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理学课程实验课教学体会

时间:2022-08-14 09:15:50

植物病理学课程实验课教学体会

植物病理学是植物保护学专业的主干课,其实验课在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植物病理学实验课开课过程中的探索产生了一些教学体会,以期为相关教学工作提出借鉴。

植物病理学实验课教学体会作为植物保护学专业的主干课,植物病理学是研究植物病害的病原、发生、发展以及防治的一门应用学科,也是一门具有较强理论性、实践操作性的学科,其实验课的开出率应占总课时的30%,这足以说明实验技能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为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植物病理学实验课的基本操作技能,加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实用型”的人才,笔者对植物病理学实验课的改革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也有一些体会。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作物病害的种类和数量随之变化,许多新病害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多种先进、便捷、快速的植物病害研究方法也应运而生,传统的实验课教学不再适应“实用型”人才的要求。创新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潜质,开发这种潜质应当是教育本身必须担负的功能。因此在实验课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的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与学生共建课堂,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培养“实用型”人才,适应于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在此,笔者曾针对耕作学试验指导书中的部分章节实验课的教学进行了探索性的尝试。

一、探索方法

我们选择了同年级的两个班为实验对象,以实验一植物病害症状的观察为实验内容。对照班级按传统方式组织教学,实验班级教学重点按以下程序进行。

1.课前预习在每次实验课的前一天,将实验内容布置给学生,让他们明确实验课的目标,提前预习从理论上掌握要领,初步熟悉切片制作的具体过程,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实验中的盲目性。

2.让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和参与下自己准备实验,操作之前让学生按要求陈述实验方法及操作要领,然后让同学们进行必要的补充和纠正,同时也达到了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以便及时给予辅导,师生双方积极互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这样的形式使上台讲解的学生必须有充分的准备,其他学生听得认真,讲台上下距离拉近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达标教学以2~3人为一实验小组,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实验。如同一实验题目用不同方法徒手切片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然后进行比较;或两个实验小组为一单位,每一组使用一种条件进行切片制作,互找缺点,纠正错误,既加强了学生们互助合作精神,又加深了学生们的感性认识来达到技能目标。

4.完善考核利用抽样考核的方法检验达标情况,每一章实验完结,利用一次课进行抽样考核。根据实验操作的重点、难点和操作要领,拟定评分标准,将标准向全班学生公布,抽部分同学参加考核,其它同学进行评分,进一步强化了规范操作,达到技能目标。

二、结果

以考评分和抽查实验报告为依据,每章节的实验课完毕,每班抽4个实验小组参加考核,全班同学根据考核评分标准给他们评分,取其平均值;实验报告取全班平均值,将实验班和对照班加以比较。

三、体会

1.通过课前预习,让学生自己讲解实验方法及其要领,充分发挥了学生对学习的主观意识。同学们互教互学的形式,使他们在听讲的过程中必须分析、考虑对方讲得是否正确,这样增强了他们对事物的判断能力,扩大了知识面,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知识的“探索者”。

2.在考核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分析能力。同学们都说:“自己制作临时玻片标本时不觉得,看别人做时总有不正确的地方……”说明通过考核,使同学之间能以“照镜子”的形式观察别人看自己,强化了规范操作训练。同时实验班的同学们在考核中,不是以紧张的心情来参加考核,而是主动要操作,通过这样的形式增加了同学们的动手机会,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发现问题,归纳出解决问题方法、规律。

3.自主探索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探索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从事探索活动的机会,力争使我们的学生具有适应新时代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品质。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增加实践性教学、师生互动教学,转变教师独讲为学生自主探究阶段,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发现问题,归纳出解决问题方法、规律。让学生运用自己找到的方法、规律加以应用而强化了知识的落实。在实验教学中,要逐步消除过去教学工作中的种种弊端,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我们要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大胆改革创新,不断地进行深入实践、研究、探索,要在一堂实验课中让学生体验整个教学过程,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王斌,但红侠,朱天生,等.《园艺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0,22(1):118-120.

[2]司淑梅.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3]齐绍武,刘逊,屠乃美.构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J].高等农业教育,2001,118(4):56-58.

[4]高小宁,黄丽丽,谢芳琴.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8,(3):7-10.

[5]张笑宇,胡俊,景岚.《农业植物病理学》高效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2).

上一篇:双管齐下提高英语短文阅读效率 下一篇:大学英语课改下教师素质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