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棒”小伙儿的北京故事

时间:2022-08-14 04:52:17

3个“棒”小伙儿的北京故事

棒球,这个运动对于大多数北京人来说不算熟悉。可是有这么一些人,他们热爱棒球,他们将棒球融入了自己的生活。而这些人,又将棒球在北京推广开来,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棒球生活——

一次偶然的机会,记者认识了棒球圈的一位帅哥马腾,在被他带入这个圈子之后,又相继结识了另外两位帅哥杨国楚和彭浬,三个人的共同特点就是“爱做梦”,他们的梦中情人就是棒球,棒球给他们带来了健身的快乐,也给他们带来了美好的回忆。今天,我们就来品味一下这3位“爱做梦”的棒球人的故事。

北京人马腾 28岁

把“爱好”当个事儿做

28岁的马腾是北京人,典型的80后,一口京片子。见到记者说得最多的就是:“走啊,吃烤串去,再喝点!”当然,让记者最感兴趣的还是他和我提到多次的要成立媒体记者棒球队,我只要见到他就一个劲儿地催他,“棒球队还没成立啊!”他总说忙忙忙,他都忙什么呢?——还是棒球。

1995年5月,那时的马腾还在北京市民族学校上学,有一天,中国棒球元老之一王占元先生在他们学校组建了第一支棒球队。当时的班主任告诉很多同学,放学后在操场集合,要选拔棒球队员,愿意学的留下来。马腾事后跟记者说:“那个时候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棒球,但我喜欢体育,就去操场报名去了。”正是这次无意之举,马腾的棒球生涯从此开始了。

刚开始,马腾只是把棒球当个爱好,后来渐渐地愈发喜欢上了棒球。2000年2月,马腾进入了北京棒球队,“当时那个兴奋劲就别提了,终于可以把这个‘爱好’当个事儿做了!”马腾如是说。可是,兴奋总是短暂的,艰苦的训练占据了马腾全部时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一次力量训练竟然把自己累得直哭。但是,话虽然这样说,出于对棒球的执着和热爱,马腾还是咬牙挺过来了。最终,他代表福建队参加了2005年在江苏举行的全运会,取得了第8名的成绩。在那之后,马腾选择告别自己职业棒球生涯,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快乐生活”。

如今的马腾从事的是体育推广与营销工作,同时,也是达阵棒球庄园的一名普通员工。用马腾自己的话说,少年时代,棒球给了我快乐;青年时代,棒球同样给了我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棒球究竟给你带来了什么呢?”当记者把这个问题提给马腾时,他不假思索地说出了两个字:“快乐。”马腾解释说:“棒球首先给了我一个好身体,打棒球的人反应都很快,平衡能力协调能力都很强,再有一点,团队的配合得分之后那种快乐是不打棒球的人体会不到的。”

记者如今在清华、理工大学以及北师大附中的校园里也多次看到学生打棒球的情景,对此,马腾很高兴,“如今喜欢棒球的人越来越多,真心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接触棒球,这是一项让你终身受益的运动!”

湖南人彭浬 25岁

边学边玩玩出精彩

作为湖南人的彭浬,比马腾小了3岁,进入棒球圈也比较晚,那是4年前的事情。

2008年,还在上海海事大学读三年级的彭浬看到同班两个同学买了手套和球在那儿传接球,“我看着觉得挺新奇的,就试了试,结果完全不行,接不到球,传不准球,但我较劲了,一定要学这个。”从此,以海大为基地,聚集起了一批在上海浦东的棒球爱好者,固定每周六活动。一年之后,这个小俱乐部已经有近30个成员了,并且还做了自己的队服。

因为女友在北京,彭浬想考研,又准备以后从事体育相关的工作,于是就选择了报考北京体育大学。后来用彭浬自己的话说:“边打球边复习,我居然考上了,哈。”于是本科剩下的时间除了写论文、修满学分就是打球了。本科毕业的那个暑假还在老家长沙拉了一帮打球的朋友在三伏天连打了一星期球,每一天都累得不行,以至于合练结束的时候体重掉了整10公斤。

在北京打了大半年软球之后,因为要准备带北体大的球队参加北京市高校棒球锦标赛,于是,彭浬就转回硬球了。在高校比赛开始之前,彭浬的队伍参加了达阵棒球庄园举办的CBO(中国棒球公开赛),彭浬说:“那是我第一次在比赛中站在正规场的投手丘。除了激动,还是激动……”

4年的棒球生涯带给了彭浬什么?彭浬的回答让记者有些意外:“理性。”彭浬进一步和记者解释说:“瞬息万变的赛场,你的精力必须高度集中,这项运动有无限的激情,但是,在瞬间要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却需要我们的理性。从某种意义上说,玩棒球好的人,走向社会适应能力都不差。呵呵,这也算是我的感悟吧,呵呵!”

台湾人杨国楚 34岁

无法自拔的“棒球瘾”

棒球在台湾是一项非常普及的运动,每当重要比赛开打的时候,总是有许多球迷守在电视机前,甚至亲自去现场观看,也就是在这种氛围下,1978年在台湾出生的杨国楚自然而然地“爱”上了这项运动。

2004年,杨国楚来到北京上学,来之前就知道这里并不流行棒球,没有多少人玩,心里一边想着“以后大概没机会打球了”,一边似乎是本能地把棒球手套塞进了行李里面。后来来到北大,偶然的机会听到学长说,原来北大是有棒垒球协会的,也有校队,只是在当时知道的人不多。杨国楚一听这消息,无比兴奋,立刻就去找队长报名去了。

不过,大陆的棒球氛围确实和台湾没法比,这一点初来北京的杨国楚深有感触。他掰着手指头告诉记者:“当时的比赛少得可怜,大学一年才一次高校比赛,前两名再代表北京去参加全国赛,就算每场都赢不被淘汰,最多一年也只能打10场左右的正式比赛。”

尽管正式比赛少,但一点都不能阻挡这群喜爱棒球“成瘾”的年轻人,只要没课的时候,就会出现在北大的操场上,只是简单地传接球、抛击、接地滚球、投捕……都能稍稍治疗这群年轻人对棒球无法自拔的“瘾”。每年暑假有全国赛,杨国楚的球队每年要搞三周的集训。每到十一五一长假,同学不是回家就是出去旅游,我们则是组织一个小集训。在北京的盛夏,刺眼的阳光照在北大的操场上,干热的空气让人喘着粗气,稍微一动就足以汗流浃背,休息时大口大口喝水的杨国楚和队员们,仍然斗志高昂地传接每一个球、打每一棒,让自己在短时间之内变成黑炭一样的肤色,手掌因为挥棒磨破了,膝盖因为滑垒受伤了,身体因为练体能吐了好几回。杨国楚和队员们唯一做的就是把伤口缠上胶布,接着大叫一声:“再来一个。”如今,伤口早已愈合,但疤痕却还在,这是曾经奋斗过的痕迹,当时觉得辛苦,现在回想满是幸福,那是青春、热血、友情的年轻记忆。

马腾、彭浬和杨国楚,3个普普通通的年轻人,因为棒球、因为参加CBO(中国棒球公开赛)走到一起,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兄弟。他们在工作之余,通过健身锻炼,找到了自己人生中的另一个舞台。棒球的独特魅力让他们为之疯狂,套用一句NBA的广告词:“无兄弟,不篮球!”北京的这群阳光青年们也是“无兄弟,不棒球”!

上一篇:思索“更舒适的居住条件” 下一篇:香炉雅韵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