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鹅》与“自我分裂”原型分析

时间:2022-08-14 03:38:04

《黑天鹅》与“自我分裂”原型分析

[摘 要] 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将心理学的原型理论应用到文学领域,主要探讨文学象征的原型意义和 “叙述程式”及其相互关系等内容。本文主要采用原型批评的方法对影片《黑天鹅》的主题、人物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影片编剧将《圣经》和神话故事中的主题原型、人物原型和结构原型进行了加工,增加了新的诠释,并利用电影的有利条件,以惊悚片的形式呈现给观众。

[关键词] 《黑天鹅》;“自我分裂”;原型批评

西方许多作家一直以来都很热衷于自我探寻的主题,也创作了很多“自我分裂”的人物形象。电影《黑天鹅》的女主人公妮娜也是个“自我分裂”的人物。好莱坞女星娜塔莉•波特曼凭借对妮娜的完美诠释,在奥斯卡评选中艳压群芳,摘取第83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桂冠。《黑天鹅》还同时获得美国编剧工会和奥斯卡最佳编剧奖的提名。虽然《黑天鹅》是以电影的形式向观众们展现了一个舞者从白天鹅蜕变成黑天鹅的过程,但是与文学作品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本文主要采用原型批评的方法对《黑天鹅》 中的主题、人物和情节进行分析。

一、原型批评

1957年,加拿大文论家诺斯罗甫•弗莱在他的《批评的解剖》(Anatomy of Criticism)中提出了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在文论界引起轰动。几十年来,原型批评理论受到一批批新的理论的挑战,但仍然不能动摇它在文论届的地位。弗莱从神话入手将各家各派的文学批评纳于一个理论体系之中,使得整个文学批评成为一门独立的、系统的体系。它重视文学发展的连续性,使文学研究跨越文本、文化、历史, 从而成为一种具有宏观性的文学解读方法。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arl G.Jung)提出了“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这一概念。他认为,人类祖先的经验经过不断重复以后,便会在种族的心灵上形成所谓的积淀之物――原始意象,它们被保存在种族成员的集体无意识里,世世代代沿传不止,这样的原始意象就是“原型”。弗莱将这种原型理论应用到文学领域, 变成了文学意象。一个原型就是一个象征,一个意象,它反复在文学作品中出现,成为整个文学经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弗莱提出,原型批评不但要探讨文学象征的原型意义,还包括“叙述程式”及其相互关系等至关重要的内容。弗莱把文学叙述分为“浪漫型”“悲剧型”“喜剧型”和“反讽讽刺型”四种程式。

《圣经》和神话是西方文学的基础。西方文学作家们从《圣经》和神话中源源不断地汲取未经置换变形的神话故事和原型意象,它早已经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存在,因此想要全面了解西方文学必须先了解《圣经》和神话。下面我们就在影片《黑天鹅》中寻找《圣经》和神话原型。

二、主题比较

《圣经》是西方文化的基础,它作为一个神话原型系统,给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人类的救赎,这一源于《圣经》的主题原型在西方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只是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这一主题基本分为两种情况:人类受到魔鬼的诱惑而堕落经过忏悔得到救赎,或是没有忏悔而走向死亡。《创世纪》记载了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在蛇的引诱下,违背耶和华的命令,偷吃了“分辩善恶树”上的果子,导致“原罪”的产生,并使他们失去了伊甸园,后来通过忏悔改过得到了救赎。

《黑天鹅》也沿用了这一主题。主人公妮娜原本过着单纯、快乐的生活,她的世界里只有芭蕾舞,但是在竞争《天鹅湖》舞剧女主角的过程中,她受到“魔鬼”的诱惑而“堕落”,唤醒了自己体内的“黑天鹅”,使白天鹅与黑天鹅在自己身体里矛盾地纠结,最终走向了死亡。但是不同于以往此类主题的文学作品,影片《黑天鹅》不是着重突出于道德方面的善与恶、对与错的矛盾,而是侧重展现人对自身潜能的释放,潜质的挖掘。

