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糖尿病,要加倍关心你的脚

时间:2022-08-14 02:00:34

张大爷今年63岁,有十多年的糖尿病史。前阵子一次不小心擦伤了右脚趾,由于不是很疼,只是破了而已,他也就没太在意。然而,大约半个月后,原来的小擦伤不但没结疤,还逐渐扩大,开始化脓,溃疡,发黑。到医院后经诊断为糖尿病足坏疽,恐怕要截肢。最后,经过将近两个月的治疗,才勉强保住了脚。

截肢几率比普通人高15-40倍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刘超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糖尿病足是最常见,同时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出现,如不能早期预防、及时正确全面地治疗,预后较差,最终结局是溃疡、截肢。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20%的糖尿病患者会遭遇糖尿病足。而每年的非外伤截肢患者50%以上是糖尿病患者,与普通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机会要高出25倍~40倍,全球平均每30秒钟就有1条腿因为糖尿病而被截掉。但如果积极处理,降低足溃疡的发病,85%的截肢是可以被避免的。

鞋子不合脚会引发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综合因素引起的下肢麻木、疼痛、感染、皮肤变黑、溃疡、伤口不愈合、肢端坏死等病变的总称。一般与以下几方面病变有关:神经病变(失去感觉)、血管病变(肢端缺血失去活动能力)、下肢溃疡形成和感染等。其中神经病变、缺血和感染是最重要的三大因素,可单独存在或与其他因素合并存在,但各个因素起作用的大小因人而异。

而在引发糖尿病足的各种诱因中,物理因素也占了不小比例,如:洗脚水太烫、穿不合适的鞋袜、修剪趾甲不当等。如果生活中能够注意避免这些引起脚损伤的因素,许多糖尿病足可以避免。

留意足部的痛觉变化

那么,如何才能及时发现糖尿病足病的“苗头”呢?刘超说:其实想尽早发现糖尿病足,糖尿病病人可以多注意来自足部的“痛觉”。神经病变是引发糖尿病足的重要因素。它最常见的表现是痛觉异常,包括痛觉过敏和痛觉消失。所谓痛觉过敏,有的患者表现为下肢远端为主的疼痛和感觉异常,如麻木、针刺感、蚁行感等,严重的患者连皮肤接触裤子都有难以忍受的疼痛。另外一种糖尿病神经病变突出的表现为痛觉消失,这些患者无论怎样都毫无感觉,乃至发生足溃疡,甚至足坏死。

控制血糖是治疗关键

刘超说:控制血糖、有力的抗菌治疗和正确的局部处理是治疗糖尿病足的关键。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质量。另外,刘超也表示,对糖尿病足还是应以预防为主。

1保持足部卫生。每天洗脚泡脚,但之前一定要用手量水温,切忌用热水烫脚。洗净后,应用干毛巾轻轻擦干,包括足趾缝间,切勿用粗布用力摩擦而造成擦伤。

2检查足部。要检查足跟、足底、趾缝,有无溃破、裂口、擦伤和水疱等。如有足部皮肤颜色改变、温度改变、感觉异常、趾甲变形等,要及时就医。

3避免穿过紧的鞋。夏天时不能穿露出脚趾的鞋及高跟鞋,更不能赤脚外出。选择透气性好的袜子和布鞋,并保持干燥、清爽。

4忌烟酒,对防治血管和神经病变有益。

5寒冬时切忌用热水袋、暖水壶或电热毯保温,以免足部烫伤。

刘超提醒糖尿病患者,现在入夏了,光脚的机会比较多,脚部易被刮伤等,而蚊虫咬后瘙痒,皮肤被抓破后容易感染,伤口不易愈合。所以尽量不穿暴露脚趾、足跟的凉鞋,切忌因贪凉赤脚行走。

上一篇:巴菲特能闯过前列腺癌这一关吗 下一篇:靠避孕药“躲”经期,竟致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