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漂族”成因与高校管理对策探析

时间:2022-08-13 09:16:23

“校漂族”成因与高校管理对策探析

摘 要: “校漂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出现有各方面的原因,同时也造成多种影响。本文着重分析“校漂族”成因及对高校稳定的影响,提出高校应对之策,以期引起社会更广泛的关注。

关键词: “校漂族” 成因 高校管理对策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随着大学生活的结束,寒窗苦读十多年的莘莘学子理应奔赴新的人生驿站――职场,开始新的人生轨迹。但是,如今却也有不少学生毕业后将重心仍放在了学校,当起了名副其实的“校漂”。

一、“校漂族”的定义

“校漂族”着实不是个新鲜词。事实上,“校漂族”这一词汇出现已有好几年。诞生之初,是指那些毕业后有了工作,而因对校园恋恋不舍仍然留在学校周围的人群。这群人虽然已从大学毕业,但仍住在学校或学校周围,经常到高校用餐,参加学校讲座或培训,与学校仍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真正意义上的“校漂族”出现在2002年。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2002年3月开始国家教育部、人事部、公安部等有关部门共同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规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仍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户口和档案可以在学校保留两年,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可将户口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这一新政策使许多没有就业的大学毕业生顺理成章地留在了学校,成为了“校漂族”。

综上,“校漂族”是指大学毕业后因各种原因仍然滞留在学校周围,生活在他们曾经熟悉的环境中,不愿踏入社会就业,漂流在原来就读的校园,以期达到自己理想目标的人群。他们的生活重心在学校,利用学校资源而生存,仍过着和学生一样的生活。这个群体主要包括为避开就业高峰、增加就业砝码的“考研派”,为了考上公考而年复一年努力的“公考派”,不愿离开学校的“恋校派”,求职不满意或遇到困难、回校再谋出路的“不就业派”,舍不得离开在校恋人的“恋爱派”,以及少量坐吃家庭财富的“潇洒派”,等等。

二、“校漂族”对高校的负面影响[2]

1.给高校的管理带来“盲区”。

“校漂族”已经离校,但仍生活在学校周围,甚至进入学生宿舍,经常去图书馆、阅览室等,给学校的日常管理带来了压力。这些人不是学校的一分子,学校很难将管理责任进行明确划分,当遇到实际问题时,也无从追究具体人员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失控”局面在所难免。

2.挤占学校有限的资源,影响学校正常教学工作。

“校漂族”已经不是在校学生,但是他们仍依赖和利用学校的资源,如教室、食堂、图书馆等。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学校资源日显匮乏,“校漂族”享受已不属于他们的资源,挤占在校生的资源,对在校学生无疑极不公平。此外,“校漂族”可以毫无限制地随意进出教室、听课,影响了教师的教学。

3.给在校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负面的“典型示范”。

高年级特别是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的言行举止常常为低年级学生所效仿。“校漂族”中的考研派崇尚“万般皆下品,唯有‘考研’高”,表面上看来是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实质上误导了在校大学生,助长了在校大学生的急功近利的不良学习风气。“校漂族”中那些为了大城市、好工作、高工资而死撑面子的“不就业派”“漂”在学校,与在校大学生进行“零距离”接触,影响更甚。不少在校大学生受“不就业派”的影响,誓言非某某公司不去,月薪低于多少不干。他们中的部分人将来势必加入“校漂族”,也继续影响后学者。如此下去,“不就业派”的队伍将越来越庞大。

4.制约学校的扩大发展。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关系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同时也关系到高校的声誉和生源。今天的中国,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成为评价一所高校的重要指标。由于国家现在将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作为来年招生人数参考基数,大规模“校漂族”的存在,势必会降低毕业生就业率指数,从而间接减少学校的招生人数,制约学校的发展和壮大。

三、“校漂族”成因探析[3]

“校漂族”是社会转型期的一个产物,它的出现有多方面因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高校逐年扩招,大学生越来越多,就业压力直线上升。

1999年中央实施基于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的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当年招生人数增加51.32万人,招生总数达159.68万人,增长速度达到史无前例的47.4%,之后几年的扩招幅度也高居不下,高校人数急剧增加。该政策引发的最大的问题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境。不断扩招的高校产生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而整个社会对大学毕业生需求的相对稳定,这对矛盾造成部分大学生毕业即遇失业问题,就业压力直线上升,这部分毕业生不得不成为“校漂族”,等待更好的就业机会。