三、人物比较

在各个民族的神话中都存在集善恶于一身的矛盾人物。罗马神话中守护门户的坚纽斯(Janus)拥有前后两头两面,能瞻前顾后,掌管着时间的起始。西亚地母神之一阿斯塔特(Astarte) 象征着“创造、维持与破坏”,她既负责破坏旧的世界又负责创造新的世界,同时她还掌握着死亡与再生的仪式。西王母在我国民间俗称为王母娘娘,在中国神话中是身份和性质最不明确的一个神话人物,也是一个掌管着种种对立的功能女神。传说西王母原是掌管灾疫和刑罚的大神,后逐渐女性化与温和化,在天上掌管宴请各路神仙之职,在人间管婚姻和生儿育女之事。楼陀罗是印度神话中的一个有明显善恶双重性的神,他在暴怒时会射箭伤害人畜,又擅长以草药来给人治病。这些神话人物也可以看做是“自我分裂”人物的最初原型。

《黑天鹅》中的女主人公妮娜到最后也变成了一个集“善”与“恶”于一身的出色舞者。她在舞台上可以准确表现出白天鹅的温柔、善良、单纯,有时又有点胆怯、脆弱;她还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现黑天鹅的邪恶、霸道、热情。在最后黑天鹅的演出部分中,随着妮娜在舞台上旋转,影片采用特技效果,使妮娜的胳膊上渐渐长出黑色油亮的丰满翅膀,并在舞台背景上制作出两个天鹅展翅的影子,大大增强了黑天鹅的艺术效果。

四、结构比较

《圣经》中有一种很典型的U型结构原型:乐园―犯罪―受难―救赎。《黑天鹅》的故事结构与此相似,但不完全一样。

(一) 乐园阶段

这时的妮娜完全处于白天鹅的状态,纯洁、高贵,但缺乏激情。她没有朋友,也没有正式交过男朋友,没有爱好,芭蕾舞是她生活的全部。28岁的妮娜,仍用粉红色把卧室装饰成公主的风格,房间里摆满了毛绒玩具。衣服也基本以粉色和白色为主。在妈妈眼里她仍然是个处处需要妈妈陪伴、事事都要妈妈照顾的小女孩。对妮娜过度保护的妈妈,甚至会为妮娜穿衣服,脱衣服。虽然妈妈对妮娜的态度有些畸形,但是这个阶段的妮娜却很习惯地让妈妈替自己打理一切,尽管有时不情愿,但是从来不反抗。这给妮娜营造了一个异常简单、宁静的生活环境,与夏娃在伊甸园的生活非常相似。在妮娜和妈妈的家里,除了大门有锁以外,其他房间都没有锁,妮娜经常在洗澡时需要用东西堵上浴室的门,防止妈妈突然进来。在这个家里妮娜和妈妈都没有任何隐私可言。同样地,在伊甸园中,夏娃与亚当吃禁果前,并不懂得男女有别,也不需要隐私了。

(二)受引诱堕落阶段

艺术总监托马斯就像是伊甸园里引诱夏娃吃下禁果的蛇一样,对妮娜百般“引导”软硬兼施,以成为“完美的舞者”来诱使妮娜吃下“禁果”。托马斯“引导”,或者说是“逼迫”妮娜努力寻找黑天鹅的感觉。为了让妮娜能展现出黑天鹅的激情、邪恶和女性魅力,并且摆脱掉自身的软弱,托马斯想方设法让妮娜从性的中感受这种情绪。先是让她自己回家,而后是自己引诱妮娜,让她进行模仿。在托马斯的压力下,妮娜在一点一点地接近“禁果”。她在家里的两次都没有成功。在莉莉的怂恿下,妮娜在酒吧里嗑药后,在幻觉中与莉莉欢好,这使她完全吞下了“禁果”。妮娜背上的抓痕从一开始两道小小的抓痕,随着妮娜体内的黑天鹅一点点地被唤醒,越来越严重,到最后钻出黑色的羽毛,表明黑天鹅完全占据了妮娜。妮娜扔掉了房间里的所有毛绒玩具,把音乐盒摔在地上,衣服的颜色也逐渐由粉色、白色过渡到灰色、黑色。妮娜的伊甸园没有了。

