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香江有风景

时间:2022-08-14 10:28:58

香港有街名摩罗,缘何起如此诡异的名儿,我懒得去考证。只是它是我寻常常去之所在。一般古玩行中人俱知其性质。听老辈人说,它以前是有地摊儿的,是否有鬼市儿,我没再追问。大略广东南方之性格习俗自与中原有不同,那条小街便亦有了自己的做派与潇洒的路数。

其虽逼仄,或者的,还有几分惭愧,与周围的中环的摩登,仿佛差得了一个世纪,可它有文化,一份纠结的,迷醉的,似乎还恍恍惚惚间有你依稀可辨认的那个曾经。尤其是黄昏时分,家家户户铁皮棚子焦急着打烊,店家努力勉强撑住那最后一丝发财的欲望,生怕稍一松气儿,艰辛就将自己牢牢钉死在那无以翻身的铁门板子上。我缓缓踱步,看着人生旅客的奔忙,想着生命正如同了那抹光彩,渐行渐远。踏上石阶,文武庙中缓缓飘来的香火味道不经意间就钻进了身体,这条小街便也就此钻入了我的记忆。

摩罗街,打它诞生起,断然就没少了各路名流的践踏,还有着世界各色言语的嘈杂交融了香港最底层讨生活的阿叔阿婶们的腔调。香港是旧上海的浓缩吧,摩罗街呢?便极有可能就是挤在了繁华摩天大厦间委屈了自己的巷陌里弄,却又挣扎着做起来小买卖儿。是了,那短小的所在,处处流露出香港人的压抑与勤奋。它注定是条有故事的街,一如它原本定然也是青石板铺就,现而今被洋灰水泥重重地抹去,它的有朝一日的消亡,势必连同它曾有的那一串串往事,变成遥远美丽而模糊的回忆。在这条街上,我从未淘换到过所谓的“老鼠货”,却认识了一个人。

他叫牛奶仔。同好事者打听过他名字的来历,那人也说不太清,只知他“老豆”从前就是这条街上混的,靠摆地摊儿卖捡来的二手货为生。后来子承父业,牛奶仔在他爹干不动的时候接上了火。他应该是摩罗街地界儿上现而今唯一撂地摊儿的主,所售之物有捡有买,品种门类五花八门。二手电器、老唱片、旧衣物等等,时不常露几件让人瞠目结舌涎水直流的好玩意儿,比如名牌金表、高档时装、古玩钻饰……可他出摊儿不在凌晨也不在白天,却在黄昏六点钟店铺打烊时分,而且比工人上班儿还准时。如若某年某日的某一个黄昏,久等的人们翘首企盼仍不见其踪影,便会有消息灵通人士告知众位“乡党”他来不了了,因为没收到货。我亲见过他派朋友来,可能是个相貌粗鄙的老头儿,抑或相貌同样粗鄙却又怪诞的老女人。人们偏不信,久久不肯散去。便听到了各种的诅咒谩骂、唉声或者叹气。牛奶仔是摩罗街人生活的一部份,不管你信不信。他的出现与否,我有时感慨决定了一部份人一天中最后那点儿时光的喜怒与哀乐。他是最普通的那种一年四季打赤脚穿拖鞋的香港邋遢汉,短小精瘦,贼眉鼠目,自上而下从不打理也懒于收拾,永远拉着堆满大大小小编织袋的双轮手拖车急匆匆地由远及近,待到众人面前,将车仔往垃圾箱旁一靠,“哐啷啷”将货物倒满一地。边倒还边嚷嚷:“丢雷老母,唔好抽(别乱翻)啊!”恶狠狠瞪向那个正手忙脚乱头冒青烟挑拣东西的人。每当这时,跟他关系近的,抑或前番借了钱给他的,回一句:“丢雷老母。”他狡黠地笑笑,嘴里又不干不净地慢慢摸出根纸烟点上,心满意足地看着里外三层挤破脑袋顾不得斯文的各位爷在那儿争抢,鬼知道他心里想些什么。人们爱他,爱占他的便宜。在摩罗街,小古玩商能足不出户从牛奶仔那儿捡到便宜象样货。多年后我明白,他是个极聪明的人,收到新货后,首先会拿给出价高的客户,之后一级级往下,摩罗街是终点站,若再卖不出,便全部扔掉。即便如此,还是不断传出牛奶仔卖漏东西的传奇。十年前,我从他手里买到杨凤年制竹节式牵牛花口紫砂兰花盆。那天天色已晚,牛奶仔把它靠在公共垃圾桶旁,我看见雅致,又是老物件,便给了他十块钱港币。回到家清洗时底部赫然“杨氏”、“凤年”两方小圆楷书章及一小撇竹叶,竹叶着成蓝色,塑得典雅隽秀极了。整器用料为紫泥之黑星砂,此种泥料,早没了。2011年保利春拍,“思源堂”专场(“思源堂”为英国资深收藏家Anthony Hardy先生之堂号,其藏品多数购自知名拍卖行及老牌儿古董商,所藏青铜器较有名)有一对儿竹节式紫砂茶叶罐,同我所藏兰花盆所用工艺一模一样,最讨巧的,是那两方杨凤年小印章亦钤于其上。

我藏有一把指弹吉他,七十年代日本的Morris,全手工制作,音色醇厚,线条疏朗。当年从牛奶仔那儿一百块港币购得。它与我同岁。

前几年牛奶仔卖掉一块儿劳力士满天星,就在摩罗街,被戴眼镜儿的“的士佬”捡了大便宜。那家伙每天总比牛奶仔早去半小时。当时他给了牛奶仔不到两百块,转手卖了八十多万港币。

一位开店的朋友告诉我,牛奶仔在摩罗街连钻石都卖过。他每月至少赚几万块,生意好时,十几万也是有的。可惜,都被他抽大烟了。最后我那朋友感慨,说见过抽大烟的,却从没见过这么勤奋的抽大烟的。

三年前,我回大陆发展。便有旧朋友不解我缘何回来?我说:“不喜欢那里,一是没有性格的天气,二是没有文化的人。”今夜想想,或许话过头了。亦曾听闻大陆学者指责香港,除了一个饶宗颐,香港根本就是文化沙漠。

有时,我就在想,一个人是否能听到别样的一种声音,取决于他是否情愿低下他自以为高贵的头颅去亲吻托举他双脚的异乡的土地。或许,首先认同,才有可能在像摩罗街、摆花街那样市井小民寄居混杂的小街道上,获得一种久违的,亦行将消逝的街坊们的亲切。

即便香江果真没有文化,至少该有风景吧。中环有家小小的楼上书店叫“流动风景”。牛奶仔整日里拉着他的破车四处奔走讨生活,不恰似一出“流动着的风景”吗?

杨悯于唐都旧居

上一篇:用良心判决:英法官强断暧昧《宫女》 下一篇:YBA与英国当代艺术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