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苏州博物馆的形式与空间

时间:2022-08-14 03:45:36

漫谈苏州博物馆的形式与空间

摘要:文章通过对贝聿铭大师的作品苏州博物馆进行空间设计的分析,结合作者对该建筑群内外部空间的亲身体验,浅谈现代建筑空间设计和建筑形式的逻辑关系。

关键词:建筑空间、建筑形式、逻辑关系

中图分类号:C28 文献标识码:A

贝聿铭是现代主义的建筑大师,他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将传统的手法融入到了现代建筑中,创造出了古典苏州园林的空间氛围。有人说安藤忠雄的成功在于将日本的文化融入到了现代建筑中,使现代建筑体现出一种日本精神,在他之后以伊东丰雄为代表的日本建筑师开始了日本建筑的第二步就是走向世界。而中国在如何将传统的精神融入现代建筑这一阶段依然徘徊不前。贝聿铭在中国的第一个作品香山饭店可以说将中国建筑师的视线从简单的功能主义牵到了如何将现代建筑中国化这个问题上来,而他的封山之作苏州博物馆新馆则再次给徘徊不前的中国建筑师们提供了范例。

我有幸参观这座建筑,并结合构图原理课上所学的知识从形式和空间两方面谈谈我对它的理解。

形式的探讨

在建筑形体的处理上,贝聿铭通过几种形式的母体重复来达到建筑在整体上的统一感,而在入口等处作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成为了视觉的中心,这样就避免了平铺直叙,同时加强了入口的标识性。

走进博物馆的大门,你会被眼前的大堂建筑所吸引,再加上建筑往两边伸出的白色墙体,你会感觉自己处在一个对称的空间中,给人以一种宁静的感觉,而其实左右两边的建筑在形体上完全不一样,这种对称感是由于眼前对称而又有些怪异的大堂建筑成为了绝对的视觉中心,而使人忽略了左右两边的建筑所引起的。

有人对苏州博物馆的入口及大堂建筑的怪异形式提出了质疑,在这里顺便谈谈我的看法,我觉的苏州博物馆的入口做的十分之妙。设计师并不满足对于传统形式的抄袭模仿,而是努力去提取传统建筑的本质性的东西。传统的中国建筑清晰地反映了建筑的结构特点,并将结构作为建筑艺术的一部分,尤其是唐代建筑支撑屋顶的斗拱的暴露成为中国建筑艺术的一大特点。在苏州博物馆的大门形式的处理上,贝聿铭将木承重构件改为钢构件来支撑屋顶的重量,同时将这些构件完全暴露在人的视野中,体现出一种现代结构的美感。

现代主义建筑主要是一种讲究几何形体组合的建筑样式。而这个大堂建筑很明显是将苏州园林里的亭榭建筑作了解构处理,将其抽象成几何形体后进行了组合。甚至我觉得这种形式的出现是通过某种途径方法获得的,而通过这种途径得出的结果是未知的,并非是预设的,形式仅仅是过程的结果,而设计者似乎更关注设计的途径和方法。

苏州博物馆在形式上是具有统一性的,这种统一性不仅来自其自身内部的统一性,同时也与周围的园林建筑甚至是整个苏州老城区形成了一种统一。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走在苏州的老城区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建筑都是白墙灰瓦的底层建筑。老师说过所谓的有机建筑是指建筑与环境充分的结合,并且生长于环境中,换了其他地方便失去了它的存在性,如果以这个标准判断,苏州博物馆也不失为有机建筑的佳作。

空间的探讨

本人有个习惯,希望将最精彩的部分留在后面。而对于空间的处理无疑是苏州博物馆最精彩的部分。从总体上说苏州博物馆所要创造的是一个江南古典园林的境界空间,曾经有个学长和我说过,设计建筑是设计一种空间环境,但是为了达到你所要的空间效果不能堆砌手法,也就是说建筑设计要纯粹,苏州博物馆虽然创造出了丰富的空间,但他所用的手法并不多。总的看来,似乎是用廊道,墙体,和展室大堂构成了建筑平面的点线围成了面。这种外封闭形的空间形式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特点。我曾经分析过安藤的建筑,他的建筑主要是在封闭的建筑外形内创造出丰富的空间感受,其中以住吉的长屋最为经典,在面积十分有限的封闭的混凝土方盒子里,安藤创造了一种人与自然相互共生的空间。其实,日本文化出自中国文化,有文化上的共通处,因此日本建筑师在将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中国建筑师们借鉴。

