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肽素对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影响

时间:2022-08-13 07:43:02

[摘要] 目的 探讨和肽素对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5年1~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行头颈部CT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62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颅外动脉狭窄患者154例(颅外组),颅内动脉狭窄患者131例(颅内组),无狭窄患者343例(对照组)。分析和肽素与颅内动脉狭窄及颅外动脉狭窄的关系。 结果 颅内组和颅外组患者平均年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和肽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目前吸烟、饮酒、代谢综合征、高脂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611.3 pg/mL是颅外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和肽素是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是对颅内动脉狭窄影响更大。

[关键词] 和肽素;颅内动脉狭窄;颅外动脉狭窄;独立危险因素;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 R74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15-0001-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effect of peptide hormone on internal and extern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Methods 628 cases detected with head and neck CT angiography from Jan to Dec 2015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154 cases were with extern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external group), 131 cases were with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internal group), and 343 cases were no carotid artery stenosis(control group). Correlation between peptide hormone wi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was analyzed. Results Mean ag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peptide hormone levels of external group and intern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and history of hypertension, diabetes mellitu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moking, alcohol consumption, metabolic syndrome, hyperlipidemia rates were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P611.3 pg/mL was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extern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Conclusion Peptide hormone is risk factors for internal and extern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especially for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Key words] Peptide hormon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Extern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Cerebral infarction

脑梗死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颅内外动脉硬化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发病基础。了解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发病机制,对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肽素是一种多肽,是一种新的心血管标志物,与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能够预测脑血管疾病的预后[1-3]。本研究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治疗行头颈部CT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和肽素水平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行头颈部CT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628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有至少1个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年龄50周岁及以上,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其他原因导致的颅内外动脉狭窄,肾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心功能异常,合并感染、肿瘤、凝血功能障碍者,近期有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疾病者。根据患者CTA的检查结果进行分组,其中颅外动脉狭窄患者154例(颅外组),颅内动脉狭窄患者131例(颅内组),无狭窄患者343例(对照组)。其中有41例患者同时有颅内动脉狭窄及颅外动脉狭窄,归入颅内动脉狭窄。

1.2诊断标准

1.2.1颅内外动脉狭窄[4] CTA检查结果判断。动脉狭窄程度≥50%为动脉粥样硬化狭窄。颅外动脉:颅内动脉、颈总动脉颅外段、椎动脉颅外段。颅内动脉包括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颅内段、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椎动脉颅内段。狭窄程度计算方法:(1-最狭窄处残腔面积/距狭窄远端正常血管管腔面积)×100%。

1.2.2代谢综合征[4] 中心型肥胖,男性HDL-C 40 mg/dL以下,女性50 mg/dL以下;血压≥130/85 mmHg,并被诊断为高血压;空腹血糖5.6 mmol/L及以上,并确诊为2型糖尿病,接受治疗;TG 150 mg/dL。

1.2.3高脂血症[4] 总胆固醇TC 5.2 mmol/L及以上,LDL-C水平3.4 mmol/L及以上。

1.3 CTA检查

采用西门子64排螺旋CT检查。患者仰卧位,平静呼吸,扫描范围在下颌角至颅顶。常规扫描后,肘正中静脉注入碘海醇100 mL,20 s后增强扫描动脉期。参数:电压120 kV,电流350 mA,层厚2.5 mm,螺距0.875,层间距11.25 mm,重建间距和层厚均为0.625 mm。将数据传入工作站,进行重建。

1.4和肽素与胱抑素检查

和肽素采用ELISA方法检测,试剂盒由上海邦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患者入院24 h内采集晨起空腹肘静脉血5 mL用于检测,血标本计入EDTA抗凝管,置入4℃冰箱,1 h后在4℃,3000转/min的条件下离心10 min,标本放置-80℃冰箱保存待测。蒸馏水对稀释液进行1∶10稀释,30 μL血浆标本+标本稀释液90 μL。配置标准品液。加样,洗板,加一抗工作液,洗板,加酶标抗体工作液,37℃温育10 min,洗板,显色,中止反应,30 min后在450 nm用酶标仪的定吸光值,记录数据。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和胱素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

2结果

2.1三组和肽素水平以及动脉粥样硬化高危因素比较

见表1。颅内组和颅外组患者平均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和肽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目前吸烟、饮酒、代谢综合征、高脂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和肽素与颅内动脉狭窄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血浆和肽素水平按照四分位分组,611.3 pg/mL。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冠心病史、代谢综合征等因素,分析和肽素与颅内动脉狭窄的关系。见表2。结果显示和肽素>403.9 pg/mL是颅内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随着水平的升高,其导致颅内动脉狭窄的风险增加。

2.3和肽素与颅外动脉狭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血浆和肽素水平按照四分位分组,611.3 pg/mL。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冠心病史、代谢综合征等因素,分析和肽素与颅外动脉狭窄的关系。见表3。和肽素在>611.3 pg/mL是颅外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3讨论

