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莲纳米粒生产工艺技术

时间:2022-08-14 04:43:19

雪莲纳米粒生产工艺技术

[摘 要]目的利用雪莲注射液中间体为原料,制备雪莲纳米粒,以提高患者对雪莲用药的顺应性和达到缓释作用。方法以复乳法制备雪莲纳米粒,雪莲原料药溶解于乙二醇中作为内水相,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溶解在二氯甲烷-丙酮(2∶1)的混和溶剂中作为油相,加入乳化剂形成W/O型初乳后以蒸馏水作为外水相在乳化剂作用下形成W/O/W型复乳纳米溶液。结果纳米粒的平均粒径在134nm;Zeta电位为-8.06;包封率为42.83%,载药量为2.17%;12h体外释放39.57%。结论复乳法能够得到性质稳定和具有缓释功能的雪莲纳米粒。

[关键词]雪莲 纳米粒 生产工艺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1-0056-01

雪莲注射液的主要成分包括黄酮、多糖和生物碱类。其中黄酮类成分是雪莲抗炎止痛的主要成分,能够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不但能显著提高小鼠免疫功能,对抗风湿性关节炎[1],还具有抗癌、解痉、降压和平喘作用。生物碱能够收缩血管,改变血管通透性从而起到强心、抗炎抗风湿和镇痛作用。多糖类成分则具有消除自由基、抗疲劳作用,并且能够兴奋子宫平滑肌,治疗妇女小腹冷痛。纳米中药作为中药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为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和发挥作用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赋予传统中药以新的功能,如缓释、增强靶向性、丰富给药途径、提高生物利用度、降低毒副作用等。本文利用包含雪莲有效成分的雪莲注射液中间体为原料药,将传统的注射液改为复乳型纳米溶液,为制成顺应性更高的剂型提供技术支持。

一、材料与仪器

1、试剂雪莲原料药(雪莲注射液的中间体,新疆民族药中药研究所提供);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50/50,M=15000,山东岱罡生物公司);芦丁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甲醇(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为色谱纯;氢氧化钠、磷酸二氢钾吐温-80、司班-80(上海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二氯甲烷、丙酮、乙二醇、甲醇、乙腈等(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均为分析纯。

2、 仪器BS124S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SPD-20A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布鲁克海文激光粒径仪Zeta PLUS-90:美国布鲁克海文仪器公司;GG-17旋转蒸发仪:上海大研仪器有限公司;TGL-16C高速台式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电镜:JEM-2010/INCA OXFORD,日本。

二、方法

1、纳米粒的制备称取10mg雪莲注射液中间体超声溶解于1ml乙二醇中,为内水相,称取33.9mgPLGA加入烧杯中,加入2∶1的二氯甲烷-丙酮至重量为2.56g,作为油相,加入司班-800.25g,吐温-800.50g,在油相中加入搅拌子,在磁力搅拌器上高速搅拌使油相和乳化剂混合均匀,然后用注射器抽取0.3ml内水相缓缓滴加到油相中,3000r/min搅拌形成具有蓝色乳光的W/O型初乳。称取吐温-800.65g,加入80ml蒸馏水中作为外水相,在乳化剂作用下将制得的W/O型初乳滴入其中,900r/min搅拌制得W/O/W复乳型纳米溶液。最后将制得的纳米溶液在旋转蒸发仪上旋蒸,去除有机溶剂。

2、粒径测量取适量雪莲纳米粒胶体分散体系加去离子水稀释10倍,用激光散射粒度测定仪测定其粒径平均大小。

3、Zeta电位将稀释10倍的纳米溶液静置1h,用Zeta电位仪测定其电位,平行测定6次。

4、透射电镜实验(TEM)在经透射电镜扫描以前,对纳米溶液应进行处理:配制2%的磷钨酸溶液,将纳米溶液滴加在铜网上后,待表面烘干,滴加1~2滴2%的磷钨酸溶液进行染色,再在灯下将所制样品彻底烘干后进样观察。