先放下设计师在建筑细部的深思熟虑,让我们直接将目光放在整个建筑的核心部分――苏州博物馆的主庭园的设计上。可以说整个建筑都是围绕着这个主庭园设计的,主庭园的主体部分是一大片的水面,体现出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使人不禁联想起苏州西园中部园林的感觉。也许是因为贝聿铭对西园进行了一定的借鉴。从空间限定手法上来看,设置水面其实是一种水平空间的限定,它阻隔了人流,使视野阳光,空气保持畅通。在水面上,贝聿铭点缀了一些假山,设置了平台,设置了穿越水面的通道。作为整个建筑的主体部分,设计者并没有将一切好的手法都用上,一片水面,一座凉亭,一条通道,几座假山,如此而已,令人感觉设计者受到了极简主义的影响,但是当你真正置身其中时,你会有一种灵魂受到净化的感觉,萌心自省发现的确,外面的世界太纷乱,自己的内心太躁动,而在这里心里才得到了一丝清静。这里蕴含着一种隐士的文化和哲学,让人去感悟,去体味。在我选的照片上,爷孙俩沐浴着夕阳,静静地坐在水边,这也许就是贝聿铭想要创造的一种境界。说了这么多似乎有点跑题了,又似乎有些不专业了,但其实,我觉的建筑并非都是理性的,都是专业的,很多时候建筑寄托着创作者的感情,希望能与非专业的人产生一种共鸣。

在一号展厅建筑师将主庭园的景色引入室内,并通过一定的窗户处理使之成为展厅的一幅壁画。最绝的是在大堂(建筑参观的起始)和主庭园两个空间之间设置的平台空间,设计者的意图是在建筑参观的起始便让人们在这个观景台参观建筑最精彩的部分,激发游人对建筑的兴趣,但这个平台仅仅是一个观景空间,没有交通空间进入主庭园,有种可望不可即的感觉,这种空间蕴含了东方文明的含蓄,说不清道不明。记得在旅馆设计中,我采用了这种空间组织方式,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以上两例是想说明其他空间与主庭园的关系。这无疑是此建筑手法上的精彩之处。从平面图上可以看出,各个空间与主庭园空间的连接都采用了过渡空间将其连接,这让我想起了专业课上老师的一段话,两个大空间的连接不能太生硬,需要第三空间进行过渡。

进入大堂后往西走,在西廊的尽头有一处收头,被称为莲花池。对于这处空间的设计网上的网友给出了高度的评价,有网友甚至称它是这座建筑中最精彩的部分。当我进入这个空间时也的确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精神不觉为之一振。当然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对于空间的好坏做出评判就足够了,但对于我们来说,分析空间好的原因似乎更加的重要。这个空间其实是一个垂直交通空间,三层通高,这种尺度按理说是体现一中宏伟的感觉,而我却感觉自己站在高山之巅,呼吸着新鲜空气,心旷神怡。贝聿铭在楼梯的前方做了一面景观墙,一股清水沿着墙上设置的沟渠静静地向下流淌。可以说在这个空间里贝聿铭同样没有运用太多的空间处理手法,但他将光,将水,将水声引入到了空间中,使空间质显得十分的丰富。再加上对楼梯精细的处理,整个空间既体现着一种中国传统的安宁之感同时又有浓厚的现代气息。

从构图的角度看,多样统一的建筑形式,内向的空间营造,已经使苏州博物馆成为美学上的经典之作。但在此之外,贝聿铭还赋予了这个封刀之作更多值得体味的东西。如建筑空间感的营造,建筑哲学的体现,及对现代建筑与中国传统相结合的探索。

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并想以此结束我的漫想。我觉的建筑设计是一种灵活的创新工作,对于建筑来说只要能提出一种更好解决问题的方式,一切形式空间皆有可能,难道真的一定要将所有的建筑都套上向心式,长条形,放射性,以及垂直限定水平限定这样的帽子吗?也许有一天,这些所谓的经典构图原理会成为建筑发展的束缚。而现在,已经有不少的建筑跳出了经典构图的原理,比如蓬皮杜中心,假如我们再用韵律,对比,微差,多样统一去解析它,会不会已经不合时宜了?

---------------------------------------------------------------------

作者:

1.魏青 186-9157-8326 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西安市未央区文景路58号

2.曹瑞 158-2958-1372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西安市未央区文景路58号

3.侯军超 186-8293-6462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西安市未央区文景路58号

上一篇:论房产评估的创新探索 下一篇:城市轨道交通减振垫\钢弹簧浮置板减振降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