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高考机器人考出了高分

时间:2022-08-13 08:12:02

如果高考机器人考出了高分

据新华社报道:2017年的高考生将与一位特殊的竞争对手一起走进考场――由国家863“超脑计划”牵头研制的“高考机器人”。该款机器人包括3个独立的人工智能程序,分别应考2017年高考的语文、数学和文综三项科目的考试,它的目标是要超过重点本科分数线。

自前不久围棋机器人阿尔法狗(AlphaGo)以4:1的战绩击败了世界冠军李世石之后,AI(人工智能)开始了新一轮对地球人的挑战。研究表明,近两年,人工智能的智商提高了近一倍,包括欧美、日本等在内的不少国家都在砸重金投入研究相关应用。

不过,让考生和家长稍稍放心的是,此高考机器人的成绩并不会进入全国高考分数排名,这意味着它即使考出了满分,也不会影响当年的分数排名和重点线划分。根据媒体报道,科技部在立项时已明确目标,机器人首次应考将力争数学单科超过130分,并一举超过一本分数线。项目计划机器人要在2020年考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而在邻国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一直在研究人工智能AI机器人项目,自2011年起让其参加每年的日本高考,但一直表现不佳;2013年和2014年的成绩都低于平均分,但也提出在2020年,高考机器人要考上东京大学。

据悉,机器人参加高考来源于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重大专项――“类人答题机器人项目”规划。在此前进行的测试中,“高考机器人”解答近几年的高考北京数学试卷,最难的一道压轴题都能在两分钟之内解出。其实,这也不奇怪,如果普通学生一天做100道题,人工智能一天就能做几万道题,通过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还能分析出人类难以关注的规律,这自是人工智能的优势。

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的进步,高考机器人“考入”重点高校指日可待。对比日本等国高考机器人信息,有人提出疑问,如果智能机器人第一次参加中国高考就实现了突破一本线的目标,是说明机器人太聪明还是高考试题需要改革?

这真是一个好的设问!

对于通过高考来选拔人才,要把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这已成为社会共识。

以机器人即将参与考试的文科综合为例,这属于比较开放的高考内容,出题是以能力立意为核心,考查学科主体内容,突出考查四项基本能力:一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即审题能力);二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即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三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即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四是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即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如果我们的高考试卷能够按照这些要求制定,要考出高分,需要相当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这恐怕正是有创造力的人优先于机器的地方。

人们有理由担心,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弊病的影响,我们的高考考查方向还不到位,一些学生凭着死记硬背,也考出较好的成绩,本应是文科所需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现有高考中所占比重却相当式微。所以,有教育专家指出,如果人工智能发挥出其大量存储的优势,考出了高分,就确实反证了现有高考中的相当不足,甚至极端地说,现有教育体制,学生仍然是学习机器,像没有感情、没有个性、没有自主思维的机器人一样,只需要有“储存”标准答案与知识的能力,就能考取高分。

果真人工智能首次高考就考出高分,由此判断现有高考体制有明显不足,有一定道理,但绝非能证明现有学校教育的完全失败。及时借助高考机器人找出教育的短板,利用高考机器人帮教师改卷,给学生讲题,让学生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中获得便利,不断促进改革教育体制和高考机制,发挥科学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作用,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正向作用,人们会欢迎,也会期待。

上一篇:徐锦生校长的项目学习观 下一篇:“角的初步认识”课堂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