(三)受难阶段

妮娜吞下“禁果”,唤醒了体内的黑天鹅,在舞台上成功地展现出了黑天鹅,令托马斯十分满意。就像夏娃一样,妮娜也为偷吃禁果受到了痛苦的惩罚。她发现时常有“另一个我”出现在身边,先是裁缝量衣服时,出现在镜子里动手挠背的那个“我”;然后是,在练功房静止在镜子里不动的一个“我”;还有是她看到在后台的托马斯和莉莉竟然变成了魔鬼和“我”。对妮娜另一种痛苦的折磨是,她总觉得莉莉在想尽一切办法要替代她做女主角。排练时,看到托马斯的眼光不时地投向莉莉,妮娜觉得自己表现不够好,所以托马斯在考虑让莉莉来代替她。妮娜承受不了这种心理压力,去医院看望上一任的女主角贝丝,向她倾诉这种被别人代替的感受,贝丝却拿起刀子把自己的脸划得面目全非,妮娜惊恐逃开,没想到自己手中正拿着那把刀,并且满手都是鲜血,正是自己替代了贝丝,把她的生活破坏得面目全非。贝丝还阴魂不散地跟着妮娜回到家里。妮娜体内的黑天鹅迫不及待地出来,已经把妮娜变得疯狂。妮娜把想要进屋的妈妈用力地推出门外,并使劲用房门撞击妈妈把在门框上的右手;妮娜在化妆间见到了莉莉,对方嘲笑她演不了黑天鹅,此时妮娜气愤地把莉莉摔向镜子,并用镜子碎片捅死了莉莉。妮娜已经被体内的恶魔完全控制了。

(四) 救赎阶段

上帝示意亚当和夏娃只要忏悔改过便能得救赎。《黑天鹅》在这一部分的设计与《圣经》的原型结构不太一样。在成功演绎了黑天鹅之后,妮娜从自己身上拔出了原本捅到莉莉身上的玻璃碎片,意识到之前发生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幻觉。妮娜痛苦地哭泣。但哭了一阵后,妮娜坐在了镜子前,用粉扑擦掉脸上的泪,把自己打扮成美丽的白天鹅,表明她没有后悔,没有顾虑。妮娜在舞台上投入地演完了最后一幕,在最后的纵身一跃时,妮娜感受到了完美:自己是白天鹅和黑天鹅的完美结合。妮娜没有像夏娃一样,因为忏悔得到了救赎,她走向了死亡,但是死亡对于妮娜来说不是毁灭,而是她完美的终点。在这个终点她达到了每一个舞者都梦想做到的完美,所以妮娜没有后悔,她的脸上带着笑容。这也算是妮娜的一种救赎,她终于可以解脱了,不再因为体内白天鹅和黑天鹅的纠结而备受煎熬。

五、结 语

我们从《黑天鹅》中可以看到源于《圣经》和神话故事的主题原型、人物原型和结构原型,但影片的编剧们还将一些新世纪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时代元素融合进了影片,以惊险刺激的方式呈现给观众们。影片以人格分裂的形式将妮娜本性中的白天鹅和黑天鹅外在化,并利用特技效果将妮娜的幻觉和现实融合在一起,让人难辨真假,这增加了不少惊悚的效果。此外,编剧们模糊了“忏悔”的部分,让主人公在被受难后以死结局,而这种结局不是一种惩罚,而可以看作是一种救赎也可以看做是解脱,是影片对“救赎”的一种新诠释。

[参考文献]

[1][美]阿瑟•马克斯威尔.圣经故事[M].杨佑方,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2] 乔丽静.论19世纪西方文学“自我分裂”人物母题的特殊类型[D].兰州:兰州大学,2008.

[3] [加]弗莱•诺思罗普.弗莱文论选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4] [加]弗莱.批评的解剖[M].普林斯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57.

[5] 盛宁.“关于批评的批评”――论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J].外国文学评论,1990(01).

[作者简介] 梁军童(1977― ),女,山东济南人,硕士研究生,山东政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上一篇:从结构主义符号学的维度论电影的改编 下一篇:《一公升眼泪》中亚也的励志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