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宫 第1期

时间:2022-08-14 04:40:56

风景区新建迷宫一座,外呈正方形,四角各建一个小亭。从入口进去走到出口,必须经过这四个亭子。游人上亭盖章为据,出来后凭四个章印可得纪念品一份,增添了游玩乐趣。余携妻儿进去,左转右拐,进退返复,不得要领,屡屡碰壁。望着到达亭子上的大人孩子,不禁赧然。

想想我们有些城镇的中心地段,繁华区域,有一些高楼大院,或威严庞大,或幽深难窥,门口挂着“某某办公室”“某某局”的牌子,不就是我们社会迷宫中的亭子吗?人人可见,而要进去很难;请坐在那里的人盖个章,签个字,履道手续办件事则更难。有时难于上天,困于摸黑。哪怕是一墙之隔,门洞相望,“谈笑之声相闻”,也要来个九曲十八弯,绕几个大圈子,折腾无数个回合,方能进得门去,犹如“咫尺天涯”。

这迷宫是如何形成的呢?科员到科长,科长到局长;村到乡,乡到县,县到市;这是“程序”。但如果有人在程序上建造一些死胡同,闷巷子,绕些弯子,卖些关子,架设一些“此路不通”“严禁驶入”的牌子,拉几道讨论讨论、研究研究的帘子,就形成了迷宫,专供“问题”摸索。

这种迷宫里岔道枝生,绝路密布,盘根错节,复杂多变。可不像游戏迷宫,线路固定,记熟即可。科学家也证明,不管多么复杂的迷宫,只要坚持靠右走,就一定能走出去。社会迷宫则不然,它是变动的,衍化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比如有些机关内部,人与人,科与科,上与下,此与彼,昨与今,都暗生枝节;局长、主任身上,性格,脾气,情绪,爱好,品德,修养,习惯,水平,都藏有岔道。水无常形,文无定法,阴晴难料,风雨不定,随时都有受阻被隔的可能。这里行的,那里不一定;上午可以,下午也许不可以;此部门通过,彼部门反对;下属点头,领导摇头;文件能行,实际不行;说起来可以,干起来不可以;你是法人,他是法人他爹,是老子局、婆婆办。更有人官气十足,僚气万分,权术娴熟,手腕高明。一如齐天大圣,手捏如意棒,指天画地,时圆时扁,时大时小,时宽时窄,时快时慢,时高时低,指东打西……叫你左奔右突,晕头转向。某商场申办一扩建项目,在此类迷宫中折腾年余,盖章200多个,还未走出门洞,即为佐证。

再观迷宫中,茫茫然如我者多也。大家认真了一会儿,便寻求捷径,投机取巧。有翻栏而过的,有托人代劳将票辗转送上亭的,五花八门,叽叽喳喳,灵性相通,万水同源。

而那些在社会迷宫中钻过几回合的人们,自然也吃一堑长一智,“聪明”起来,钻天拱地,拿“程序”开刀,向“规则”叫阵,朝“亭子”强行突破。例如:公开活动不行,搞地下活动;正面不能前进,侧面找缝隙;白天不行,晚上行动;办公桌上不好谈,酒桌上谈;人多了不好说,单独暗示;机关不成,还有家里……用“手榴弹”炸,用“炸药包”轰,用酒来灌,用钱来塞,用攻关小姐攻,煽枕边风去吹;你好吃,我请客;你好玩,我买票;你好吹,我来拍;你跳舞,我找伴;你阳春,我白雪;你认真,我正经;你庸俗,我低级;你歪门,我邪道。非把迷宫炸开一个缺口,攻出一条通道不可。

可怜硝烟过后,突破之处,规章伤痕累累,制度残缺不全,程序东倒西歪,谁不痛心疾首?

·“得利斯杯”多味斋杂文有奖征文·

上一篇:放下一颗悬着的心 下一篇:走出人体洗涤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