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作区马铃薯品种抗病性田间试验

时间:2022-08-14 11:38:49

为筛选出适宜定西市旱作区黑膜膜际垄作深播栽培所需的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马铃薯品种,对引进的5个马铃薯品种进行对比研究,以期为马铃薯品种更新换代提供后续储备和技术支撑。

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材料

供试马铃薯品种为陇薯3号、陇薯10号、陇薯7号、青薯9号、新大坪(CK)。

2.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镇李家堡村,试验地为旱川地,肥力中等,地力均匀,土壤类型为黑垆土,海拔1946m,年降雨量400mm,常年有效e温2239℃,常年无霜期139天,前茬作物玉米。

3.试验设计与方法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处理,处理1:陇薯3号;处理2:陇薯10号;处理3:陇薯7号;处理4:青薯9号;处理5:新大坪(CK)。每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40m,采用黑色地膜全膜双垄沟垄作侧播种植模式,种植密度3000株/667O。覆膜前结合整地亩施马铃薯专用肥60kg,其他田间管理同当地大田。生长期间调查各品种物候期,在开花期、收获时调查病株数,统计田间病毒病和晚疫病发病率,每小区随机选取10株进行调查。收获时按小区单收计产。

4.统计分析

数据通过Microsoft Excel和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各品种物候期表现

由表1可见,各品种均比对照新大坪出苗期均推后4-7天。陇薯3号和陇薯7号出苗最早,较对照推迟4天,其次为陇薯10号,青薯9号出苗最迟;各品种生育期均比新大坪(CK)延长13-16天,其中陇薯3号、陇薯10号的生育期最短为122天,青薯9号最长为127天。

2.不同品种病害发生调查

开花期新大坪的病毒病发病率最高为27%,其它各品种发病率较新大坪降低,为13%-7%,而青薯9号没有发生病毒病。收获期新大坪病毒病的发病率最高为20%,其余为13-17%,青薯9号发病率最低为10%。

开花期新大坪的晚疫病发病率最高为27%,其它各品种发病率较新大坪降低,均为13%,而青薯9号没有发生晚疫病。收获期新大坪晚疫病的发病率最高为20%,其余为13-17%,青薯9号发病率最低为10%。

3.不同品种产量表现

由表2可见,青薯9号的产量最高为2036.8 kg/667m,比新大坪增产52.75%,其次为陇薯10号,产量为1725.1 kg/667m,较新大坪增产29.38%,陇薯3号产量最低。

4.方差分析

经对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见表3),区组间差异不显著(F=1.23< F0.05=4.46),处理间差异极显著(F=29.8>F0.01=7.01)。进一步通过新复极差法对处理间差异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青薯9号与其他各品种产量间差异极显著,陇薯10号与其他各品种产量间差异显著。

三、结语

1.各品种病毒病、晚疫病发病率均较对照新大坪降低,青薯9号病毒病、晚疫病发病率最低,抗病性最强,其余各品种也有不同程度的抗病性。

2.相比其他品种,青薯9号的产量最高,抗病性最强,建议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陇薯10号也有较好的抗病性和增产效果,可以搭配种植。

上一篇:仔猪贫血病诊断与防治措施分析 下一篇:幼龄油茶行中套种特色辣椒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