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背景下的幼儿美术活动(三)

时间:2022-08-13 09:39:03

主题背景下的幼儿美术活动(三)

“字符”借形想象

汉字、英文字母、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出现各种字符,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这些字符逐渐产生浓厚的兴趣。借用字符的形态分割出千变万化的块面,整合语言与美术活动,我们可以开展借“字”想象系列美术活动,让孩子感受古今中外的字符,创作具有意义和个性的美术作品。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感受字符的魅力,感受借“字”想象的创作乐趣吧!

一、我的名字真好看

在主题活动“我自己”中,大班幼儿了解了自己名字的来历,教师让他们学习书写自己的名字,并将名字的笔划延长,画面被随机地分割成不同块面。鼓励幼儿细致观察,大胆地借“字”想象,将名字变成一幅美丽的画。如果联想到自己的属相,那就更有意义啦!

二、古代汉字真神奇

中国古代的文字,如“甲骨文”“金文”等,都属于“象形文字”。甲骨文的“月”字,就像一弯月亮;“鱼”字是有头有尾的游鱼,很有画面感。通过书写这些形态有趣、栩栩如生的古代“象形文字”,可以激发幼儿对文字的兴趣,克服对书写文字的恐惧,萌发热爱中国文字的情感。再进行借“字”想象,添加成画,可以极大地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看看幼儿的作品吧!

三、英文字母真有趣

以“spring”(春天)为例,引导幼儿在有趣的情境中书写英文字母,双语学习不再枯燥乏味,再引导幼儿想一想什么动物是弯曲的,什么动物是在春天苏醒的,还有什么动物躲在春天的森林里。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出现了。

四、数字宝宝真可爱

结合“六一儿童节”这个全世界儿童最快乐的节日,让幼儿认识“6”和“1”,并学习书写这两个数字,表现胖胖的“6”和瘦高的“1”,再把它们想象成是两个快乐的过“六一”的宝宝,鼓励幼儿画上开心的表情,让数字宝宝舞动起来!

活动案例:借形想象――汉字变变变

活动思路

“汉字变变变”需要二教时:第一教时主要让孩子了解汉字的起源,知道汉字是古代人从各种具体形象的图画中创造演变来的,萌发自豪感,然后书写自己喜欢的古代文字;第二教时将古代文字进行借“字”想象,添画成画。

活动目标

1.根据古代文字(甲骨文、金文)想象添画。

2.运用相关相似等方法,大胆自信地想象创造。

活动准备

幼儿已写好的古代文字;作画用笔:炭笔、粉笔、喱笔。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出示文字,师:这些字都是小朋友写的,告诉好朋友这是什么字?

2.师:先找到自己上次写好的字,再用手中的笔施展你们的魔法吧!

二、幼儿尝试借形想象

1.幼儿找字,开始观察。

2.教师巡回指导。

a.启发幼儿拿着字上下左右从不同方向转着看,想象它像什么。

b.帮助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启发:从不同角度观察,像什么?可以在什么地方添画什么?

c.发现有创意的、画面安排合理的、可以推广的作品,及时表扬。

d.提醒动作快的幼儿(先变好的)添画相应的背景。

3.先完成的幼儿欣赏同伴作品,并相互介绍。

三、展示欣赏

1.请部分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重点评价想象丰富、构图合理、涂法新颖的作品。

2.师:我国古代有许多文字可以变出各种不同的画,你们有没有兴趣以后再变呢?那我们再去找些文字吧。

上一篇:点评一组乌鲁木齐市妇联幼儿园儿童画 下一篇:没有模式 只有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