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的软制裁

时间:2022-08-13 10:30:36

2012年1月,欧盟经过多次争论与协商,最终就禁止进口伊朗石油达成初步协议。由于伊朗是石油输出组织第二大产油国,欧盟则是伊朗的第二大石油出口市场,伊朗每天要向欧盟市场提供45万桶原油,此举不仅对伊朗的石油出口构成严重影响,也对全球能源市场稳定和处于下行的世界经济带来更多不确定因素。

欧盟各国对能源的进口依赖程度很高,其需求的50%依靠进口。能源消耗量大,自给率低,产量仅占世界原油产量的4%,而需求却占到世界的18%。

据欧盟《能源绿皮书》估计,未来20年欧盟能源需求量将增加20%—25%,而自产量将下降20%,到2020年欧盟对一次性能源进口的依赖将扩大到65%,其中进口石油的比例可能约为90%,进口天然气约为65%。

欧盟委员会认为,“假如欧洲人不改变现在的能源生产和消费观念,到2030年,欧盟将有70%的能源依赖进口,其中石油消费的95%依靠进口。对进口能源的依赖将构成对经济、政治和环境的诸多威胁。”

不仅能源外部依赖性逐年增加,欧盟还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冲击。尽管欧盟从外部入口的原油中,伊朗仅占4%,貌似禁运对欧盟整体影响不大,但伊朗每天出口260万桶原油中,45-60 万桶是输往欧盟,绝对数量很大。另外,欧盟对伊朗原油禁运除引发国际油价上涨之外,还将增加欧洲消费者的生活成本。当前欧盟内部的法国即将迎来大选,在这种情况下,各国政府很难向本国选民的能源利益开刀。

因此,与能源独立性日益增加的美国相比,欧盟很难真正对伊朗采取强硬的完全禁止原油的政策,它只能采取软制裁。

事实上,欧盟内部分歧很大,围绕着是否采取美国式的制裁措施争论不休。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都是重要的伊朗石油进口国。特别是希腊出现政府债务危机之后,俄罗斯已经拒绝向希腊出口石油,只有伊朗继续提供便宜的石油,一旦禁运或者不得不购买昂贵的其他国家的石油,希腊经济则完全有可能崩溃,因此希腊向来极力反对石油禁运。

与此同时,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正试图弱化英国推动的全面禁令,三国认为,石油供应遭受重创将进一步损害他们本已脆弱的经济。而支持对伊朗禁运的国家中,态度最强硬的则是英国、德国、法国和荷兰,这些国家认为,在恢复与伊朗核问题谈判前就应开始实施,以迫使其改变顽固立场。就在1月13日结束的欧盟外长会议上,争议依然未消除,最终欧盟宣布很可能推迟6个月作出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的决定。

当前的国际石油市场已不再是简单的货物交易市场,而是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2/3的原油价格是在伦敦等地的国际原油交易市场以下赌注方式决定的。

伊朗央行是其石油出口的主要结算中心,伊朗大部分石油收入通过伊朗央行(Bank Markazi)进入国内。美国总统奥巴马近期签署了一项法案,对与伊朗央行合作的金融机构进行制裁。由于美国发动金融战争,很多石油贸易公司特别是欧洲的石油贸易公司不敢也无法和伊朗进行石油交易。

如果欧盟达成一致,可以想象的是,原油禁运不仅伤害全球能源市场,也对欧盟自身利益不利。伊朗原油产量大致相当于全球市场的总闲置产能,如果禁运原油,整个世界石油市场将会出现严重危机。

伊朗矿产资源丰富,地缘处于三大洲的交汇处,这种属性有利于伊朗在美国霸权的压力下生存和发展。伊朗拥有世界上百分之十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伊朗通过石油在世界上的影响日渐扩大。面对世界经济的阴霾和欧元区危机,欧洲只能采取软限制来对付伊朗的石油出口。

上一篇:富裕世界,难节能 下一篇:张叶生:大服务决胜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