过程中,要落实循环经济的要求,将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作为服务导向。

三、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也不断提高,企业需要实施循环经济模式,才能够保证企业的长久生存与发展。为了满足循环经济的要求,企业就必须在经营管理方面进行绿色变革,这样才能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穆亮红.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2]齐建国.循环经济与绿色发展――人类呼唤提升生命力的第四次技术革命[J].经济纵横,2013;01

[3]王佩跃.探析循环经济与企业经营管理的绿色变革[J].现代商业,2012;02

[4]魏澄荣,程春生.绿色消费与企业经营管理变革[J].发展研究,2010;10

[5]王琳,肖序.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价值链测度与优化研究[J].求索,2013;01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王家,男,籍贯:辽宁辽阳,出生于1973年,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为经营管理。

第二作者:刘斌,男,籍贯 :河北景县,出生于1973年,学历大专;研究方向为经营管理。

上一篇:浅议企业价值与现金分红、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 下一篇:云计算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