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烛之武退秦师》看春秋国君之形象

时间:2022-08-13 11:07:35

从《烛之武退秦师》看春秋国君之形象

先秦历史散文不仅保存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大量史料,还是我国叙事散文的源头。选自《左传》的《烛之武退秦师》是先秦散文中的代表之作。中心人物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最终化解了郑国的危机,充分表现了其胆、识、言诸方面的特点,历来受到人们的好评。次要人物郑伯、秦伯、晋侯,虽然着墨不多,却也是有言有行有情,寥寥几句,人物形象就跃然纸上,栩栩如生。显示了作者精湛的人物描写艺术。教学中我们如能适时启发引导学生 ,会让我们更好地去感受经典作品带给我们的艺术魅力。

先来看看郑伯,当秦、晋两国气势汹汹地围攻郑国之时,郑国可谓危矣,显然,与秦、晋两个大国抗争,无疑是以卵击石,而想办法化解危机,应该是当务之急。所以当佚之狐推荐烛之武时,郑伯立即抓住这一线希望“从之”,表现了一位君主决策的及时、果断。 就在事情即将顺利解决的时候,作者利用烛之武的牢骚“无能为也已”形成了一次波澜,尴尬之中的郑伯没有放弃,而是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将过错揽到了自己身上。至此,一个礼贤下士、从谏如流,勇于自责的君主形象跃然纸上,一般的教学中,师生能够分析于此就不再挖掘了,我在教学中启发学生们是不是还有别的理解,让学生们想一想郑伯和勾践有什么共同之处,得出二人都是事到临头才开始求贤的结论。同时引导学生品味他的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言外之意就是:你出去化解,是帮我的忙也是帮你的忙,你如果不肯帮忙,对你也没有好处。话里含有威胁的意味。再想一想秦晋攻打郑的原因――当年慢待重耳,可知郑伯是个目光短浅又自私的人,如今来求烛之武,也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罢了。这样一分析郑伯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了,我趁势引导学生看从郑伯身上可得出什么教训,启发学生思考,最后,得出了作为国君,既要礼贤下士,从谏如流,还要不断挖掘和重视人才,不要等到危机出现后再重用人才的结论。

秦伯,他在这场危机中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战与不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听烛之武之言则和;拒烛之武之言则战。我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用的“说(悦)”、“盟”、“使”、“还”四个动词,它们一是反衬烛之武劝说之效果,二是揭示秦伯决策之过程。虽然他先与晋围郑,后与郑盟,但这并不是说明秦伯是一个无主见的君主,因为秦伯的决策,完全是站在秦国的利益角度来考虑的,当他认识到与晋围郑,只会增强晋国的实力,而秦不会获取好处时,立即决定与郑盟,形成了秦、郑围晋的有利形势,而秦、晋之盟也就自然瓦解了。我们看到,作者笔下之秦伯,是一个善于决策、善谋利益的君主形象。

最后来看晋侯。郑国这场危机,就是由他发起的。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向外扩张,争夺霸权,晋文公还忽悠秦伯一起攻郑,其实是想让秦伯看得见吃不着,但是偏偏中途杀出了个烛之武,偏偏中途秦伯就改变了决策,于是事情就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弱小的敌人有了坚强的后盾,到手的利益不翼而飞,晋侯无疑成了最大失败者。 这时,我让学生读最后一段,“子犯请击之(秦)”,事情又起了波澜,秦晋关系顿时紧张起来。我让学生们讨论一下晋文公,他为什么没有采纳子犯的意见击秦军呢?有的学生说因为重耳重义气,讲究仁义,“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我说,“不错,这是原文,还有没有扩展的?我们历史上还学过重耳“退避三舍”的故事,看看对你们有没有启发。”并大致讲一下这个故事,说后来晋楚果然交战,晋依照诺言退了90里。但名义上如此,实际上是诱敌深入的策略。

学生们一下明白了,说“我知道了,‘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不仁、不知、不武’都是冠冕之词,根本原因是秦郑已经联盟,晋怕腹背受敌,所以讲了一番大道理。

我及时肯定他们分析的好,看到了实质。不过不能说全是借口,还是有感恩的因素的,但不起主要作用。如果“击之”,即使取胜,也会损兵折将、元气大伤,从而丧失争霸的实力与机会,何况胜算的把握并不是很大,结果只能是一败再败。所以晋侯以“不仁”、“不知”、“不武”三个理由明智地拒绝了,避免了晋国遭受更大的失败。既表现了一个君主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又显示了成霸业者应有的隐忍不发的胸怀和随机应变的谋略。

作者正是通过人物的言、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为我们展示了三个性格各异的君主形象,这些人物在作者漫不经心的信手涂鸦中,带给我们的是视觉和心灵的双重享受,作者独有的功夫也使这些边缘角色能够在读者的脑海中长存,同时,也让我们再次感受了先秦文学的艺术魅力。

上一篇:音乐欣赏课品鉴 下一篇:浅谈高校研究会在研究生日常教育管理中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