和肽素是前精氨酸加压素原C末端一部分,研究显示,其在诊断和评估脓毒症、心肺疾病中具有临床价值。前精氨酸加压素原是下丘脑分泌的生物活性肽,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调节渗透压、调节中枢神经系统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6]。和肽素在AVP细胞内加工、成熟、转运等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钙黏蛋白系统可以是错误折叠的单体发生重新折叠,保证AVP的生物效应稳定。AVP生理条件下脉冲式释放入血,在体内也极不稳定,生物半衰期短,测定较难,因此限制了通过检测AVP临床应用。和肽素是AVP的部分太短,和AVP有共同的前提,在体内与AVP的摩尔量相同,并且稳定性好,检测方面目前成为临床热点[7,8]。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AVP系统是除了RAAS外,另外一个与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预后不良相关的内分泌系统[9,10]。研究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与和肽素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病变3支的患者及左主干病变的患者和肽素水平显著高于病变1支及2支的患者,和肽素与冠状动脉病变数有正相关的关系[11,12]。研究显示,AVP水平与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具有抗利尿和周围血管收缩的生理作用,但引起半衰期短,体外检测困难,未在临床推广,并且实验证明健康人群及危重患者血浆和肽素与AVP水平具有显著的正相关的关系[13,14]。因为AVP与和肽素有共同化学合成来源,等摩尔量合成及分泌,和肽素水平可能会提示AVP的释放,且和肽素在血中长期保持稳定,除肾脏排泄外,在体内几乎不降解,不需要特殊处理血浆,就可以快速、可靠地测定其含量[15]。在体外,抗凝血浆中和肽素浓度在室温至少可以稳定7 d,在4℃环境下可稳定14 d。和肽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含有39个氨基酸序列的糖蛋白[16]。和肽素的作用机制还不十分明确,曾有人认为它通过钙联接蛋白/钙网织蛋白系统作用,辅助错误折叠单体发生重折叠,保证其稳定生物学效应[17]。和肽素在AVP的成熟和转运以及对精氨酸加压素原的细胞内加工等方面有作用[18,19]。有研究显示,心力衰竭患者AVP水平升高的程度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呈正比的关系。

研究显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患者,或者死亡的患者,和肽素水平显著高于预后好的患者,说明和肽素可以作为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评价指标[20]。颅内动脉狭窄、颅外动脉狭窄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具有密切关系。在本次研究中颅内组狭窄患者和颅外狭窄患者的平均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和肽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目前吸烟、饮酒、代谢综合征、高脂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611.3 pg/mL时与颅外动脉狭窄具有密切的关系。既往的研究显示,和肽素与代谢综合征、糖尿病、腹性肥胖等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和肽素单独或者与血糖、血尿酸、C-反应蛋白等生物标志物对预测女性糖尿病风险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和肽素水平显著升高可独立预测糖尿病及腹性肥胖。而糖尿病、代谢综合征与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还有研究显示和肽素也与低程度炎性变化等有一定的关系。氧化应激与动脉硬化有管,长期的氧化应激可导致血管发生炎性病变。

综上所述,和肽素水平升高是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是对颅内动脉狭窄。

[参考文献]

[1] 王才进,陈明荣,何冰,等.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opeptin联合NT-proBNP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25-26.

[2] 阚丽虹,陆铭,凌佳,等. 和肽素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 29(12):110-111.

[3] 李霞,何攀文,卢忠心,等. 血清降钙素原与和肽素联合检测在脓毒血症患者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5,32(12):2989.

[4] 葛均波,徐永健. 内科学[M]. 第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39,653,762.

[5] 李伟宁,魏殿军,宁莉. 和肽素与肌钙蛋白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天津医药,2015, 43(11):1319-1322.

[6] 游庆明,张浩. 和肽素评价急性中毒心肌损伤的临床价值[J].中国热带医学,2015,9(11):1362-1364.

[7] 黄振杰,曾彤华,蔡文华,等. 慢阻肺患者血清白介素-17、白介素-23及和肽素的变化及意义[J]. 临床肺科杂志,2016,21(2):203-205.

[8] 杨永凯,张帆,薛少华,等. 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和肽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重庆医学,2015,44(34):4802-4804.

[9] 凌佳,陆铭,庄晓华,等. 和肽素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分层中的应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29(11):122-124.

[10] 黄振杰,曾彤华,蔡文华,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白细胞介素-32、白细胞介素-17、和肽素水平变化与吸烟的相关性及对肺功能影响[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5,8(5):51-55.

[11] 罗世炜,林楚生,翁建东. 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对血清和肽素、N末端脑钠肽前体的影响[J]. 疑难病杂志,2015,14(10):1017-1019.

[12] 王林国,俞文华,董晓巧,等. 血浆和肽素浓度对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的预测价值[J].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8(5):300-305.

[13] 郭涛弦. 和肽素和脑利钠肽在小儿急性心力衰竭中的变化水平及临床价值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 12(20):3038-3039.

[14] 衣香明,王媛,王玉良,等. 血浆和肽素水平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的预测价值[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5,23(9):657-661.

[15] 赵焱,马翔凌,张艳梅,等. 白细胞介素-18、白细胞介素-1β、和肽素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31):4-6.

[16] 郭华,陈炅,索冬卫.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因子、6-酮-前列腺素F1α、血栓素B2、血管内皮功能、和肽素及N末端脑钠素原的影响[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40(4):77-80.

[17] 王秀霞,常万生,许光霞. 和肽素、血糖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 滨州医学院学报,2015,38(2):91-93.

[18] 朱佩华,李东辉,谢睿,等. 脑梗死与血浆和肽素相关性分析[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5,23(1):37-39.

[19] 郑声浩,李勇,林群力,等. 和肽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变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J].中国医师杂志,2014,16(12):1697-1699.

[20] 汪云,曹金霞,姜建东,等. 和肽素与急性脑梗死病情及近期预后的关系[J]. 重庆医学,2014,43(32):4335-4337.

(收稿日期:2016-03-11)

上一篇:不同治疗方式在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 下一篇:初中数学作业形式的分类研究