2.“学历社会”造成整个社会过分注重学历。

“学而优则士”。在当今中国,这句古训仍然适用,学历的高低往往成为衡量一个人能力高低的最重要的指标。高学历是许多用人单位的硬性要求,也是毕业生跨过职业高门槛的通行证,整个社会形成“学历社会”。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毕业生陷入对学历的“疯狂”追逐中,社会涌现一股考研热,全国研究生报名人数逐年增加。据统计,2008年全国研究生报名人数为120万,2009年增至124.6万,2010年该人数为140万,2011创历史新高,达到151万。

3.高校培养人才模式不完善。

我国高校的课程体系一向过于刻板、僵化,很难跟随社会的发展变化作出反应并灵活地进行自我调整。而这种缺少灵活性的课程体系,缺少可持续发展性,更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同时,高校在为准毕业生设置的就业辅导上存在很大的不足,对准毕业生的心理辅导不充分,使得不少毕业生在面临就业时力不从心,不得不重新回到学校寻找心灵避所。

4.大学毕业生自身就业能力不足。

四年的大学生活使得不少大学生脱离社会,不了解社会的用人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往往只注重书本理论的研究,不注重实际技能的学习,造成实践落后于理论的局面,自身就业能力存在很大不足。“校漂族”大部分是“80后”,在父母的溺爱中成长,娇生惯养,依赖性强,缺乏吃苦精神,同时,大学教育的培养助长了一些学生的心高气傲,对就业抱有很高的期望,不愿意去一般的单位或不太满意的单位。毕业生个人就业时犹豫不决,长期徘徊在考研、出国、考公、就业之间,时间上延缓,错过就业最佳时机。大学生在临近毕业时容易产生迷茫心理、从众心理,心理脆弱,易受周围环境影响,常常在工作、考研、考公间犹豫不决,因此错过许多就业机会,成为“校漂族”。

四、对“校漂族”的管理对策[4]

“校漂族”对高校稳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对于高校而言,加强对“校漂族”的管理,维护学校的稳定势在必行。我们认为高校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1.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今天的中国,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成为评价一所高校的重要指标。对于高校而言,切实抓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由于大学生缺乏对职业和自我的正确认识,职业决策和选择能力也不强,信息搜集渠道不畅,加之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存在不少不足,一些毕业生往往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应采取措施加大就业指导的投入,切实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理想的教育与引导,不断提高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水平,尽量使就业指导工作更加专业。

2.建立专业设置、招生、培养和就业的完整体系。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高校的专业设置种类繁多,而很多专业并不适应市场需求。高校应该认真分析市场经济体质和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新形势,进一步深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建立与市场、与社会紧密联系的专业设置新机制、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施特色办学,要保持特色、创造特色、强化特色、发展特色,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让学生具有一技或多技之长,在就业中能够找到行业依托和专业依托。同时,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系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通过深入社会、企业公司、社区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

3.开展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很多学生之所以成为“校漂族”,部分原因是在心理上还没有完全做好步入社会的准备,心理上比较薄弱,对就业的期待过高,遇到不如意容易产生消极避世的心理。高校应注重开展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开展吃苦、奋斗精神和责任意识教育。从源头上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就业观,教导他们“先就业再择业”,并自觉把个人理想同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4.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

加强对“校漂族”就业、学习、生活及思想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开展摸底调查,掌握“校漂族基本情况”,为他们建立信息管理系统,按复习考研、求职择业、申请出国等不同意向进行分类指导,帮助他们早日结束“校漂”生活。在提供就业指导的同时,生活上也要给予关怀和帮助。特别是对那些准备考研的学生,在复习、报考等方面要与在校学生同等对待;在思想教育方面,在校内要建立和落实沟通渠道,要求“校漂族”原所在院系与他们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和沟通,院系老师要爱护他们,加强引导,督促他们定期汇报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学校还可以针对“校漂族”开设心理保健课,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潘国廷.对“校漂族”的成因分析与思考[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6,06.

[2]杜亚刚.浅析“校漂族”的成因与管理对策[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1.

[3]何俊,钱敏.大学生“校漂族”现象分析及应对措施[J].沧桑,2006,05.

[4]易理强.试论“校漂族”的形成原因及高校就业工作思路[J].内江科技,2008,06.

上一篇:论大学教师的“有所为” 下一篇:21世纪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