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人力资源角色定位的误区

时间:2022-08-14 01:20:44

走出人力资源角色定位的误区

步入21世纪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逐渐从默默无闻幕后登上了企业管理耀眼的前台。HR(人力资源)所扮演的角色也和企业经营绩效发生了越来越紧密的联系。然而在实际管理操作中,许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对HR的角色的定位含糊不清,常常陷入一系列的误区,造成HR系统无法顺利实施,因此不容忽视。

误区之一:HR是资源耗散中心,我们重要的工作是控制人的成本

随着经济学中“资源稀缺性”和“成本理论”等在国内的传播和普及,大家普遍接收了这样的观点:HR是资源的部门,企业在经济活动中为了使用“人”这种资源必须支付成本(价格),同时还要不停追加对人的管理、培训和开发的费用,由此HR被看成了一个资源耗散中心,HR的工作重心就是如何消减和控制人的成本。但这种观点现在看来是不完整的,是对HR角色的片面的辨识。

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的观点,所谓核心能力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他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的能力。也就是说,知识是提高并创造连续竞争优势的源泉。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曾估算物力投资增加4.5倍,利润相应增加3.5倍;而人力投资增加3.5倍,利润将增加17.5倍。如果企业有效地利用HR,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如何挖掘人力资本的潜力去实现经营目标,则企业产出效益将会呈指数级提高。作为知识和技能的“承载者”的HR不再是一个只会“花钱”的角色,而成为了价值创造直接推动者,是企业的价值创造中心。

误区之二:HR是企业制度的捍卫者,我们要充分维护管理当局的利益

有的HR演变成了一种较极端角色,即HR必须把企业的利益为第一,它代表了管理当局的旨意,主要使命就是替企业“管理好员工”,提高经营绩效。当劳资双方在工作保障、社会福利、薪酬等制度发生利益冲突时,HR会很自然最终站在法人的角度看问题和解决问题,成了管理当局利益的捍卫标兵。

按照美国日裔美籍教授威廉・大内的Z理论的思想:管理当局与职工的利益是一致的,两者的积极性可融为一体。在知识经济和激烈市场竞争时代,企业的利益和员工的利益是互为充分和必要条件的。企业最重要的财富是那些提供服务、创造和增加产品价值的人,而不只是管理这些活动的经营者或决策者。如今的员工也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更加关注个人的收益和成长,当一个员工觉得在一个企业,他的付出与成绩得不到认可、看不到自己的前途时,他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离开。因此,尊重员工,关注员工的需求和愿望,充分考虑员工利益,成为员工利益的代言人这才是新时代HR的自身形象。

误区之三:HR是客户“看不见的手”,我们不需要和客户直接沟通

“看不见的手”是西方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经济运行理论,在这里我们用来喻指HR缺乏一种“以客户为导向开展活动,与客户直接发生相互的作用”的意识。长期以来,人力资源管理文献和企业实际操作中讲究的都是如何“以人为本”的处理员工关系和利益,如何激励和培训员工。他们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仅仅停留在企业内部,不能有效的延伸和外化到企业外部,客户与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良好的互动关系被忽略了,让彼此看不见对方的手。

如果换一种思维导向,HR通过必要的市场推广、商务参观等将自己优秀的员工、精湛的技艺、高效率的组织行为展示给顾客或客户,不但能培养直线部门在建立长期客户关系,提高顾客满意度方面的技能,而且可以大大增强客户对本企业的信心和忠诚度。另外,客户还可以与HR直接沟通,提供有关工作分析、绩效评价方面详尽的、宝贵的信息资源。如某项职位的工作职责是否过于“狭窄”或“宽泛”从而给顾客造成不便或利益的损失?某个岗位上的员工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是否存在欠缺?显然这些信息对促进HR工作的完善是极为有利的。

误区之四:“战略伙伴”是HR最有效的角色

眼下“战略伙伴”成了HR最热门定位,几乎就是人力资源的代名词。在现实中企业往往被美好的“空中楼阁”所吸引,都希望将自己HR变成战略伙伴,一味的追求中长期规划和变革,然而他们连最基本HR工作都没做好,最终导致HR系统的低效和失败。

我们知道HR角色的真正价值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要员工满意,二是要企业满意。哪种角色最匹配目前企业内外部环境,最让企业和员工满意,就是最有效的角色。比如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民营企业重要的任务是能迅速占领现有市场,获取短期而较高的利润。此时只要求HR能按常规快速进行人员招聘、工资定级、福利安排等,充当执行专家的角色即可。就像足球队中的“守门员”。“守门员”是不需要主动出击的,是等着人来,避免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可见,无论从逻辑关系和企业的实际需求上,该种认识都是肤浅的。如果没有脚踏实地的角色进化,不把HR战略配合落实到具体流程中,甚至体现在HR工作的细节上,再好的战略规划也是空谈。

误区之五:角色定位的静止化、封闭化

许多人力资源管理者在HR角色定位上经常犯“画地而趋”的错误,把在某个发展阶段上所形成的成功角色看成是恒久实施的角色,把在某个企业行之有效的角色定位看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HR会有不同的要求。当企业经历艰难初创期,它对HR的要求就仅仅是行政上的支持,充当执行专家的角色;企业逐步发育成熟之后,需要HR为组织和员工个人提供人性化的管理,改善绩效,开发潜力,成为员工代言人;当企业处于变革和高速发展期,需要HR部门提供企业发展的最可信赖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变革,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竞争优势做出贡献,成企业经营者的良好合作伙伴。

正所谓“变则通,通则达”,未来的HR角色一定会是“随需而变”和多元化。既是受动者和追随者又是主动者和领导者;既是行政官和控制者又是战略家和经营伙伴;既是员工代言人又是咨询顾问。只有能够面向企业系统的、发展的、开放的HR角色,才会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大潮里处于不败之地。

上一篇:超市物流配送中心模式的合理选择 下一篇:企业怎样避免定单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