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妙,让初中数学学无忧

时间:2022-08-14 06:52:03

方法妙,让初中数学学无忧

【摘要】 中考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数学是考试科目中的重中之重. 初三数学的学习属于整理总结,将知识系统化的过程,提高学生中考成绩的关键时段,初三数学的教学也是教师传授系统化高效化的学习方法的重要阶段. 俗话说:“饮水思源”,这也适合于数学的复习. 数学的复习离不开教材,必须回归课本,离不开“双基”,稳扎基础,搞好三轮复习,综合运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拓展能力和迁移能力. 【关键词】 中考;数学;双基

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工.”初中数学的复习工作是个很重要的关口,考试成绩的提高依赖于复习方法的高效运行. 所以说,打好这一战,必须讲究战术. 如果说初一是培养学习数学兴趣的基础阶段,初二是积累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技能阶段的话,那么初三就是一个巩固和总结的阶段,换句话,初三是一个复习阶段. 一般说来,初三第一学期就已把一册至六册的教学任务完成了,但是由于平时的学习与总结应用存在一定的脱落问题,所以初三的主要任务是将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总结,使之系统化、规范化. 不论如何,所有的考题都扎根于课本,是课本知识的扩展和延伸,是课本习题的变身. 因此,砍柴前也得磨好刀,只要刀够锋利,大树也为之倾倒.

那么,如何才能让初三数学的复习高效率化呢?我认为,可从教材出发,回归课本,结合考点充分挖掘教材,让教材的知识点与考点联系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复习无忧.

一、捞稳基础,再攀高峰

据统计,中考数学的基础分占80%,提高分占20%,比例显示,基础题是中考成功的关键,掌握基础知识,做好基础题,在基础题稳固的基础上寻求提高的路径,绝对是事半功倍,这也是历年来中考成功的经验之谈. 人们常说:“基础题零失分,爬坡题夺高分.”这道理也与爬台阶一样,只有过了底层才能到达更高一层. 但是有些人就是好高骛远,希望在短时期内找到捷径能够有巨大的质的飞跃. 殊不知,爬坡题虽然高分但很费时,弄不好所有努力还会打水漂. 不会走就想飞的人最后摔得很惨. 总之一句话,吃透教材,回归课本,务实基础,再攀高峰,方能笑到最后.

我认为,务实基础,重在讲究方法. 第一,提高自学和归纳能力. 初三学生在经过十几年的学习后已经具备自学的能力和条件,在没有教师的环境下能够自主学习. 自学归纳首先从单元开始,将本单元内学过的基本概念、定理、规律归纳整理,使之系统化,并找出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若能变成一个知识网络,那将会一目了然. 然后勾画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热点. 其次以册为单位,将一册中的单元互相联系起来,同样勾画出重点单元、重要考点的布置区,有针对性地复习. 每册书都弄一个知识网络,用红线将重点突出,以便复习使用. 如此类推,每册书都有一个完整大体的知识网络,重点复习的单元知识点一目了然,寻找相关知识点也不费时. 第二,与老师交流方能查漏补缺. 老师是中考这艘船上的总舵手,掌握着船运行的总方向,有问题找老师能“见贤而思齐”,查漏补缺,将知识点更加完善、更加系统地进行对照和联结. 这样一来,一直孤立、松散的、忽视的知识点能够重新得到重视,并与知识网络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更庞大、系统、完整的网,并可以在量的积累下达到质的飞跃. 第三,既然要回归课本,除了掌握知识点外,更重要的是吃透课本的例题. 教材中的例题是数学教育专家们和前线教师们智慧的结晶,非常具有权威性,它是我们复习过程中的一块重要垫脚石,只有踩稳它,才能继续走得更远. 因此,对待例题要细细斟酌,加以研究,总结解题方法,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知识点与问题的考察联系在一起,总结出一定的解题规律“此类问题此样解”. 吃透例题就能稳扎基础,即使泰山崩于前也能安然若素,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最后,多练善总结. 实践出真知,在掌握足够的知识点的基础上,只有通过练习才能检验知识点的巩固程度. 精选一本内容好、习题精的复习书,在解题的过程中提高解题的速度,锻炼解题的思维和技巧,并在解题中将所学的知识点深深扎根于脑海中. 当然,不是做越多题越好,不是历经百战就能越战越勇,题海战术虽然能锻炼做题的速度,但是费时,很有可能做一些重复无用功. 所以说,多做题不如精做题,一题多练几遍多想几遍,尝试不同的方式解题,善于思考,亦能找到做题的乐趣和尝到其中的味道. 从一题中悟出解题规律,从一题中提高解题能力,从一题中反思自己的不足,在一题的精练中进步,运用好以少胜多的做题战术,助你数学更无忧.

二、贵在坚持

方法再妙,没人去合理实施也无济于事. 一个人的心态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行为影响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面对中考,保持一颗平常心,乐学好学之心面对考试,才能笑得最灿烂. 心态良好的学生若能坚持巧妙的复习方法,定能在考场上迸出智慧的火花.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复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它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能完成. 俗话说:“做一件好事容易,坚持做好事却是一件大难事. ”同样,一天复习讲究好方法很容易,但若是天天都要如此恐怕很少人能做到. 坚持实属不易,但任何事情若是简单也就没意思. 正是因为坚持不易,能坚持下来的人通常是走向成功的那个人. 因为中考考验的不只是学生的解题能力,还考验学生长期生活在学习重压下如何完善自我的能力. 所以,只有在好的方法的指导下,将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计划变成习惯,这样基础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解题能力得到提升,思维能力也会跟着提高,学生才能适应考场上的千变万化,以不变应万变.

上一篇:从细处入手,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 下一篇:探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回归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