5、载药量、包封率的测定采用HPLC法对纳米粒的载药量和包封率进行测定。根据雪莲的有效成分采用芦丁(Rutin)作为标准品,以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反映药物的含量。使用迪马C18反相色谱柱(150mm×4.6mm,5μm)在356nm波长下以甲醇:0.1%磷酸水溶液5∶5为流动相[7];流速1ml/min。检测得芦丁的保留时间是4.86min。取所制得的纳米溶液1ml,用0.1μm微孔滤膜滤去纳米粒,滤液测定得游离药物的量WF,1ml纳米溶液超声破坏30min,加4倍甲醇沉淀PLGA,10000r/min离心30min,进样测定所得浓度×5为药物总量WT。每毫升纳米溶液冻干后质量为WN,每毫升纳米溶液中药物的投入量为WD。按下式计算包封率、载药量。包封率(%)=(WT-WF)/WT载药量(%)=(WT-WF)/WN

6、体外释放实验[8,9]本实验根据2005版《中国药典》配制磷酸盐缓冲液PBS(pH=7.4)作为释放介质,考察雪莲纳米粒的体外释药曲线。剪取10cm长的透析袋,用沸水煮5~10min,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取纳米溶液6ml,加12ml释放介质,转入透析袋中,检查确保不漏液。将透析袋置于盛有70ml释放介质(PBS)烧杯中,加搅拌子37℃恒温50r/min恒速磁力搅拌。在0,2,4,6,8,10,12,24h后从透析袋外取溶液1.5ml,同时补充相同体积的释放介质。将取出的样品进行HPLC检测,计算其中药物含量。配制相同药物浓度的雪莲原料药的PBS溶液,按同样方法测量释放速率。

三、结果

1、纳米粒的制备和形态考察本实验采用复乳法制备雪莲纳米粒,主要以粒径及包封率为表征参数,考察乳化剂和油相的用量对纳米粒形成的影响。

纳米粒的处方优化处方优化以能形成稳定、大小适度的纳米粒和较高的药物包封率为前提,主要从乳化剂的种类和用量、水油相之比等纳米粒形成的关键步骤来筛选优化处方。粒径测定粒径。纳米粒平均粒径为134.6nm。处方优化后制备成纳米粒的粒径分布

Zeta电位用Zeta电位仪测定其电位,测得平均Zeta电位为-8.06。说明纳米溶液较稳定。

透射电镜实验(TEM)用透射电镜观察到纳米粒的形态。由电镜照片看出纳米粒形态为类球形,表面较光滑,大小均匀,纳米粒之间基本无黏连。

2、载药量、包封率和药物利用率包封率(%)=WT-WF/WT=42.83%载药量(%)=(WT-WF)/WN=2.17%

3、体外释放实验原料药和纳米粒的体外释放,雪莲原料药和雪莲纳米粒体外释放曲线由HPLC测定,计算纳米粒溶液和雪莲原料药的体外累积释放率得知,雪莲原料药体外释放在2h达到82.14%,释放速度很快。而在相同条件下,纳米粒溶液在2h时释放为2.08%,12h后达39.57%,释放速度减缓,说明所制得纳米粒能达到较好的缓释效果。

四、讨论

根据PLGA和雪莲原料药的理化特性,选用复乳法制备聚合物纳米粒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本实验通过改变油相成分及用量、乳化剂用量从而制备得到理化性质较好的纳米粒溶液。

通过体外实验的考察,雪莲纳米粒与雪莲原料药相比能达到缓释作用,但体内是否能提高生物利用度,还有待于进一步考察。

参考文献

[1] 赵心怡,沈琦,李明丽,贾晓光,波拉提・马卡比力,雪莲纳米粒制备技术,论文网,2011,08.

上一篇:基底完全光滑时太沙基地基承载力系数的解析解 下一篇:档案标准化体系基本特性和构成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